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1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
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
温故知新
测交:
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交配
显性性状: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F1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性状:
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 ♂:
×:
F1: F2:
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杂种子一代
杂种子二代
: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高茎豌豆中:遗传因子为Dd所占比例为
_____,遗传因子为DD所占比例为____。
F2豌豆中:遗传因子为Dd所占比例为
_____,遗传因子为DD所占比例为____。
3∶1
1∶2∶1
高茎∶矮茎= =
DD∶Dd∶dd =
2/3
1/3
1/4
1/2
亲代组合 子代遗传因子及比例 子代性状及比例
DD×DD
DD×Dd
DD×dd
Dd×Dd
Dd×dd
dd×dd
写出子代的遗传因子与性状
DD:Dd=1:1
全显
Dd
全显
DD:Dd:dd=1:2:1
显:隐=3:1
Dd:dd=1:1
显:隐=1:1
dd
全隐
全显
DD
一、性状的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
(1)杂交法
若A×B→A,则____为显性,____为隐性。
若A×B→既有A,又有B,则_____________。
(2)自交法
若A A,则A为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 既有A,又有B,则_____为显性,_____为隐性。
A
B
无法判断显隐性
无法判断显隐性
A
B
分离定律的应用
分离定律的应用
例:
(1)杂交法(2→1 )
如:高秆 × 矮秆 → 全为高秆 (DD × dd → Dd)
(2)自交法“无中生有” ( 1→2 )
如:高秆 × 高秆 → 高杆,矮秆(Dd × Dd → DD、Dd、dd)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2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中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例: 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解析 根据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判断性状的显隐性,需要子代数量足够多,题中4个组合子代数量太少,不能判断性状的显隐性,也就无法判断纯合子。
D
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毛色的显性性状是 ,隐性性状是 。
(2)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课本P8 第3题
白毛
黑毛
性状分离
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自交时会出现性状分离。即雌雄白毛羊均可形成含有黑毛遗传因子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会产生黑毛羊。
分离定律的应用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针对显性个体)
(3)花粉鉴定法
①方法:待测个体——花粉。
完成课本P8概念检测第1题以及扩展应用第1题
(1)自交法(植物最简捷的方法)
若:子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
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
(2)测交法(动、植物都可采用的方法)
若: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则为纯合子,
若: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为杂合子。
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种类型。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
F1水稻细胞含有一个控制支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直链淀粉合成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两个遗传因子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另一个配子遇碘变黑色,其比例为1:1.
课本P8 扩展应用第1题
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
(1)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
(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动物选用测交方式:用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
A.杂交后代全是栗色马,该栗色公马可认为是纯合子;
B.杂交后代有栗色马又有白色马,该栗色公马是杂合子;
课本P8 扩展应用第2题
分离定律的应用
三、确定遗传因子的组成
(1)隐性纯合突破法:隐性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其两个隐性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且至少含一个隐性遗传因子。
(2)性状分离比突破法:
根据特殊交配组合后代的分离比来确定遗传因子的组成。
Bb×Bb→ 3:1
Bb×bb→ 1∶1
BB× → 1∶0
例1.在豌豆中,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将A、B、C、D、E 5株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组合 子代表现类型 高 矮 总数
A×B 600 200 800
C×D 700 0 700
E×D 300 300 600
E×B 210 70 280
写出遗传因子组成:A ,B ,C ,D ,E 。
Dd
Dd
DD
dd
Dd
3:1
3:1
1:1
全显
Dd×Dd
DD×__
Dd×dd
Dd×Dd
例2.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
A. 1/2 B. 1/4 C. 1/8 D.1/6
课本P8 第2题
A
1. 判断:
(1)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
(2)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 )
×
×
纯合子可以稳定遗传,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
四、杂合子(Dd)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
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
(1)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
分离定律的应用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当n 无限大时,纯合子比例接近100%。这就是自花传粉植物(如豌豆)在自然情况下一般为纯合子的原因。(P8《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
假设你正在一个花卉生产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一种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你立刻意识到它的观赏价值,决定培育这种花卉新品种。当你知道这种花是自花受粉的以后,将这株开紫花的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可惜的
是在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却有46株是开白花的,这当然不利于商品化生产。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呢?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试验程序。
选育自交 紫色花 × 紫色花
F1 紫色花 白色花
选育紫色花 自交
F2 紫色花 白色花
选育紫色花 自交
淘汰
直至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三、分离定律的应用
教材P8
淘汰
(2)杂合子、纯合子、显(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标曲线图
1
2
3
(3)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常用方法——配子法
由已知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和概率,求出亲本产生雌、雄配子的种类及概率,然后利用棋盘法列出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概率。
例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控制),现有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25∶30∶9 B.7∶6∶3 C.5∶2∶1 D.1∶2∶1
B
例2: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是 自由交配的比例是
A.1∶2∶1 B.4∶4∶1 C.3∶2∶1 D.9∶3∶1
C
杂合的红果番茄(Rr)自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rr),则剩余红果番茄中:RR占1/3、Rr占2/3.产生R配子的概率为2/3,产生r配子的概率为1/3,所有RR、Rr、rr三种基因之比为4/9,4/9,1/9
B
杂合的红果番茄(Rr)自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rr=1:2: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rr),则剩余红果番茄中:RR占1/3、Rr占2/3.1/3RR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2/3Rr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RR、1/2Rr、1/4rr,即RR、Rr、rr三种基因所占比例分别是1/3+2/3×1/4=1/2、2/3×1/2=1/3、2/3×1/4=1/6,所有RR、Rr、rr三种基因之比为3:2:1.
1.采用ABCD中的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B
测交
杂交
连续自交
测交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