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21:3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城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初一语文
2025.7
学校
班级
姓名
教育1D号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愿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为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班级开展以“孝亲敏老,传承家风”为主题的
学习活动。你所在小组准备制作短片,请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完善。
1.用正楷字书写“孝亲敬老传承家风”八个字作为片名。(1分)
第一部分孝的传统
“孝”是中华儿女的炽热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重“孝”,有
“乌璃反哺”“羊盖跪乳”等生动形象的成语典故,有“孝梯为仁之本”“百善孝为先”等
耐人寻味的语录,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妇儒皆知的
诗句,有“父母威严而有总,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
忘也”等启人心智的家训,还有黄香温席、子路负米等感人至深的故事…
2.对第一部分文稿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炽热”的“炽”是“热烈旺盛”的意思,读音为“h”
B.“乌鸦反哺”的“哺”是“喂”的意思,读音为“p心”。
C.因为表达的是“受得住:禁得起”的意思,所以“耐人寻味”的“耐”书写有误。
D.因为表达的是“小孩子”的意思,所以“妇儒皆知”的“儒”书写有误。
第二部分孝的内涵
曾子认为,孝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条
义》)“能养”指为父母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是孝道的物质根基:“弗辱”指子女的言行举
止、品德修养都不应给父母带来羞辱,是孝道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尊亲”则是使父母尊
荣,是孝道的更高境界。
一个人若将视野拓展至社会,让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便是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这
份更高境界的孝道。木兰代父从军,岳飞精忠报国,战士写下“待儿凯旋,必亲奉汤药”
的誓言,黄旭华为设计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初一语文第1页(共8页)
3.第二部分文稿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2分)
4,小组成员准备写一副对联作为第二部分的小结。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人短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数亲孝老①
下联:②聚丹心
A.①承古训
②忠诚报国
B.①承古训
②尽忠报国
C.①永垂范
②忠诚报国
D.①水垂范②尽忠报国
第三部分传承家风
①除了孝顺,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中还蓝含着勉学,勤劳、谦让,戒信、节俭等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孟子的母亲三迁其居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环境,
的母帝画获教
子为孩子读书学习创造条件,朱德的母亲终生劳作为孩子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提供支
持…②诸葛亮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功流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颜之推用“文
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训诚孩子为文不从流俗,王
阳明用“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牧有孩子懂得谦逊包容③这些优良的家
风成为孩子向上向善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可见,建设优良家风离不开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这脉源头活水。④传承优良家风,家家有意,人人有查:
5,小组成员不确定第三部分文稿中横线处应填人的人名。你查阅“画获教子”的资料后
知晓,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填人名),《卖油翁》就是他的作品。
(1分)》
6,小组成员对文稿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有疑问,你认为没有使用修
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7,你想知道文稿中“源头活水”的意思。查阅资料,知晓它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
(其一)中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大意是“池塘里的水为
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请根据诗意并结
合语境判断,下列对文稿中“源头活水”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滋养传统美德的丰富营养
B.哺育中华民族的清澈水流
C.涵养优良家风的不竭资源
D.传承优秀文化的独特渠道
8.下列是在片尾展示的同学感言,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岳母刺字的感人故事家喻户晓,精忠报国的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世代传承。
B.钱学森乘持家训,毅然回国献身中国核武器事业,取得的成就气冲斗牛。
C.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可歌可泣,诠释了“忠孝一体”的深刻内涵。
D.黄文秀谨记父亲教诲,锲而不舍地带领群众脱贫,发出耀眼的背春之光。
初一语文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