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09: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解析
《海上日出》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与普通的阅读策略单元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其主要功能是从阅读中学习习作方法,为学生习作提供帮助,目标指向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那么,带领学生在品读中感悟怎样能像作者那样妙笔生花,用文字来呈现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自然要成为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习作要求是“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而本单元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之上,新增强调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留心观察身边的美,继续培养学生写景物的能力。因此,让学生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法和好处,初步尝试运用,应该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秀丽,增进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能说出晴天时海上日出的变化。
思维能力: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审美创造:仿照课文写景方法,描写海上月出。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写景方法,描写海上月出。
四、课前准备
ppt课件,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大作家巴金、叶圣陶等在文字中行走,书写我们大美中国的无限风光。今天,我们继续跟着巴金爷爷乘坐游轮,踏上我们大美中国行的第一站。一起读!海上日出!
(二)精读细研,领悟写法
自由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带我们观赏了海上哪几幅日出的画面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活动一:赏晴天日出,寻景物之变
(1)默读2-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日出变化之奇?又是怎样把日出的变化过程写清楚的?(四人小组合作)
◎填一填:圈画出有关时段、颜色、亮光、位置的词,填入表格。
◎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日出的变化写出来的。
(2)小组汇报,教师相机订正。
①颜色多变,层次精妙
预设:天空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换词辨析:“红是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都是红色,直接用“红色”代替好不好?
学生发现:单是红色,就有万般变化,颜色变化由浅入深。
小结:这就是作者写颜色变化的顺序。
②亮光渐变,顺序井然
(1)随着颜色变化,还有什么也发生了变化呢?(预设:亮度)
(2)找出描写亮度的词语,感受亮度变化。(师指名读)
(3)你能发现太阳的亮度是怎样变化的吗?
小结:光由弱到强,写出了变化,看来作者写光亮时同样抓住了变化顺序来写的。
③位置变化,生动有序
(1)有了变化,这幅海上日出的动画就更加鲜活了。出示加点的句子(切入“负着重荷”展开想象)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的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2)学生想象:太阳负着的重担是什么?指名交流
(3)边读边想象:加点的词语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词语表达的好处:作者就是运用了富于想象的拟人化的写法,把太阳升起来的动态变化过程,有序地写出来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升起时虽缓慢艰辛,但却具有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
(5)用你的朗读让大家都看到这个壮观的景象吧!
师指导朗读,通过调整语气的轻重、缓急,读出变化。
小结:作者抓住了颜色、亮光、位置的变化,写出了海上日出时的动态过程。在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按变化的顺序写景物的好处,可以围绕一个景物,按顺序写出多个特点的变化来。
3.总结写法,尝试表达
(1)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作者是如何把日出的景象写清楚的呢?(学生汇报)
师生合作总结:作者运用了表示顺序、变化过程的关键词,按日出变化顺序来写景;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描写,写出了海上日出的壮观美景。
4.学习活动二:得妙笔之法,绘月出奇观
1.观看视频《海上月出》,写一写海上月出的奇观。
2.配乐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指生评价。
(三)背景拓展,理解伟大。
出示巴金名言及资料,理解巴金爱国、报国思想。
(四)课堂小结。
观赏完海上日出,让我们继续出发吧。金华的双龙洞,美丽的颐和园,7月的天山。寻一处特色,赏一处风光,以足为尺,丈量名山大川。以笔代心,书写下对大美中国的别样感受。
板书设计
16.海上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