优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 欧洲的殖民者扩张与掠夺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37张)+课件素材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 欧洲的殖民者扩张与掠夺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37张)+课件素材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2 12:34:17

文档简介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我在本课教学中力求贯彻以下教学理念:大视野的课程观、生本位的学生观、引领式的教师观、探究式的学习观、过程性的评价观、互动式的课堂观。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教材地位:
本课是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课。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使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拓展。同时,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及广阔的海外市场。可见,本课是上一课《新航路的开辟》的延续,也为下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做好了铺垫,所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
通过三角贸易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分析早期殖民扩张的的影响,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各国的兴衰历程中获取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的有益启示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材较为简单枯燥,内容比较抽象,趣味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可能较低,要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和新教育观的指导下,结合时政热点和经典素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尤其是地图、图片材料、影像资料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教学难点:殖民扩张与掠夺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五、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本课选择的学法主要有:1. 对比研究法 2. 合作探究法 3. 对话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展示新西兰、斐济国旗、与英国国旗有着相同之处。为什么?在历史上它们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展示英国殖民帝国的势力范围问题英国为何拥有如此广阔的殖民地引入。
环节二:新课
(一)走进扩张。
回顾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点出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的背景即新航路的开辟,体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线性化。
其中过程整合为三个阶段:
1、葡西双雄、殖民先驱(16世纪)
2、风车王国、小国大业(17世纪)
3、傲视全球、海岛英国(18世纪)
1、葡西双雄、殖民先驱(16世纪)
(出示地图)指出葡、西扩张的主要方向和手段。衰落的原因观看视频简单了解,作为两个很快就衰落下去的封建殖民帝国,不作重点。
2、小国大业、荷兰崛起(17世纪上半叶)
导入: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在17世纪成为海上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出示三段材料并结合课本分析荷兰崛起的原因。
荷兰一个弹丸小国,成为17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是因为抓住了历史机遇——欧洲商业中心转移,并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方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荷兰人没有走西班牙发展和崛起的旧路——掠夺式扩张,而是勇于创新,创立了商业垄断公司,将国家的力量和商业资本的力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殖民方式(也是发展方式)。 荷兰的创新还表现在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近代银行、第一个股票市场等等,这无数个第一,造就了荷兰17世纪的辉煌。
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宣布独立,是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优越的地理位置
勇于创新;政府支持(如组建商业公司)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造船业、航海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2).观看视频资料,回答荷兰的殖民扩张的范围及殖民扩张的手段
国家
贸易范围( )
殖民手段( )
地位
荷兰



(3).出示史料研究通过分析为荷兰的衰落和英国的崛起埋下伏笔。
曾经辉煌一时的荷兰为什么也衰落下去了呢?
史料研究:
或许荷兰人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其对手所需要的资源。……我们发现,英国输出品的价值就从1720年的800万英镑上升到 1763年的1900万英镑,法国输出品的价值由1716年的12000万里弗尔增长为1789年的50000里弗尔。已经达到顶峰的荷兰人完全不能与如此迅速的增长匹敌。
商业资本主义无法战胜工业资本主义!
3、傲视全球、海岛英国(18世纪)
导入:英国一个小小的岛国,却是第一个迈进现代化的国家,在18.19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的领头羊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
(1)、(出示“日不落帝国”示意图)从政治、经济、军事、政策、地理位置等方面讨论英国崛起的原因。
学生存在的问题经济方面错答成工业革命,教师纠错并解释。
(2)通过图片解读英国崛起的过程。
①16世纪,支持海盗掠夺,因此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
②17世纪,实力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抢占殖民地。
③18世纪上半叶,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殖民帝国。
(3).英国殖民特点(资本原始积累的几种形式?)
①海盗掠夺(16世纪)②商业战争(17至18世纪中期)
③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掠夺活动(重)三角黑奴贸易
三角贸易—大西洋三角贸易展示三角贸易航程学生简述过程并强调非洲的黑奴是美洲的劳动力。
环节(三)扩张的影响
通过分析三角贸易的影响,学会分析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强调分析问题的角度。并通过两段材料进一步理解殖民扩张的影响。将影响整合为三个角度:对欧美、对亚非拉、对世界
环节(四)小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展示知识体系引出感悟。
设计意图:吃透教材,梳理教材,整合教材,强调课堂的生成与升华。
历史告诉我们,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强国都有海洋情结。
历史的天平曾经为我们而倾斜,但是在航海时代我们华夏文明却在对皇权的颂歌中暗哑。中国近代的耻辱始自海上,在近代中国付出了血与火的代价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也必定奠基于海洋!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将在海洋上占有一席之地。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升华主题,意味学长,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七、作业布置

评测练习
1、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 ( )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2、18世纪前后英国能够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建立了一支欧洲最强大海军
3.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
4.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6.16至18世纪海上霸权转移的正确顺序是( )
A.西班牙—荷兰-英国 B.西班牙—法国-英国
C.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D.荷兰-法国-英国
7.下列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B、黑奴贸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
C、黑奴贸易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D、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