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鉴赏评价
1.B [B项,“是说对华人来说,在美国大都市生存是不容易的,因为……”错误,“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美国友人对作者说的理论不仅仅是针对华人;此外,因果关系也不成立,在美国并不意味着美德毫无用处。]
2.B [B项,“由此谴责资本社会的道德堕落”错误,根据全文可知,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论说数字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无道德评判,这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
3.①本文明线是数字与生活(人生)的关系。首先谈到数字对人生的巨大作用,接着以两次车祸的处理彰显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继而叙说因数字信用卡须臾不可无而自觉申请使用的事实,最后说数字给人生带来便利也带来烦恼。用这一明线串联了文本外在的“形”。②暗线则是作者对数字的态度。从篇首对数字肃然起敬,到处理两次车祸时惊讶号码数字的作用和方便,从惊恐排斥数字到自觉使用数字信用卡,直至乐意被数字支配,甘愿相依生活,最后述说数字给生活带来便捷也带来烦恼。以这一暗线串联了文本内在的“情”。
4.①开篇两句以夸张和顶针修辞来“夺目”,概括指出数字和人生的密切关系,让读者顿生兴趣,不忍释卷(弃去)。②结尾时,以改写苏轼《临江仙》半阕“勾魂”,回应文题和开篇。生动地表达了数字所代表的现代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对数字的复杂情感,让读者执卷流连,不忍遽别。
5.A [“宣泄了作者内心的压抑”说法错误,文中第(3)段“将压抑的心情冲出胸膛”是对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描述。]
6.D [“运用远近结合的写景手法”说法错误,句子④中只有远观的视角。]
7.解析:结合“如果看水的激扬……那一定要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我终于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可知,文本一将九寨沟的水置于陪衬的地位,目的是引出对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描写;②结合“九寨沟的叠瀑堪称一大奇观”“九寨沟的水是充满灵性的”“九寨沟是水的世界、瀑布的王国”等内容可知,文本二就是围绕九寨沟的水展开描写的,它是描写的主体。
描写角度:①结合“那里的水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可知,文本一从整体描写九寨沟水的特点,属于面的描写。文本二“它从雪山之巅轻灵而下,注入阶梯形的高山湖泊中,再漫溢出来,跌落深谷,将一匹匹华美的银缎编织成了千万颗珠玉,涓涓流去”“九寨沟是水的世界、瀑布的王国”是从整体描写其特点,“激流在倾斜而凹凸不平的乳黄色钙华滩面上溅起无数水珠,阳光下,点点水珠就像巨型扇贝里的粒粒珍珠”“珍珠滩布满了坑洞,溅起无数朵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点点水珠似珍珠洒落”属于点的描写,文本二点面结合,既有宏观描写,又从具体观察入手加以表现。
答案:地位:①文本一将九寨沟的水置于陪衬的地位,用以衬托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壮;文本二围绕九寨沟的水展开描写,它是主体描写对象。
描写角度:①文本一着眼于对九寨沟水的总体印象,属于面的描写;文本二既有对九寨沟水的整体描写,也有对其面的描写。
8.解析:①结合“看尼亚加拉大瀑布,白天比夜晚更要精彩、更要真实”可知,第一空,时间上,应选取“白天”。
②结合“夜色下的大瀑布……还有灯光闪烁的科技元素”可知,夜晚的瀑布主要看整体概貌,这要运用远镜头去展现。所以第二空以应填“以远镜头为主”。
③结合“从平缓到崩落到激流到云雾到彩虹这样几个步骤,层次是那样的鲜明清晰,贯穿又是那样的一气呵成”可知,展现的画面应该是从平缓到崩落到激流到云雾到彩虹的变化。
答案:①白天 ②以远镜头为主 ③从平缓到崩落到激流到云雾到彩虹的变化
1 / 2任务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鉴赏评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
数字人生
吴鲁芹
①人生已经沦落到仅剩几个数字。几个数字就可以道尽人生。
②这一结论或者感慨是六七年前由一些琐事麻烦所引起的。当时觉得孔老夫子若是生活在所谓二十世纪工业先进国家,恐怕会修正“小子何莫学夫诗”的理论的;至少会略为让步让小子先学会数一到九,学会运用这些数字,体认这些数字的变化无穷,光芒四射。
③我对一些数字肃然起敬,已是中年以后,可以说成熟得相当晚。这是客观条件的使然,因为我到海外栖迟,早已年逾不惑,也许正因为如此,对几个数字能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尊敬之外还带几分惊恐。上段说起感慨或者结论是琐事麻烦所引起——琐事是指两次微不足道的车祸。一次是大小女从寒舍驾车下山,转弯时大约略为偷工减料,使左边来车在角度上无法不碰,车身当然受了一点微伤。可是祸不分大小,报起账来手续同等麻烦,尤其令我自尊心略有不安的是向保险公司报案时,报完姓甚名谁之后,对方说:“更重要的是阁下保险单号码。”好像贱名无足轻重,可以等闲视之。接着就问当事人驾驶执照号码、对方驾驶执照号码、保险单号码,以及判断是非责任警察的号码,总之在抄号码报号码的忙乱中,我忽然体悟到几个数字居然能有那么多的变化,那么多的代表作用,那么大的支配力量。
④另一次不但是“祸不单行”的成语显灵,而且是“祸从天外飞来”。就在前祸未平之后两天,大小女携二小女去森林俱乐部游泳,第二辆车在停车场给人把尾灯撞坏了。回家带来一张闯祸的人留字,文曰:“亲爱的会员同道,对不起,我倒车不慎把你的尾灯撞破了,我曾经请俱乐部管事的用扩音器报出你的牌照号码,等你出来当面说明,可是等了一刻钟还等不到你,我得回家晚餐了,我的电话号码(一堆数字)、我的保险单号码(一堆数字)、我的驾驶执照号码(又是一堆数字)。这是我的错,我的保险公司会负责赔偿的。请与我联络。”这次我有经验了,立刻用各种数字把自己武装起来。而且不再用“来将通名”的方式,不再等对方问有关数字,径行把各种号码像唱山歌一样报出去,效率比得上电话接线生,伶俐有如洋机关中的女书记,自己也要哑然失笑了。
⑤这一晚我似乎是意犹未尽,竟然起了历史考据癖,把皮夹中支配我生活的各种数字,分类排开,看看我是如何沦落到仅剩一堆数字的。呜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字亦如病菌,侵蚀的过程也是渐进的,渗透之后,就呼朋引类,扩张势力,日子一久,范围愈广,泥淖也就愈深了。回忆我初到异域定居,和我有关的数字并不多,而且都是必要的,如护照号码、社会安全保险号码之类。那时我还十分遵从量入为出的好习惯,凡事都是银货两讫,相信欠债总不是好事。我当然亦知入国问俗,而且二十多年前就来游历过,并非初履斯土,但是不欠债是美德已经先入为主,不容易改弦易辙。我的一位美国老朋友说:“迟早你会发现你的美德是行不通的。”他的理论是:长安居,大不易,不赶快建立信用就更不易,而建立信用不能靠美德。美德是抽象的东西,不易捉摸,可以捉摸的是银钱往来。质言之:“欠债能还始有信。”
⑥朋友预卜我的美德行不通,很快就灵验了。因为不出一两月,我进出加油站,付现钱等找钱,感觉到的确不便,这一转念之间,就等于尼姑动了凡心,大势不好,抵挡不住诱惑了。于是自言自语“申请一张购油信用卡吧”,焉知道教训跟着来了,因为表上有一栏叫作“信用资料”,本人只有从缺。某日油公司大约是管欠账的部门来电话查询了,我们的对话,回想起来,是颇足令人莞尔的。对方问我何以这一栏是空的,我说就是没有资料,但并不是没有信用。“那么阁下买车也是全部付清的?”我说岂单是汽车而已,所有的购买都是银货两讫。我想她一定以为我是从火星上降下来的怪物。但是生意上门,万不得已总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冒一下险吧!”过几天信用卡就寄来了。
⑦从此水闸一开,一泻千里,不可收拾了。有时是动了“方便”的凡心,自投罗网,有时是不请自来,多少表示阁下信用卓著,自愿来笼络投效了。不出两三年,我就有了三种不同牌子的加油站信用卡,两家大百货公司的信用卡,三家“放诸四海皆准”的信用卡。所谓“放诸四海皆准”者是指全球各地通行,无论是飞机公司、观光旅馆、百货商店,以及盛宴小酌,一律可用,“方便”的结果是身无分文,身外有债,被一堆数字支配到俯首称臣,旧时常说忙来忙去就是为了开门七件事,现在是为了维持这一堆数字屹然无恙。而且日子一久,就成了习惯,几乎是相依为命了。
⑧当然这些数字除去帮助建立了信用卓著,亦确有其实际功用。某次在法国南部一小镇朵颐称快之后,发觉囊空如洗,问侍者接受某种信用卡否。答曰“可”。这时就难免不感谢信用之无远弗届了。
⑨事实上,支配我们生活的还不仅仅是一堆与欠账有关的数字,证明我们身份的有驾驶执照号码,管我们病痛的有医药保险号码,还有一种保险是深恐我们身后过于萧条家属衣食不济的,当然又另是一个号码,又是一堆数字。此外你可能是某些团体的会员,免不了另有一堆号码。日常你必须记得的数字,可也不少哩,如电话号码,因为随时会有人殷殷垂询的;如汽车牌照号码,否则扩音器中传出停车场中某个号码的车忘记关灯,你就得每次自作多情,移步去看个究竟。一堆数字的魔力实在未可小觑,拿本人来说,代表我的各种数字,除去形容不出吴某人“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以外,其他比较具体的事,如岁入若干,旅行次数多寡,买哪一类的衣服,吃哪一等的馆子,都可以有案可稽,一目了然。
⑩我有时偶发奇想,觉得人类不大安分,小焉者如女人,上天已经给她一张脸了,她硬要不惜工本另造一张;大焉者如男人(多半是男人),他相信人定胜天,于是把大地糟蹋得体无完肤,而且自鸣得意,说是进步,劝落后的地区赶快跟着工业起飞,飞起了之后再去担心空气污染吧,河流污染吧。凡是在大工业城市住过的人遇到风平浪静之日,污染的空气,特别浓得化不开,呼吸自然短促,很有点此恨难平的模样。东坡居士若是生在今朝,有幸住在工业先进地区,恐怕会把那首“临江仙”的下半阕改为:长恨此身非我有,一堆数字为凭。夜阑风静气难平。湖海污染尽,何处寄余生。
(选自吴鲁芹作品集《师友·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作者想象孔子在当今时代恐怕会修正“小子何莫学夫诗”的教育理论,以幽默的口吻表达数字在目前社会的重要作用。
[B]第⑤段“长安居,大不易”,是说对华人来说,在美国大都市生存是不容易的,因为美德毫无用处,银钱往来才能建立信用。
[C]第⑦段“水闸一开,一泻千里,不可收拾”,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数字信用卡如洪水猛兽一般,很快将作者的日常生活裹挟了。
[D]第⑨段结尾“有案可稽,一目了然”,说明在数字化的现实面前,人的很多隐私会留下确凿无疑的痕迹,不管你主观上是否愿意暴露。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两次车祸的处理中,最后作者用比喻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早已深陷数字泥淖而不自觉,这时不难想象作者当时无奈的心情。
[B]作者初到美国时坚守银货两讫的传统美德,但在处处以银钱为纽带的现代工业社会是行不通的,由此谴责资本社会的道德堕落。
[C]本文语言活泼而不失雅致,行文诙谐风趣,时而让人会心一笑,时而让人感同身受,将数字化时代的人生状态刻画地入木三分。
[D]本文作者感情复杂矛盾,抑后而扬,扬而又抑,抑扬交叠,褒贬相错,行文不断转折,跌宕起伏,令人拍案叫绝。
★3.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请分析作者用哪条线索串联了文中哪些外在的“形”,又用哪条线索串联了文中哪些内在的“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初作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当“夺目”和“勾魂”,即“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苦难遽别”。请简析这一创作主张在本文中的具体体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文本一:
水的传奇
肖复兴
(1)我一直以为,如果看水,一个是九寨沟的水,一个是尼亚加拉大瀑布。
(2)如果看水的柔韧劲、可塑性,看水是如何将绚烂归于平淡,将流动化为宁静,将一时融于永恒,那一定要去看九寨沟的水。①那里的水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将浩瀚的水天女散花成一个个珍珠般串联的湖泊。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将水本来的无色透明,幻化成孔雀蓝的蓝色,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而不敢有丝毫的俗尘杂念,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
(3)如果看水的激扬、水的冲动、水的澎湃,看水是如何将平常琐碎的嘈杂的泡沫般的一切变为顶天立地的世界,将压抑的心情冲出胸膛,将万马齐喑的场面搅成冲天怒吼,将风花雪月的迷恋变为金戈铁马,那一定要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
(4)我终于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5)晚上,夜色和灯光双重作用下的瀑布,从你的身旁直直地坠落下去,不惜粉身碎骨,真的是烈性得可以。而就在刚刚,就在一步之遥,和我们平常见到的水没有什么两样。突然间,一跃而起,将平静庸常的水迸发出另一种形态,崩落成一天飞溅四溢的雪浪花,②宛若“千树万树梨花开”,宛若欢蹦乱跳着、拥挤着互不相让赶赴约会的夜精灵,宛若义无反顾的高空蹦极的无畏勇士。
(6)看尼亚加拉大瀑布,白天比夜晚更要精彩、更要真实。夜色下的大瀑布,带有拉美的魔幻色彩,却也多少让大瀑布变形,变得加入了夜色迷离的色泽,还有灯光闪烁的科技元素。白天看大瀑布,大瀑布是未经化妆和加色的。水花如雪,是那样的洁白,是那样的壮烈;排阵如兵,如同看到了一场古罗马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7)第二天上午,我又去看了大瀑布。大瀑布从山崖跌落下去,却是经历了从平缓到崩落到激流到云雾到彩虹这样几个步骤,层次是那样的鲜明清晰,贯穿又是那样的一气呵成。特别是彩虹,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如同从水中钻出来的彩色蜥蜴或珊瑚,柔若无骨,在和气势不凡、旁若无人的瀑布调情。
(8)我又想起了九寨沟的水,和尼亚加拉大瀑布相比的话,荡漾着的是属于东方的审美情调;尼亚加拉大瀑布则是一部桀骜不驯的西部牛仔影片,仰天长啸。
(9)如果说九寨沟的水是上天留给人间的一个童话,那么,尼亚加拉大瀑布则是一段传奇。
(有删改)
文本二:
梦幻的自然(节选)
刘晓丽
(1)九寨沟的叠瀑堪称一大奇观。俗话说:“金打的九寨山,银炼的九寨水。”水是九寨沟景观的主角。三条沟谷,由高而低,层层梯式平台地形,给流水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表演舞台。
(2)九寨沟的水是充满灵性的,它从雪山之巅轻灵而下,注入阶梯形的高山湖泊中,再漫溢出来,跌落深谷,将一匹匹华美的银缎编织成了千万颗珠玉,涓涓流去。
(3)它穿过绿树红花、苇蔓泽石,柔情中再次积蓄起跌宕的力量,构成了珠连玉串的河中湖群、断断续续的激流飞湍和层层叠叠的群瀑奇观。
(4)九寨沟是水的世界、瀑布的王国。这里几乎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就像一台台绿色的织布机永不停息地织造着各种规格的白色丝绸。这里有宽度居全国之冠的诺日朗瀑布,仿佛巨帘凌空飞落,雄浑壮丽。③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一群银龙竞跃,声若滚雷,激溅起无数小水珠。朝阳照射时,常常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
(5)珍珠滩位于九寨沟景区的花石海下游。日则沟和南日沟的交界处,有一片坡度平缓、长满了各种灌木丛的浅滩,激流在倾斜而凹凸不平的乳黄色钙华滩面上溅起无数水珠,④阳光下,点点水珠就像巨型扇贝里的粒粒珍珠,远看河中流动着一河洁白的珍珠。
(6)珍珠滩是一片巨大扇形钙华流,清澈的水流在浅黄色的钙华滩上湍泄。珍珠滩布满了坑洞,溅起无数朵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点点水珠似珍珠洒落,“珍珠滩”之名由此而来。
(7)横跨珍珠滩有一道栈桥,栈桥的南侧水滩上布满了灌木丛,在北侧的浅滩上激起了一串串、一片片滚动跳跃的珍珠。迅猛的激流在斜滩上前行200米,就到了斜滩的悬崖尽头,形成了雄伟壮观的珍珠滩瀑布。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一第(3)段以排山倒海之势展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激扬澎湃和波澜壮阔的气势,宣泄了作者内心的压抑。
[B]文本一第(9)段中,作者将九寨沟比作“童话”,使读者在比照中产生广泛联想。
[C]文本二第(7)段写到珍珠滩上的栈桥,但它只是作为参照物或观察点出现的
[D]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了九寨沟的水的“柔”,都将它的“柔”与“刚”结合起来,凸显了九寨沟的水柔中带刚的特质。
6.下列对文本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中的“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在文本二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得到了具体生动的体现。
[B]句子②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从动态等角度描绘出夜间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独特魅力。
[C]句子③中写叠瀑“银龙竞跃,声若滚雷”,与诗句“飞湍瀑流争喧豗”所描写的景象很相似。
[D]句子④运用远近结合的写景手法,表现出珍珠滩在阳光下泛着点点波光的优美景象。
7.同样是九寨沟的水,但在文本一和文本二中的地位和描写角度并不相同,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同学们准备拍一个关于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短视频,由你负责拟写视频拍摄脚本提纲,请根据文本一的(5)(6)(7)段,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6分)
尼亚加拉大瀑布分镜头脚本(时长:30秒)
时间 镜头 画面内容
夜晚 ② 突出尼亚加拉大瀑布与灯光相互交融的魔幻色彩
① 以近镜头为主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