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解析: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海洋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而不是所有捕食关系
的生物,D错误;湿地生态系统有净化水质功能,农田生态系统自动调
节能力弱,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A、B、C正确。
2.D;解析:细菌不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D 错误;每种
生物可处不同营养级,大部分动物是消费者,食草动物属第二营养级,
自养生物是生产者,A、B、C正确。
3.C;解析:鹰迁入后捕食黄雀,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环节,
C正确;鹰迁入会减少黄雀数量,使蝉的天敌螳螂数量增加,蝉数量减
少,A 错误;重金属在生物体内有富集作用,鹰体内污染物最多,B 错
误;鹰迁入不改变能量流动方向,D错误。
4.B;解析:“落红”落地后经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被植物吸收,B
正确;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A错误;诗句体现物质循环,未体现
能量流动单向性,C 错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5.A;解析:蚂蚁吃的“蜜露”是蚜虫粪便,不属于蚜虫同化的能量,A
错误;蚂蚁拍打蚜虫背部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可在同种
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B、C、D正确。
6.B;解析:图中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无机环境,分解者和
无机环境不参与食物链,A 错误;126⑦为 CO 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
形式,B正确;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大于③④⑤⑥⑦之和,C错误;
经③流向乙的碳部分用于乙的呼吸作用,D错误。
7.C;解析:实例未体现生物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C错误;烟草释
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都使自身受益,蛾幼虫与天敌可能是捕食关系,
利用信息素控制害虫属于生物防治,A、B、D正确。
8.C;长期大规模种植海水稻可能导致物种单一,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
C错误;海水稻适应环境是自然选择结果,不同栽培稻品种体现基因多
样性,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A、B、D正确。
9.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正确;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物质循环不是基础,A、C、D 错误。
10.C;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应以整体和平衡观点,追求可持续发
展,C 正确;设置严密围栏、仅满足审美需求、以植物生长为唯一标准
均错误,A、B、D错误。
11.A;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保护,A 正
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鼓励
人们进入保护区和建立隔离带错误,C、D错误。
12.D;家庭制作果酒时需对原料适当灭菌,对果酒消毒以延长保存期,
D错误;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稀释涂布可
检测醋酸菌种群数量,果酒发酵液可使重铬酸钾溶液变色,A、B、C 正
确。
13.D;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微生物分离计数,D 错误;对菌液系列稀释
可获得单个菌落,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培养多种微生物,伊红—亚甲
蓝染液可鉴定大肠杆菌,A、B、C 正确。
14.D;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本身,不是从细胞中提取,D 错误;发
酵是利用微生物转化原料,发酵工程产品包括代谢物、酶及菌体,发酵
条件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A、B、C正确。
15.D;D是平板划线法得到的菌落分布,不能由涂布平板法得到,D 正
确;A、B、C 可能由涂布平板法得到,错误。
16.C;利用雄蕊进行组织培养形成的幼苗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
如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C错误;愈伤组织可作为细胞和原生质体
培养材料,器官和组织培养多经历愈伤组织阶段,细胞培养生产次级代
谢物不体现全能性,A、B、D正确。
17.A;细胞甲常选择去核卵母细胞,A错误;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提高
成活率,该过程利用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代孕母猪不排斥
外来胚胎,B、C、D 正确。
18.C;DNA 可溶于水,C 错误;DNA 在 NaCl 溶液中溶解度随浓度不同而
不同,不溶于酒精,在沸水中遇二苯胺呈蓝色,A、B、D正确。
19.A;检测单链 RNA 需先逆转录成 cDNA 再扩增,A 错误;PCR 可用于基
因定点突变、检测拷贝数变异和表达水平,B、C、D正确。
20.A;植物细胞去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不能用胰蛋白酶,A 错误;b
是杂种细胞,c是耐盐幼芽,d 选择需在高盐环境,B、C、D正确。
21.D;胚胎移植在桑椹胚或囊胚阶段,D 错误;对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
激素可超数排卵,受精标志是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胚胎移植基
本不发生免疫排斥,A、B、C正确。
22.B;蛋白质工程可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结构,B正确;蚕合成蛛丝蛋
白遵循中心法则,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基因是否存在,基因工程可改
变基因序列,A、C、D错误。
23.A;为使 A 野化单峰骆驼超数排卵,可注射促性腺激素,A 正确;体
外受精是有性繁殖,卵裂期有机物总量减少,新鲜精子需获能,B、C、
D错误。
24.C;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属于体细胞基因
治疗,不遗传给子代,C正确;A、B、D 属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基因改
造,可遗传,错误。
25.B;温度变化为 PCR 过程提供适宜条件,不是提供能量,B 错误;该
技术用的 DNA 聚合酶适温较高,消耗引物量与荧光强度正相关,核酸检
测比抗体检测早,A、C、D 正确。
26.(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位;捕食和竞争。解析: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
用称生态位,丙和丁都以甲为食且丁捕食丙,所以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2)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丙)、被分解者利用。解
析:乙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流向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利用。
(3)鱼塘生态系统能量输出大于输入,物质循环受人为影响,需人工
添加饲料维持。解析:鱼塘能量大量输出,物质循环需人工干预,所以
要添加饲料。
(4)3%;田鼠和蛇的能量来源和去向复杂,可能有其他食物来源或能
量损失。解析:从图 2 计算田鼠到蛇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不在 10% -
20%是因为能量来源和去向复杂。
(5)引入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引入本地天敌或利用生物
防治技术。解析:引入国外捕食者可能成入侵物种,建议引入本地天敌
等。
27.(1)筛选目的菌;选择。解析:培养基加化合物 A是为筛选能降解
它的目的菌,属于选择培养基。
(2)减少;增加。解析:应选化合物 A 含量减少的培养液,使目的菌
数量增加。
(3)抽样检测;S型曲线。解析:液体培养计数用抽样检测法,目的菌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S 型。
(4)目的菌的降解效率、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解析:用于环保需考虑
降解效率和环境适应等问题。
(5)取含化合物 A 的污水,分成两组,一组加目的菌,一组不加,培
养后检测化合物 A含量。解析:通过对照实验验证目的菌降解能力。
28.(1)血清、血浆;不能。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液加血清、血浆,骨
髓瘤细胞不能在 HAT 培养基生长。
(2)克隆化培养;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解析:对杂交
瘤细胞需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单克隆抗体优点是专一性强等。
(3)刺激 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2。解析:注射癌胚抗原是刺激产
生抗体,图 2 需 2次筛选获杂交 - 杂交瘤细胞。
(4)双特异性抗体能靶向结合肿瘤细胞,使长春碱精准作用于肿瘤细
胞,减少对正常细胞伤害。解析:双特异性抗体靶向作用,减少副作用。
29.(1)不含;发光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降低。解析:逆转录形成的基
因不含启动子,PCR 扩增需依据基因序列合成引物,解旋后降温让引物
结合。
(2)T - DNA;仅用 BamHⅠ酶切会导致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EcoR
Ⅰ和 HindⅢ。解析:发光基因导入 Ti质粒的 T - DNA,用 EcoRⅠ和 Hind
Ⅲ酶切避免自身环化。
(3)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脱分化;再分化。解析:四环素抗性基
因用于筛选,植物组织培养经脱分化和再分化。
(4)发光基因是否转录和翻译;观察椰子树是否发光。解析:分子水
平检测转录和翻译,个体水平观察是否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