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读写联动
一、[写作提示]
综合材料来看,材料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待学到的众多学科的知识”。“知识”在这里不仅可以指抽象的学科知识和理论,还包括他人的经验、成果、技术等等。
引导语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考生应紧扣“(正确)对待学到的众多学科的知识”展开思考和写作,分析不正确对待的后果,探讨正确的做法。这两种角度都应分析,不能只谈一点。
具体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聚学识,勤辨识,促成功;②甄别内化舒画卷,善于创新向高峰;③甄别判断获新知,推陈出新谋突破;④分辨是非扫清迷障,推陈出新引领前行。
二、[写作提示]
材料中第一种观点从现代文阅读Ⅰ中来,这种观点认为学习、生活、做人做事需要避免“过度”设计,这样人生会有更多精彩。这种观点肯定了人生需要设计,但认为应该避免“过度”设计,应适当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近期理想或者远大的理想,我们不能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一个个人生目标。但是我们要避免“过度”设计,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设计得太满、太死板,应该适度就好,否则人生会少很多可能性,也会缺少很多从容与洒脱。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不留遗憾”,这种观点认为人生必须设计,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多变的生活和人生,我们有必要好好规划,不能听之任之,随遇而安的人生往往会一团糟。
“人生需要设计”和“人生应避免‘过度’设计”都对设计人生给予了肯定,只不过后者强调的是避免“过度”设计。写作时,可以选其一来写,选“人生需要设计”的话,则应在行文中论述“设计”对人生的必要性和意义;如果选“人生应避免‘过度’设计”来写,则应从“过度”设计人生的弊端,“适度”设计人生的意义等角度论述。文章主体部分可采用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可引用名人名言,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具体写作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精彩的人生需要设计;②谋划以成事,善通以应变;③避免“过度”设计,过自如人生。
2 / 2任务三 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读写联动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二中提到,环境史学者对待学到的众多学科的知识,要进行考证甄别、分析判断,进而自命立意、推陈出新,否则那些知识反而可能成为迷障和负累。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现代文阅读Ⅰ材料相关内容
然而,任何一门新兴学术都会经历一些“成长的烦恼”。环境史是一门多种学脉和谱系交汇的博综天人之学,其研究对象和范围跨越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者既需要拥有宽频的学术眼界和博杂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具备多维复合的思维能力,但长期过度细化的“分科治学”“专业教育”之流弊,导致知识结构和思想习惯存在严重缺陷。近 20年来,学科背景不同的诸路学者积极响应时代召唤,纷纷投身这门研究,成绩固已斐然,但研究工作盲目无序、零散杂乱。
多学科综合的属性决定环境史学者志愿取百科之道术。他们始终如饥似渴地向众多学科求取营养。然而在学理不明、梁柱未立的情况下,若不善考镜源流、分辨义理,进而自立命意、推陈出新,那些成果反而可能成为迷障和负累,让环境史学者茫然失措,不知该在何处用心,应当如何作为才能避免鹦鹉学舌、邯郸学步,避免丧失自身主体性的追求而沦为其他领域的跟班,或只满足于对前史“拾遗”“补缺”。
命题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读写联动式作文题,材料来自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二,作文题干只有一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待学到的众多学科的知识要考证甄别、分析判断,进而自命立题,推陈出新;二是不这样做,这些知识反而可能成为迷障和负累。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自然选择会避免“过度”设计。有人认为,学习、生活、做人做事需要避免“过度”设计,这样人生会有更多精彩。有人则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不留遗憾。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附:现代文阅读Ⅰ材料相关内容
同所有的工程师一样,演化也经常需要采用妥协方案。汽车设计师可以把油箱设计得更厚从而减少起火的风险,但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成本又减少了行驶里程和加速度,这就需要妥协。于是油箱没有变得更厚,在某些车祸中它们确实破裂了,代价就是每年都有几个人为此而丧命。当自然选择不可能同时在方方面面都达到尽善尽美的时候,它的妥协方案不是随意的,而是尽可能使净收益最大化。有这么一个未必可信的传闻,亨利·福特在巡视一个堆满了废旧T型车的仓库时问道:“这些旧车里是否有绝对不发生故障的部件?”随从人员回答:“有的, 一种驾驶杆绝不会失灵。”福特转向他的总工程师,说道:“那么我们就重新设计它。如果永不发生故障,我们花在上面的成本一定太高了。”自然选择同样会避免“过度”设计。如果某件东西运行得相当不错,那么它的某些不重要的缺陷就不会成为选择因素,自然选择也就没有改进它的机会。因此,身体的每个器官都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足以应付可能偶然遇到的极端环境;同时,一旦压力过大这些器官也会受到伤害,身体里没有哪个器官是永远不出毛病的。
命题分析:本题以读写联动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题干部分先提出现代文阅读Ⅰ中第一种观点,即人生需要避免“过度”设计,然后又给出第二种观点,强调人生必须设计,不能随遇而安,听之任之。考生需要揣摩这两种观点的优劣,选取其一写作即可。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