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实中的变量
课题 现实中的变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内容 课本P145-146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常量的含义。 难点:能确定具体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汽车刹车时,其制动装置开始发挥作用的瞬间车速称为制动初速度;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车辆制动初速度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3)下表呈现了一辆汽车在某种路面情况下的部分刹车实验数据,你能描述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刹车中的量,并分类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请两名同学进行口答,并引出本节内容。 教师活动:本章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化的量,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世界和预测未来。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现实中的变量。(教师板书课题:现实中的变量) 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身边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2.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 尝试·交流 1.某海域海水的压强p(单位:Pa)与水深h(单位:m)之间的关系满足:p=9.8ρh(其中ρ为海水的密度,通常为1.03×103kg/m3)。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水深h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2. 下图反映了一个蔬菜大棚某日18:00到次日18:00棚内温度和棚外温度的变化情况。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你能描述这个蔬菜大棚棚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棚外温度呢 (3)你还有哪些发现 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生活动:让学生先观察问题,小组讨论,请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到的数据,得出相应结论。 1. (1)有压强、水深、海水密度、9.8。 (2)随着h逐渐变大,压强会发生变化。 2.(1)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 (2)随着时间推移,棚内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棚外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 【归纳总结】 上面情境中有许多变化的量,如制动距离、制动初速度、海水的压强、水深、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等,它们都是变量。其中,制 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水的压强随水深的变化而变化,棚内温度、棚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制动初速度、水深、时间称为自变量,制动距离、海水的压强、棚内温度、棚外温度称为因变量。 一定海域内,在海水的压强随水深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保持不变。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通过数据感受具体的变化及其中的蕴含的规律;让学生参与到收集数据的试验过程中,亲身感受不断变化的量,感受不断变化的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 变量与常量、自变量与因变量 例1 分别指出下列关系中的变量和常量: (1)圆面积公式S=πr2(S表示面积,r表示半径);(2)若等腰三角形底角度数值为x,则顶角度数值y与x的关系式是y=-2x+180; 解:(1)r,S是变量,π是常量。 (2)x,y是变量,-2,180是常量。 例2 王老师开车去加油站加油,发现加油表如图所示.加油时,单价其数值固定不变,表示“数量”“金额”的量一直在变化,在这三个量中,____________是常量,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是因变量. 答案:单价 数量 金额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会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 ) A.太阳光强弱 B.水的温度 C.所晒时间 D.热水器 答案:B 2. 某电影院的某部电影的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58元,售票张数为x,票房收入为w元,在这个售票过程中,始终不变的量是( ) A.售票的张数 B.余票的张数 C.每张电影票的售价 D.该电影院的票房收入 答案:C 2.自由下落物体下落的高度h与下落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g=9.8m/s2),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 ) A.t,h B.h,g C.t,g D.t 答案:A 3.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5℃左右,但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体温也不尽相同。下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中,小明的体温变化的情况。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__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其中,_____是自变量,_____是因变量。 (2)你能描述小明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解:(1)体温 时间 时间 体温 (2)在0:00至4:00及14:00至24:00内,小明的体温逐渐下降,在4:00至14:00内,小明的体温逐渐上升。 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查缺补漏。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1.变量与常量: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自变量与因变量: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y随x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布置作业 课本P147习题6.1。 课后练习巩固,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提高计算能力和做题效率。
板书设计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变量、常量 2.自变量、因变量投影区学生活动区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给出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常量等概念。学生在活动中,可以从数值对应的角度初步感受到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对应思想,并积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经验。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1. 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意义。(重点)
2.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应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难点)
汽车刹车时,其制动装置开始发挥作用的瞬间车速称为制动初速度;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车辆制动初速度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
会。
汽车刹车时,其制动装置开始发挥作用的瞬间车速称为制动初速度;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所驶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
(3)下表呈现了一辆汽车在某种路面情况下的部分刹车实验数据,你能描述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制动初速度v/(km/h)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110 120 130 140
制动距离s/m 1.40 3.60 6.42 9.96 14.79 19.59 25.58 32.27 39.98 48.37 67.65 78.36
制动初速度v越大,制动距离越远。
知识点1 常量与变量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随着水深h的变化,其他量会发生变化吗
压强p、水深h、海水密度ρ、9.8。
随着水深h的变化,压强p会发生变化,海水的密度ρ不变。
1. 某海域海水的压强p(单位:Pa)与水深h(单位:m)之间的关系满足:p=9.8ρh(其中ρ为海水的密度,通常为1.03×103kg/m3)。
知识点1 常量与变量
2. 下图反映了一个蔬菜大棚某日18:00到次日18:00棚内温度和棚外温度的变化情况。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量
(2)你能描述这个蔬菜大棚棚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吗 棚外温度呢
(3)你还有哪些发现 与同伴进行交流。
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
随着时间推移,棚内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棚外温度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
制动距离、海水的压强、棚内温度、棚外温度称为__________。
归纳总结:
上面情境中有许多变化的量,如制动距离、制动初速度、海水的压强、水深、棚内温度、棚外温度、时间等,它们都是_______。
变量
其中,制动距离随制动初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海水的压强随水深的变化而变化,棚内温度、棚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制动初速度、水深、时间称为________。
自变量
因变量
特别提醒: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对的,一个量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是
自变量,而在另一个变化过程中可能是因变量。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二者都是某一个变化过程中的变量,因研究的侧重点或先后顺序不同可以互相转化。
(2)区别: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或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区别自变量和因变量有以下三种方法:
(1)看变化的先后顺序,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看变化的方式,自变量是一个主动变化的量,因变量是一个被动变化的量;
(3)看因果关系,自变量是起因,因变量是结果。
归纳总结:
一定海域内,在海水的压强随水深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保持不变。像这种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______。
常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1)“常量”是指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但“常量”不等于“常数”,它可以是数值不变的字母。 如在匀速运动中的速度v 就是一个常量。
(2)变量与常量是相对的,前提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一个量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是常量,而在另一个变化过程中,也可能是变量。 如在s=vt 中,当s 一定时,v,t 为变量,s 为常量;当t 一定时,s,v 为变量,t 为常量。
特别提醒:
1. 判断一个量是常量还是变量,应先看它是否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若在,则看它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数值是否发生改变。
2。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可能没变量,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变量,一般有两个变量。
3. 指出一个变化过程中的常量时,应连同它前面的符号。
1.(中考·广东) 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r,则圆周长C 与r 的关系式为C=2π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 是变量 B. π 是变量
C. r 是变量 D. C 是常量
C
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
A.沙漠 B.体温
C.时间 D.骆驼
B
3.王老师开车去加油站加油,发现加油表如图所示。加油时,单价其数值固定不变,表示“数量”“金额”的量一直在变化,在这三个量中,____________是常量,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是因变量。
数量
金额
单价
数量 2.45 (升)
金额 16.66 (元)
单价 7.80 (元/升)
4.分别指出下列关系中的变量和常量:
(1)圆面积公式 S=πr2(S 表示面积,r 表示半径);
r,S 是变量,π 是常量。
(2)若等腰三角形底角度数值为 x,则顶角度数值 y与 x的关系式是y=-2x+180;
x,y 是变量,-2,180 是常量。
5.下表是佳佳往表妹家打长途电话的几次收费记录。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
哪个是因变量?
通话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电话费/元 0.6 1.2 1.8 2.4 3.0 3.6 4.2
通话时间与电话费;
通话时间是自变量,电话费是因变量;
5.下表是佳佳往表妹家打长途电话的几次收费记录。
(2)你能帮佳佳预测一下,如果她打电话的通话时间是
10分钟,则需付多少元电话费?
通话时间/分钟 1 2 3 4 5 6 7
电话费/元 0.6 1.2 1.8 2.4 3.0 3.6 4.2
1分钟0.6元,2分钟1.2元,相差0.6元。
所以,当佳佳打电话的通话时间为10分钟时,需付6元电话费。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
常量
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主动变化的量
被动变化的量
一定范围内(共9张PPT)
础
基
练
知识点1 变量与常量
1. 【原创题 生产生活】河南面食多有所长,烩面是代表之一。烩面的单价是12元/碗,买m碗共付n元,则12和n分别是 ( )
A. 常量,常量 B. 变量,常量
C. 变量,变量 D. 常量,变量
D
2. 以固定的速度v0(0米/秒)向上抛一个小球,小球的高度h(米)与小球的运动时间t( 秒)之间的关系式是h=v0t-4.9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4.9是常量,t,h是变量
B. v0是常量,t,h是变量
C. v0、4.9是常量,t,h是变量
D. 4.9是常量,v0,t,h是变量
C
3. 在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2中,变量是________。
r,S
4. 某销售商对某品牌豆浆机的销量与定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则 ( )
A. 定价是常量 B. 销量是自变量
C. 定价是自变量 D. 定价是因变量
C
知识点2 自变量与因变量
5. (教材P148T2改编)某水库的水位高度 y(单位:m)与时间 x(单位:h)满足关系式:y=0.3x+6(0≤x≤5),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时间是自变量,水位高度是因变量
B. y是变量,它的值与x有关
C. 当y=7.2时,x=4.5
D. 当x=1时,y=6.3
C
6. 【原创题 传统文化】《老子》中写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体现了楼台的高度随着泥土数量变化的一个变化过程,引喻做事要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在该变化过程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_.
楼台的高度
7. (河南信阳息县阶段练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升
提
练
D
8. 大自然中的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而水则具有反膨胀现象,如图所示是当温度在0 ℃~10 ℃时,水的密度ρ(单位:g·cm-3)随着温度(t 单位:℃)的变化关系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
变量是__________;
(2)图中M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在0 ℃~10 ℃范围内,当温度为多少 ℃ 时,
水的密度ρ为0.999 6 g·cm-3?
(4)当温度在 0 ℃~10 ℃变化时,随着温度增大,水的密度ρ是如何变化的?
解:(1)由题意,得自变量是温度t,因变量是水的密度ρ。
(2)图中M点表示当t=4℃时,水的密度为0.999 9g·cm-3。
(3)当温度为10℃时,水的密度ρ为0.999 6g·cm-3。
(4)由图可知,当温度在0℃~4℃时,水的密度ρ逐渐增大;当温度在4℃~10℃时,水的密度ρ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