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课题 第1课时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41-43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三角尺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平行线。如图1,装修工人要在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竖直木条垂直,那么木条a与竖直木条所成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图1 图2 教师提问:你知道其中的理由吗?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会得到,木条a也与墙壁边缘垂直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教师追问:如图2,如果木条b不与竖直木条垂直呢? 学生活动:把墙壁看作直线c,直线b与直线c垂直,只有当直线a也与直线c垂直时,才能得到直线a平行于直线c。 教师活动:图中的直线b与直线c不垂直,直线a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与直线b平行呢?那我们来研究一下吧。(教师板书课题:第1课时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从装修工人钉木条这个情境入手,提出直线平行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 操作·交流 (1)如图,三根木条相交成∠1,∠2,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在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观察∠2的变化以及它与∠1的大小关系,你发现木条a与木条b的位置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木条a何时与木条b平行 与同伴进行交流。 (2)改变图2-15中∠1的大小,按照(1)中的方式再做一做。∠1与∠2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 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图中的∠2满足与∠1相等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再利用多媒体展示。 当∠1>∠2时,直线a与直线b相交,不平行。 当∠1=∠2时,直线a与直线b平行。 当∠1<∠2时,直线a与直线b相交,不平行。 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l所截: 具有∠1与∠2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可以看作是在被截直线的同一侧,在截线的同一旁,相对位置是相同的角,我们把这样的角称为同位角。∠3与∠4也是同位角。 教师提问:图中还有其他的同位角吗? 学生回答:∠5与∠6,∠7与∠8。 【归纳总结】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表示。例如,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 【探究2】 尝试·思考 (1)你能借助三角尺画平行线吗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画出了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师生活动:让学生利用移动三角尺的方法画平行线,要求学生会用此种方法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并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解释画法的合理性。 画平行线的步骤:先画一条直线,用一个三角尺的一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然后把第二个三角尺紧靠第一个三角尺另一边,第二个三角尺不动,移动第一个三角尺,这样就可以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2)如图,你能过直线AB外一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吗 能画出几条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两条性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学生发现: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能画一条;画出的EF∥GH。 操作·思考 在下图中,分别过点C和D画直线AB的平行线EF和GH,那么EF与G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归纳总结】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也就是说如果b∥a,c∥a,那么b∥c(如下图)。 希望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归纳,直观认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结论。 通过移动三角尺的方法画平行线,让学生学会此种方法并解释,这是操作与说理的最初的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再利用所得结论来解决新问题: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这也是本节课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认识同位角 例1 如图所示,图中的同位角有_______对。 答案:2 考点2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直线平行 例2 找出下面点阵(点阵中相邻的四个点构成正方形)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解:AB∥CD,EF∥GH。 因为线段EF,GH与线段AB,CD相交所成的锐角都是45°, 所以AB∥CD,EF∥GH。 变式训练 如图,∠1=∠2=55°,直线AB与CD平行吗? 解:平行。 设∠1的对顶角为∠3,则∠3=55°, 直线AB与CD平行。 考点3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例3 对于同一平面内的直线a,b,c,如果a与b平行,c与a相交,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还是平行? 答案:c与b相交 变式训练 如图是一个可折叠的衣架,AB是地平线,当∠1=∠2时,PM∥AB;∠3=∠4时,PN∥AB,就可确定点N,P,M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答案: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通过例题讲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能力。 通过变式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互相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答案:D 2.如图,若∠1=70°,∠2=110°,∠3=70°,则有( ) A.a∥b B.c∥d C.a⊥d D.任意两条都无法判定是否平行 答案:A 3.如图,已知∠C=100°,若增加一个条件,使得AB∥CD,试写出符合要求的一个条件:__________。 答案:∠BEF=100°(答案不唯一) 4.如图,已知∠ABC=30°,∠ADC=60°,DE是∠ADC的平分线,你能推断出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 解:DE//BC.理由如下: 因为∠ADC=60°,DE是∠ADC的平分线, 所以∠ADE=30°,又因为∠ABC=30°, 所以∠ADE=∠ABC,所以DE//BC。 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查缺补漏。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1.同位角 同位角的特征:①在两条被截线的同一方;②在截线的同侧;③形如字母“F”。 2.利用同位角判定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1)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推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布置作业 课本P47习题2.2中的T1、T2、T5、T6、T7。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应用能力和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直线平行1.同位角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投影区学生活动区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一开始,教师就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并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实例引入问题,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学生的思维是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即使他们找不到思路,也充分感知了困难、尝试了困难,为进一步探究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究,进行生生之间的对话,在合作中发挥个人的自主性,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猜想,引导他们注意力的求异性、思维的发散性,是培荞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本课时需要注意的是同位角的概念是用来判断直线平行的,只要能识别即可,不要、也不必认为编造一些复杂的问题。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1. 如图,∠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 )
础
基
练
知识点1 认识同位角
A
2. 已知点 C 为∠AOB 的边 OA 上一点,射线 CE 交 OB 于点 D,则图中与∠AOB是同位角的是________________。
∠ACD,∠CDB
3. (山西晋中太谷区期中)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2=60°,下列条件能判定a b的是 ( )
A. ∠1=150°
B. ∠1=120°
C. ∠1=60°
D. ∠1=30°
A
知识点2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直线平行
4.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两不重合的直线l1,l2和l,l1⊥l,l2⊥l,则直线l1与l2的位置关系是 ( )
A. 互相平行
B. 互相垂直
C. 不平行
D. 可能平行,可能不平行
A
5. 如图,将木条 a,b 与 c 钉在一起,∠1=85°,∠2=50°。若要使木条a与b平行,木条a旋转的度数至少为 ( )
A. 15°
B. 25°
C. 35°
D. 50°
C
6. 如图,一个三角尺ABC,D是AB边上一点,现要求在AC边上确定点E,使DE BC。
(1)通过尺规作图确定点E;(不写作法,留下作图痕迹,要有结论)
(2)请直接写出(1)中的作图理论依据。
解:(1)如图,过点D作∠ADE=∠ABC,交AC于点E,
则 DE BC,则点 E 即为所求作。
(2)作图理论依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 如图,点F在BC上,过点F作FG⊥AC于点G,点H是AB边上一点,过点H作HE⊥AC于点E。
(1)试说明:HE FG;
(2)点D在AB上,若∠DEH=∠CFG,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因为HE⊥AC,FG⊥AC,
所以∠HEA=∠FGA=90°,
所以HE FG。
(2)DE BC。理由如下:
因为FG⊥AC,HE⊥AC,
所 以 ∠FGC=90° ,∠HEA=90° ,
所 以 ∠C + ∠CFG=180°-∠FGC=90°,∠DEH+∠AED=90°,
即∠C+∠CFG=∠DEH+∠AED。
因为∠DEH=∠CFG,
所以∠C=∠AED,所以DE BC。
知识点3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
(1)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如果a b,a c,那么b c;
(3)如果两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
(4)如果两直线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A
9. 已知直线EF及其外一点B,过点B作AB EF,过点B作BC EF,点A,C分别为直线AB,BC上任意一点,那么A,B,C三点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10. 图中用数字所标出的角中,同位角共有 (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解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图中∠3与∠4,∠4与∠5,∠7与∠1,∠5与∠2,∠2与∠3是同位角,共5对。故选D。
D
升
提
练
11. (教材P43T2改编)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 b上。若∠1=50°,则当∠2=________时,a b。
40°
【解析】如图所示,因为∠1=50°,
所以∠3=180°-90°-50°=40°,
当∠2=40时,∠2=∠3,
所以a∥b。
3
12. 如图,已知∠1=(3x+24)°,∠2=(5x+20)°。要使m n,那么∠1=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当∠2=∠3时,m∥n。
因为∠1+∠3=180°,
所以∠1+∠2=180°,
所以3x+24+5x+20=180,解得x=17。
则∠1=(3x+24)°=75°。
75
3
13. 【新趋势 探究性问题】如图,a,b,c三根木棒钉在一起,∠1=70°,∠2=100°。现将木棒a,b同时顺时针旋转一周,速度分别为17°/s和2°/s,两根木棒都停止时运动结束,则________________s时木棒a,b平行。
【解析】设ts后木棒a,b平行,
依题意有100°-17t°=70°-2t°,解得t=2;
或180°+100°-17t°=70°-2t°,解得t=14。
当a停止运动时,b还在转动,也就是a回到原位置后,b还在转动,这种情况下2t°-70°=180°-100°,解得t=75;或2t°-70°=360°-100°,解得t=165。
故2或14或75或165s后木棒a,b平行。
2或14或75或165
14. 【新趋势 过程性学习】如图,已知EF⊥FG,垂足为点F,且点F在直线CD上,EF与直线AB相交于点 H,∠1 + ∠2=90°。
试说明:AB CD。(请完成下面的说明过程)
解:因为EF⊥FG(已知),
所以∠EFG=________°(垂直的定义),
即∠EFD+________=90°。
又因为∠1+∠2=90°(已知),
所以∠EFD=________( ),
所以AB CD( )。
解:因为EF⊥FG(已知),
所以∠EFG=90°(垂直的定义),
即∠EFD+∠2=90°。
又因为∠1+∠2=90°(已知),
所以∠EFD=∠1(同角的余角相等),
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5. 如图,∠B与∠BCD互为余角,∠B=∠ACD,DE⊥BC,垂足为点E,AC与DE平行吗?为什么?
解:AC∥DE。理由如下:
因为∠B=∠ACD,∠B+∠BCD=90°,
所以∠ACD+∠BCD=90°,即∠ACB=90°。
因为DE⊥BC,
所以∠DEB=90°,所以∠ACB=∠DEB,
所以AC∥DE。
16. 如图,已知直线AB和直线CD被直线EF所截,交点分别为点M,N,∠BME+∠CNM=180°。
(1)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 MP 是∠BME 的平分线,NQ 是∠DNM 的平分线,用推导的方式说明 MP 与 NQ 的位置关系,并写出每步推导的理由。
解:(1)AB∥CD。理由如下:
因为∠BME+∠AME=180°,∠BME+∠CNM=180°,
所以∠AME=∠CNM,
所以AB∥CD。
17.已知直线l1 l2,l2⊥l3,l3 l4,l4⊥l5,l5 l6,……按此规 律 ,直 线 l1 与 直 线 l2 025 的 位 置 关 系 是__________。
养
素
练
【解析】因为l1∥l2,l2⊥l3,l3∥l4,l4⊥l5,l5∥l6,
所以l1⊥l3,l1⊥l4,l1∥l5,l1∥l6,
因为l6⊥l7,所以l1⊥l7。
所以可得规律,l1⊥l3,l1⊥l4,l1∥l5,l1∥l6,l1⊥l7……每四个为一循环,
因为(2 025-1)÷4=506,
所以l1∥l2 025。
l1 l2 025
18.(河南商丘虞城县阶段练习)如图,∠1=140°,∠2=40°,∠3=108°,则∠4=________时,AB EF。
【解析】如图,延长GD,DC,标注∠5,∠6。
因为∠2+∠5=180°,∠2=40°,所以∠5=140°,
所以∠5=∠1,所以AB∥CD。
因为∠6=180°-∠3=72°,所以当∠DGE=∠6=72°时,CD∥EF。因为AB∥CD,所以AB∥EF,
此时∠4=180°-∠DGE=108°。
108°(共25张PPT)
1.理解并掌握同位角的概念,能够判定同位角并确定其个数。
2.能够运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难点)(重点)
两条直线相交,能形成些具有什么关系的角?
复
习
回
顾
a
b
3
1
2
4
∠1与∠3是对顶角;
∠2与∠4也是对顶角。
∠1与∠2、∠4互为补角;
∠3与∠2、∠4互为补角。
像上面这样,一条直线被另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4个角称为“两线四角”。
一条直线被另一条直线所截,形成“两线四角”,那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会形成什么呢?
a
c
b
3
1
2
4
6
5
7
8
“三线八角”
这些角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知识点1 同位角的认识
1
5
a
c
b
3
2
4
6
7
8
观察∠1与∠5。
(1)都在截线c的 。
(2)都在被截直线的 。
同旁(左边)
同侧(上方)
像∠1与∠5这样,两条直线a,b为第三条直线c所截,在截线c的同旁,且在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
1
5
a
c
b
3
2
4
6
7
8
找一找“三线八角”中,其他的同位角。
∠4与∠8
∠2与∠6
∠3与∠7
同位角的图形特征:“F”型。
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
A. ∠2 B. ∠3
C. ∠4 D. ∠5
A
c
b
a
1
2
3
4
5
知识点2 利用同位角判断两直线平行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平行线。如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成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你知道其中的理由吗?
如果木条b不与墙壁边缘垂直呢?
如图,三根木条相交成∠1,∠2,
固定木条b,c,转动木条a。
观察∠2与∠1的大小关系及木条a与木条b的位置关系。
∠1与∠2是同位角。
当∠1>∠2时,
直线a与直线b相交,不平行。
当∠1=∠2时,
直线a与直线b平行。
当∠1<∠2时,
直线a与直线b相交,不平行。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用符号“∥”表示,
如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1)你能借助三角尺画平行线吗
尝试·思考
此过程中,哪个角始终没变?
这两个角是同位角,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3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你能过直线AB外一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吗?能画几条?
尝试·思考
B
C
A
知识点3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
C
A
只能画1条。
(2)你能过直线AB外一点C画直线AB的平行线吗?能画几条?
尝试·思考
B
C
A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在下图中,分别过点C,D画直线AB的平行线EF和GH,那么EF与G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操作·思考
B
C
A
D
EF∥GH
F
E
H
G
b
a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如果b∥a,c∥a,
那么b∥c。
1. 找出下面点阵(点阵中相邻的四个点构成正方形)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教材P43 随堂练习T1)
B
A
D
C
F
E
H
G
AB∥CD,EF∥GH。
2
3
1
在点阵中,∠1=∠2=∠3=45°。
因为∠1=∠2,所以EF∥GH。
因为∠2=∠3,所以AB∥CD。
2、如图,∠1=∠2=55°,直线AB与CD平行吗?(教材P43 随堂练习T2)
解:AB∥CD。
3
理由:因为∠1=∠2,
由题意可知∠1=∠3(对顶角相等),
所以∠2=∠3,
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对于同一平面内的直线a,b,c,如果a与b平行,c与a相交,那么c与b的位置关系是相交还是平行?(教材P43 随堂练习T3)
c与b相交。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互相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D
2.如图,已知∠ABC=30°,∠ADC=60°,DE是∠ADC的平分线, 你能推断出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
A
B
C
D
E
解:DE//BC。理由如下:
∵∠ADC=60°,DE是∠ADC的平分线,
∴∠ADE=30°,又∵∠ABC=30°,
∴∠ADE=∠ABC,∴DE//BC。
【点睛】本题直线相交与平行相关概念。
1.同位角的定义:
a
c
b
1
2
像∠1与∠2这样,两条直线a,b为第三条直线c所截,在截线c的同旁,且在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角称为同位角。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