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昭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美人蕉(雌雄同株)是亚热带和热带常见的观花植物。美人蕉的红花和黄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株红花美人蕉和一株黄花美人蕉进行杂交,得到的五株后代均为黄花美人蕉,据此可推断( )
A.美人蕉的黄花对红花为显性
B.子代美人蕉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C.亲代黄花美人蕉与子代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D.若将子代黄花美人蕉与亲代红花美人蕉杂交,后代不会开红花
2.下图为果蝇体内依次出现的分裂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果蝇为雄果蝇,其基因型可能为 AaXBY
B.甲、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均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甲、乙细胞形成时都可能伴随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甲与乙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同,核DNA数也不同
3.豌豆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的红花高茎豌豆与白花矮茎豌豆杂交,F1自交,F2得到多株红花高茎豆。下列关于上述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的不同种类的雌雄性配子在受精作用时的结合概率不同
B.F1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例相等,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两对性状的分离现象相互影响,使F2中每种性状的分离比都为3:1
D.F2得到的多红花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1
4.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探索和判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染色体才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是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摩尔根用白眼突变体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在F2中发现白眼个体均为雄果蝇
5.某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决定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M基因决定红色,m基因决定黄色,杂合子表型为红色和黄色之间的橙色。现有黄色雄株与橙色雌株杂交,得到三株橙色的植株,这些植株的性别是( )
A.全为雌株 B.两雄一雌 C.两雌一雄 D.全为雄株
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鸡的银羽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E控制,金羽由基因e控制。鸡羽显色需要显性基因B存在,基因型为bb的鸡表现为白羽。一只基因型为bbZeW 的白羽母鸡与一只银羽公鸡交配,子一代全部表现银羽性状。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后代羽色类型中有银羽、金羽和白羽
B.后代银羽鸡中公鸡和母鸡的比例为 2:1
C.后代母鸡中银羽与金羽比例为1:1
D.后代中金羽母鸡所占比例为1/8
7.格里菲思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与R型肺炎链球菌混合培养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下列有关S型细菌、R型细菌及小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类生物的细胞内均含有8种核苷酸
B.能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细菌的部分DNA
C.三者中只有小鼠基因的遗传才可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该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即DNA
8.烟草花叶病毒(TMV)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将TMV变种X的蛋白质外壳和变种Y的核酸组成新病毒,感染烟草后可以得到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为( )
A.变种X B.X蛋白质包裹Y核酸的病毒
C.变种Y D.Y蛋白质外壳包裹X核酸的病毒
9.R-loop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由一条mRNA和DNA模板链稳定结合形成的DNA-RNA双链,使另外一条DNA链单独存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loop可能形成于转录过程中
B.R-loop有利于DNA结构保持稳定
C.R-loop与DNA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
D.R-loop易导致某些蛋白质含量下降
10.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规律。在下图所示的中心法则中虚线表示少数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流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细胞可发生①②③过程
B.过程①保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C.过程②和④所需要的模板、原料和酶都不相同
D.上图体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11.囊性纤维病是一种致死性较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因是正常基因中3个脱氧核苷酸的缺失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1个对应氨基酸的缺失。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中3个脱氧核苷酸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功能
C.基因中碱基数目的改变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2.2021年10月,我国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搭载了3000多粒水稻种子进入太空,进行航天育种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太空的3000多粒水稻种子都会发生可遗传变异
B.水稻种子会在太空特有环境的诱导下发生基因重组
C.用于种的水稻种子一般是萌发的种子而非干种子
D.水稻种子中一定有部分会产生预期的优良变异
13.果蝇的X、Y染色体上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果蝇圆眼(B)和棒眼(b)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I区段,刚毛(E)和截毛(e)则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Ⅱ区段,突变体均为隐性性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b和E、e两对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B.果蝇群体中关于等位基因E、e的基因型有7种
C.圆眼雄蝇和棒眼雌蝇交配,不能根据眼型判断后代的性别
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 中不会出现截毛
14.研究人员发现,萝卜在受到镉污染后,其DNA 甲基化程度会随着镉污染程度的加深而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萝卜的性状会受到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
B.DNA甲基化可能是萝卜在不良环境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C.随着DNA甲基化程度的增加,萝卜的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增多
D.不同程度的DNA甲基化会影响萝卜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表型的改变
15.科学家检测了289例肝癌病人的基因突变,发现每个样品都涉及多种基因突变,其中突变频率最大的两种基因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被检基因 检出突变的样品数 突变基因形式 突变基因活性
A 96 Ar 活性增强
B 24 Bw 活性减弱
A.癌症的发生可能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
B.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有关的基因
C.基因A可能为抑癌基因,基因B可能为原癌基因
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二、多选题
16.ChREBP 基因是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肪生成的重要基因,ChREBP 基因的缺失会导致肝糖原积累,脂肪生成缺陷,无法清除饮食中过量的果糖。下列关于ChREBP 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hREBP基因的一条链中相邻的C和G 通过氢键连接
B.ChREBP基因单链中A+T的比例与互补链中A+T 比例不同
C.若该基因有50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的排列方式是450种中的一种
D.ChREBP 基因若发生缺失,应减少果糖的摄入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三、解答题
17.某种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相关基因用D/d表示),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1:桔黄色与枣褐色个体杂交,F1全部为桔黄色;
实验2:实验1的F1与枣褐色个体杂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
实验3:桔黄色与桔黄色个体杂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3:1。
(1)上述实验中能够判断壳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显性性状是 。
(2)实验2为 实验,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的主要原因是 。
(3)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实验3的桔黄色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若某种药物能够导致含有D基因的精细胞失活,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该药物对实验3结果的影响。 。
18.蟋蟀(2n)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O型,雌蟋蟀体细胞中有 22条染色体,其中两条为X染色体,雄蟋蟀体细胞中有21条染色体,其中一条为X染色体。如图是雄蟋蟀某细胞的分裂图像(仅示部分染色体),X染色体上有用荧光物质标记的 A和a基因,且 A 基因对a基因为完全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X染色体上的基因 (填“总是”或“不总是”)与性别相关联。雄蟋蟀的 A 或 a 基因一定来自 (填“父本”或“母本”)。
(2)若图示细胞取自精巢,则该细胞的名称为 ,该细胞 (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判断的理由是 。不考虑无性繁殖,该变异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子代。
(3)该雄蟋蟀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 个四分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有 个 A/a基因的荧光点。若对蟋蟀进行基因组测序,则应测定 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19.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有一套机制。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F一1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F一l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编码EPO基因的表达需要经过遗传信息的 和 两个过程,在形成mRNA分子时,模板中的一段DNA会与 结合,使双链解开。
(2)据图推测,HIF一1α是一种 (DNA复制/转录)调节因子,当氧气充足时,EPO合成数量 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物进入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中,细胞中的一个编码EPO基因的mRNA分子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利于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20.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分别用R/r、H/h表示。已知Ⅰ—3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 (填“显性”、“隐性”)由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2)关于甲病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位置,同学们有不同意见:A同学认为基因R、r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同学认为基因R、r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正确,理由是 。
(3)图中Ⅰ—3的基因型为 ,Ⅱ—2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4)若Ⅱ—2和Ⅱ—3婚配,则他们所生育的小孩不患病的概率是 。
四、实验题
21.科研小组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标记及离心技术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5NH4Cl 15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A的子I代 A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
(1)DNA分子具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能破坏氢键而打开双链,经测定发现某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大肠杆菌繁殖过程中,DNA复制开始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驱动DNA双螺旋的解开。
(2)实验2组要得到拟核DNA中的N全部是 N的大肠杆菌至少需经过 代培养;推测实验4组的离心结果为 ,若在同等条件下将A的子Ⅱ代继续培养到子n代,提取DNA并离心得到的各DNA条带的含量比为 。
(3)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前三组实验中,第 组结果对验证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A
6.D
7.D
8.C
9.B
10.C
11.B
12.C
13.C
14.C
15.C
16.AB
17.(1) 实验1和3 桔黄色
(2) 测交 F1个体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配子
(3) 1/3
18.(1) 总是 母本
(2) 精原细胞 发生了 该细胞中X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但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可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一般不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 能
(3) 10 0或2 11
19.(1) 转录 翻译 RNA聚合酶
(2) 转录 减少
(3)短时间可以合成大量的EPO
20.(1) 显性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 A 甲病为显性遗传病,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Ⅱ—5一定患甲病,但遗传系谱图中Ⅱ—5没有患甲病,说明基因R、r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3) RrX Y 2/3
(4)7/24
21.(1) G-C比例较高
需要
(2) 多 1/2中带(15N/14N)、1/2重带(15N/15N) (15N/14N)DNA:(15N/15N)DNA=1:(2n-1-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