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24一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座位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的贡献之一,是从使美不成其为美到使美成其为美。此前,中国美学始终都没有做到
以美好为美好,以丑恶为丑恶,以罪恶为罪恶。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千年不变的美学传统终于在《红
楼梦》出现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红楼梦》的出现堪称中国的人性觉醒的标志。飘落在身边的桃
花,宝玉因为怕“抖落下来”被“脚步践踏了”,便“兜了那些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这是对
“被抛出”的“无家可归”的大自然的“爱”。面对金钏儿之死,“心中早已五内摧伤”,面对晴雯
之死,甚至“雷嗔电怒”,这是对“无保护”的“无家可归”的女性的“爱”。如此真“爱”实为石
破天惊。就从这里起步,他开始重新评价历史。而这种重新评价历史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知道了这个
世界的真正的美丑善恶。如宝玉的《芙蓉女儿诔》这种文体与屈原的《离骚》属于同类,但是我们看
到宝玉不再用它来歌颂帝王将相,也不歌颂才子佳人,而是歌颂一个被排斥在社会边缘的丫鬟,这正
是所谓的以美好为美好。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宝玉的评价。如果从贾母、贾政、王夫人的眼光看,那
就是死有余辜,起码是咎由自取,或者是命中注定。这样一来,还怎么“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因此,在《红楼梦》里,有一个在所有中国作品里都看不到的现象,就是:凡是美的东西在《红
楼梦》里都是被呵护的,凡是关乎人性尊严的东西在《红楼梦》里都是被呵护的。这是中国人的审美
心态最正常的一部伟大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中国人才第一次展示了自己人性的尊严和对美的敏感。
《红楼梦》更为重要的贡献在我看来是其中的悲剧美学。不过这里的悲剧也不是像很多学者所说
的,是因为抄家,而是对于人性与爱的泯灭的自觉意识。大家知道,在《红楼梦》之前,中国美学是
没有悲剧的。我们民族有悲剧,没有悲剧意识:有苦难,没有苦难意识。我们生活在悲剧当中,但是
没有意识到悲剧是“无缘无故”的,所以就没有悲剧的意识。而从《红楼梦》开始,对于生活本身的
悲剧性质终于有所意识。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就悲剧而言,《红楼梦》的石破天惊在于,对于爱的泯灭,曹雪芹没有归
罪于偶然,也没有寻找替罪羊。“蛇蝎之人”“凶手”之类,在《红楼梦》中均未得以现身。在有关
爱情婚烟的中国故事中,《梁祝》中的结局是父母之命所致,《杜十娘》的结局是男子负心所造成,
总之是有人为悲剧“买单”,但是在《红楼梦》中爱的泯灭却无人负责。是“无罪的凶手”“无罪的
罪人”,所有人所构成的冲突和这种冲突的相关互动才是悲剧之为悲剧的真正原因。你在《红楼梦》
里看到了坏人吗?没有,都是好人。即便贾政、王夫人、宝钗也是好人,只不过他们不可爱而已。而
且,在“共同犯罪”中,一切都是无望的挣扎,一切“好”都会“了”,“木石良缘”仍旧无缘,最
美丽的生命偏偏获得最悲惨的结果。也就是说,是这个世界的所有的“是”加到一起所造就的悲剧,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