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通过转盘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与随机事件,并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
活动规则:
1.顾客每购买100元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2.自由转动转盘时,转盘要转1圈以上才算有效。
3.如果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正好落在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面额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
张阿姨购物消费110元,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1)她一定能获得购物券吗
(2)她能获得面额10元的购物券吗
(3)她获得的购物券一定不超过100元吗
不一定能获得购物券。
不能获得面额10元的购物券。
购物券面额一定不超过100元。
知识点1 事件的分类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尝试·交流
举出生活中的几个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操作·思考
利用质地均匀的骰子和同伴做游戏,规则如下:
(1) 两人同时做游戏,各自掷一枚骰子,每人可以只投掷一次骰子,也可以连续地掷几次骰子。
(2)当一人掷出的点数和不超过10时,如果决定停止掷,那么此人的得分就是他所掷出的点数和;当一人掷出的点数和超过10时,必须停止掷,并且得分为0。
(3)比较两人的得分,谁的得分高谁就获胜。
掷骰子要注意什么?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决定是继续掷骰子还是停止掷骰子的?
思考·交流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前面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5,你是决定继续掷还是决定停止掷?如果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9呢?
知识点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有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很大,但不是必然发生;有些事件发生的机会很小,但仍然有发生的可能。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2)a是正数;
(3)代数式-3πab2的系数为-3;
(4)方程2x+1=0是一元一次方程;
(5)有理数x比100万大;
(6)正数大于负数。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
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
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
2.分别列出下列各项操作中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并分别指出在各项操作中出现可能性最大的结果。
(1)旋转图中各转盘;
(1)图1转到的可能结果有:A区域,B区域,可能性最大的是转到A区域;
图2转到的可能结果有:得到数字1,2,3,4,5,6,可能性最大的是得到数字3或6;
图3转到的可能结果有:得到数字1,2,3,可能性最大的是得到数字1。
(2)投掷图中各枚骰子;
(2)图4掷得的可能结果有:1,2,3,4,5,6,得到各个结果的可能性一样大;
图5掷得的可能结果有:1,2,3,可能性最大的为3;
图6掷得的可能结果有:1,2,得到各个结果的可能性一样大。
必然事件
感受可能性
事件的分类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共10张PPT)
础
基
练
知识点1 事件的分类
1. 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 )
A. 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B. 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C. 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单号
D. 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7
A
2. 【新情境 传统文化】(山西运城盐湖区期末)“悠悠艾草香,片片粽叶长。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饭前,妈妈拿出蜜枣粽和八宝粽共9个(大小和外包装都相同),其中有 5 个八宝粽,4 个蜜枣粽,从中随机拿出5个粽子,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 )
A. 拿出的5个粽子都是八宝粽
B. 拿出的5个粽子中有4个是蜜枣粽、1个是八宝粽
C. 拿出的5个粽子都是蜜枣粽
D. 拿出的5个粽子中有1个是蜜枣粽、4个是八宝粽
C
3. “把5个苹果放入两个果盘,有一个果盘中多于2个苹果”是________事件。(填“必然”或“随机”)
必然
4. 【新趋势 开放性问题】列举生活中的一个随机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林从家出发去学校的路上,第一个红绿灯路口遇到的是绿灯(答案不唯一)
5. (教材P63T4改编)在学校科技宣传活动中,某科技活动小组将5个标有“北斗”,2个标有“天眼”,3个标有“高铁”的小球(除标记外其他都相同)放入盒中,小红从盒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并对小球标记的内容进行介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摸出“北斗”小球的可能性最大
B. 摸出“天眼”小球的可能性最大
C. 摸出“高铁”小球的可能性最大
D. 摸出三种小球的可能性相同
A
知识点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6. 【新情境 跨学科融合】从数学角度来看,对下列语句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黄河入海流”是随机事件 B.“手可摘星辰”是必然事件
C.“水中捞月”是不可能事件 D.“竹篮打水一场空”是随机事件
【解析】A. “黄河入海流”是必然事件,判断错误;
B. “手可摘星辰”是不可能事件,判断错误;
C. “水中捞月”是不可能事件,判断正确;
D. “竹篮打水一场空”是必然事件,判断错误。故选C。
升
提
练
C
7. 有同学预测“小明在校乒乓球赛的决赛夺冠的可能性是80%”,则下列理解最合理的是 ( )
A. 小明夺冠的可能性较大 B. 小明夺冠的可能性较小
C. 小明肯定会赢 D. 若决赛赛10局,他一定会赢8局
【解析】“小明在校乒乓球赛的决赛夺冠的可能性是80%”说明小明夺冠的可能性较大。故选A。
A
8. (易错题)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大小和形状一样的小球,其中2个红球,2个白球,2个黑球,它们已在口袋中被搅匀。现在有一个事件:从口袋中任意摸出n个球,在这n个球中,红 球 、白 球 、黑 球 至 少 各 有 一 个 ,则 当 n=________时,这个事件必然发生。
5或6
【解析】当n=5或6时,红球、白球、黑球至少各有一个,这个事件必然发生。
9. 如图,有一个转盘游戏,转盘平均分成 10 份,分别标有 1,2,…,10 十个数字,转盘上有固定的指针,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两人进行游戏,一人转动转盘,另一人猜数,如果猜的数与转出的数情况相符,则猜数的人获胜,否则转动转盘的人获胜。猜数的方法为下列三种中的一种:
(1)猜奇数或偶数;(2)猜是3的倍数或不是3的倍数;
(3)猜大于5的数或不大于5的数。如果你是猜数的游戏者,
为了尽可能取胜,你选哪种猜法?怎样猜?
解:选(2),猜不是3的倍数。因为转出的数字不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大,所以猜不是3的倍数获胜的可能性大。1 感受可能性
课题 感受可能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60-62
教学目标 1.通过转盘活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区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与随机事件,并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生活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如图)。活动规则: 1.顾客每购买100元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2.自由转动转盘时,转盘要转1圈以上才算有效。 3.如果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正好落在红色、黄色、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面额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 张阿姨购物消费110元,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1)她一定能获得购物券吗 (2)她能获得面额10元的购物券吗 (3)她获得的购物券一定不超过100元吗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转动转盘,张阿姨不一定能获得购物券,不可能获得面额10元的购物券,获得的购物券一定不超过100元。 教师活动:除了转转盘,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事件吗?是不是所有事件的结果都无法确定?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概率的学习,研究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师板书课题:感受可能性) 通过问题情景的引入,引发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出本节课题。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1】 思考1:下列事件是否一定会发生? (1)太阳从东方升起; (2)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3)抛出的篮球会下落。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事件一定会发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必然事件的概念。 【归纳总结】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 必然事件。 思考2:下列事件是否一定会发生? (1)水中捞月; (2)-2的绝对值小于0; (3)从一个只装有白球和红球的袋中摸出黄球。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归纳总结】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思考3:下列事件是否一定会发生? (1)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2)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3)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随机事件的概念。 【归纳总结】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尝试·交流 举出生活中的几个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生活动:学生举例,组内交流,教师请几位同学在全班分享自己所举实例,合理即可。 【探究2】 操作·思考 利用均匀的骰子和同伴做游戏,规则如下: (1)两人同时做游戏,各自投掷一枚骰子,每人可以只投掷一次骰子,也可以连续地投掷几次骰子; (2)当一人掷出的点数和不超过10时,如果决定停止掷,那么此人的得分就是他所掷出的点数和;当一人掷出的点数和超过10时,必须停止掷,并且得分为0。 (3)比较两人的得分,谁的得分高谁就获胜。 多做几次上面的游戏,并将最终结果填入课本P61的表格中。 师生活动:学生之间两人一组做游戏,将结果计入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思考·交流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前面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5,你是决定继续投掷还是决定停止投掷?如果掷出的点数和已经是9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问题,组内交流,各抒己见。 由上面游戏可以看出,有些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很大,但不是必然发生;有些事件发生的机会很小,但仍然有发生的可能。 【归纳总结】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使学生在有趣的问题中体会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通过做游戏,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的特点,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时,初步体会人们一般通过重复多次试验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帮助我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使学生通过举例,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与随机事件的概念。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事件的分类 例1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将油滴入水中,油会浮在水面上; (2)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是奇数。 答案:(1)必然事件 (2)随机事件 变式训练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2)a是正数; (3)代数式-3πab2的系数为-3; (4)方程2x+1=0是一元一次方程; (5)有理数x比100万大; (6)正数大于负数。 答案:(1)不可能事件 (2)随机事件 (3)不可能事件 (4)必然事件 (5)随机事件 (6)必然事件 考点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例2 小明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与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哪个大? 解:由于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电影票比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电影票要多,所以,小明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要比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大。 通过例题与变式训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及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在1,3,5,7,9中任取出两个数,组成一个奇数的两位数,这一事件是( ) A.随机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可能性大的事件 D.必然事件 答案:D 2.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张,则下列事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抽出一张红心 B.抽出一张红色老K C.抽出一张梅花J D.抽出一张不是Q的牌 答案:D 3.分别列出下列各项操作中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并分别指出在各项操作中出现可能性最大的结果。 (1)旋转图中各转盘; (2)投掷图中各枚骰子; 解:(1)图1转到的可能结果有:A区域,B区域,可能性最大的是转到A区域; 图2转到的可能结果有:得到数字1,2,3,4,5,6,可能性最大的是得到数字3或6; 图3转到的可能结果有:得到数字1,2,3,可能性最大的是得到数字1。 (2)图4掷得的可能结果有:1,2,3,4,5,6,得到各个结果的可能性一样大; 图5掷得的可能结果有:1,2,3,可能性最大的为3; 图6掷得的可能结果有:1,2,得到各个结果的可能性一样大。 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查缺补漏。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可重复试验时,有些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2.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布置作业 课本P62习题3.1。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感受可能性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2.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投影区学生活动区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准确定位学习起点,保证学生有效起步。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讨论,在直观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学生分组合作是完成本节内容的关键,因此注意调动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良好的课堂效果,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铺垫。 对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及随机事件的概念,教科书只是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教学时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能举例说明即可,关键是对这些概念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随机事件是不确定性的事件,但不确定的事件并非都是随机事件。 “做一做”中的游戏活动,在课前教师要安排好事件,课前准备要充分,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