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小聪同学针对隋朝大运河内容编设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中心两个点,经过五河分四段。运河浩
荡过六省,一个数字掉里边。”这个“中心”指(
)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
2.中国是世界陶瓷之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3.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这一情境可
能出现在(
)
A.隋炀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4.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曾说:“我父祖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深感荣幸,
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我们要考察这一
“城”首选为(
)
A.西藏的布达拉宫
B.西安的大明宫
C.北京的故宫D.咸阳的阿房宫
5.梁启超先生称玄奘为“千古ー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
“中国的脊梁”。他求取的“法”指(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唐代李白“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
象”。这位诗人历史上被称为(
)
A.诗魔
B.诗圣
C.诗仙
D.诗史
7.他(如右图)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
传。他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岳飞
D.郑成功
8.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
源于中国。”最早出现于隋唐的发明是(
)
A.司南
B.火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9.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
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ー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其代表作品为(
)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10.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制度是
(
)
A.郡县制度
B.均田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11.花花绿绿的钞票在不同人的眼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含义。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
你要收藏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应是(
)
A.交子
B.会子
C.五铢钱
D.圆形方孔铜钱
12.他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对联可能
出自(
)
A.鉴真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
13.
清朝时,我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其确立的标志是(
)
A.八股取士的开始
B.锦衣卫的建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市舶司的设立
14.17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
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这里“思想的牢笼”源于清朝(
)
A.焚书坑儒
B.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
D.大兴文字狱
1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
学良先生对中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赞词。这里的“强胡”指(
)
A.荷兰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16.某校八(1)班举行历史课堂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主题能准确概括明清时期的特
征是(
)
A.帝国中兴
B.短暂繁荣
C.盛世危机
D.政权并立
17.“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
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部完整的农书
B.
—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C.
一部东方药物巨典
D.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8.1972年2月24日,美国总统尼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松游览长城,他赞叹道:“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
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这一“长城”的大致走向为(
)
A.南方--北方
B.东方--西方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19.
这是刻写在湖北襄阳市某旅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点正门上的一副对联:“汩汩襄江流不尽米(注:‘宋
四家’之一)家山水;堂堂华胄最难忘宋代宗师。”你认为这一景点可能是(
)
A.古隆中
B.米公祠
C.庞公祠
D.水镜庄
20.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校园人的开拓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
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一组图片分别为“舌战群儒”、“蒋干盗
书”、“单刀赴会”、“挥泪斩马谡”。你认为它们可能取材于(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7分,23题7分,24题8分,
本大题共30分)
21.魂牵梦萦的远古大唐。(8分)
材料一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
(1)唐太宗重用了哪些人才?(举一例说明,1分)结合材料说明唐太宗任用人才强调
哪些方面?
(1分)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2)《忆昔》反映了唐代哪一盛世局面?(1分)结合材料说明你判断它的依据是什么?(1分)
(3)结合诗中提示回答,唐代主要盛产什么粮食?
(1分)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工具
的创新,举一例说明唐代有哪些创新?
(1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分)
(4)现如今,世界有很多“唐人街”。在古代历史上,唐朝是一幅什么样的局面?(1分)
22.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7分)
材料一
中日一衣带水,2000多年来,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好是两国人民心中的主旋律,两国人民互
学互鉴,促进了各自发展,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多星期前,印度总理莫
迪先生访问了我的家乡陕西省,我在西安同他一道追溯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
--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1)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
么?
(2分)
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2)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1分)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1分)郑和
的远航具有什么意义?
(1分)
(3)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关?
(1分)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
了什么后果?
(1分)
23.统一国家的巩固发展。(7分)
材料一
唐太宗喜谓侍臣曰:“天下荚雄,入吾彀中矣。”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源于唐太宗完善了哪种人才选拔制度?(1分)他是如何
完善的?
(1分)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秦以来各朝君主都没有吸取“秦设相"的教训,都跟从设立,结果
影响君主,原因是他们“擅专威福”。
(2)“相”的设立开始于我国哪个朝代?(1分)基于对材料的认识,你认为明太祖会采
取了什么措施?
(1分)
材料三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
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3)明清时期,我国抵抗外国侵略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说明,1分)清政府为维护
对西藏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举了例说明,1分)
(4)古代中国的各朝把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
么作用?
(1分)
24.震烁古今的宋元文化。(8分)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
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
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北宋时的“这三种东西”具体指哪些重大发明?(举一例说明,1分)它是如何改
变世界面貌的?
(1分)
材料二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
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2)
宋代苏轼的词具有什么特点?
(1分)辛弃疾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时代主题?
(1分)
材料三
歌曲《龙文》:‘“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
江南,一点茉莉香。”
(3)这首歌曲形象地赞誉了我国哪一艺术形式?
(1分)宋元时最为盛行的书写形式是
什么?
(1分)元代的著名书法作品首推哪一位?
(1分)
(4)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文化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1分)
七年级参考答案
1.A
2.B
3.B
4
( http: / / www.21cnjy.com ).A
5.A
6.C
7.C
8.C
9.A
10.C
11.A
12.B
13.C
14.D
15.A
16.C
17.C
18.B
19.B
20.A
21.
(1)房玄龄、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晦、魏征等。德行、学识。(2)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3)水稻或粟。曲辕犁:农业耕作;筒车:水利灌溉。(4)繁荣与开放等。
22.(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3.
(1)科举制。唐太宗大大扩充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学的规模。(2)秦朝。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4)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长期安定等。
24.(1)指南针:为欧洲航海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造了条件。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为欧洲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渴望祖国统一。(3)书法。行书。赵孟頫。(4)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上承隋唐等。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小聪同学针对隋朝大运河内容编设为:“一个中心两个点,经过五河分四段。运河浩
荡过六省,一个数字掉里边。”这个“中心”指(
)[]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
2.中国是世界陶瓷之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
3.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这一情境可
能出现在(
)
A.隋炀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4.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曾说:“我父祖没有和上国通婚的,我能娶大唐公主,深感荣幸,
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我们要考察这一
“城”首选为(
)
A.西藏的布达拉宫
B.西安的大明宫
C.北京的故宫D.咸阳的阿房宫
5.梁启超先生称玄奘为“千古ー人”;鲁迅先生曾高度赞扬其“舍身求法”精神,尊其是
“中国的脊梁”。他求取的“法”指(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唐代李白“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
象”。这位诗人历史上被称为(
)
A.诗魔
B.诗圣
C.诗仙
D.诗史
7.他(如右图)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
传。他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岳飞
D.郑成功[]
8.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
源于中国。”最早出现于隋唐的发明是(
)
A.司南
B.火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9.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
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ー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其代表作品为(
)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10.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制度是
(
)
A.郡县制度
B.均田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11.花花绿绿的钞票在不同人的眼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含义。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
你要收藏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应是(
)
A.交子
B.会子
C.五铢钱
D.圆形方孔铜钱
12.他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对联可能
出自(
)
A.鉴真
B.戚继光
C.郑和
D.郑成功
13.
清朝时,我国古代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其确立的标志是(
)
A.八股取士的开始
B.锦衣卫的建立
C.军机处的设立
D.市舶司的设立
14.17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
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这里“思想的牢笼”源于清朝(
)
A.焚书坑儒
B.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
D.大兴文字狱
1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
学良先生对中国古代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赞词。这里的“强胡”指(
)
A.荷兰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16.某校八(1)班举行历史课堂辩论会。四位同学的辩论主题能准确概括明清时期的特
征是(
)
A.帝国中兴
B.短暂繁荣
C.盛世危机
D.政权并立
17.“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
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评述,正确的是(
)
A.
—部完整的农书
B.
—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C.
一部东方药物巨典
D.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8.1972年2月2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游览长城,他赞叹道:“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
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这一“长城”的大致走向为(
)
A.南方--北方
B.东方--西方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19.
这是刻写在湖北襄阳市某旅游景点正门上的一副对联:“汩汩襄江流不尽米(注:‘宋
四家’之一)家山水;堂堂华胄最难忘宋代宗师。”你认为这一景点可能是(
)[]
A.古隆中
B.米公祠
C.庞公祠
D.水镜庄
20.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
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一组图片分别为“舌战群儒”、“蒋干盗
书”、“单刀赴会”、“挥泪斩马谡”。你认为它们可能取材于(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二、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7分,23题7分,24题8分,
本大题共30分)
21.魂牵梦萦的远古大唐。(8分)
材料一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唐太宗
(1)唐太宗重用了哪些人才?(举一例说明,1分)结合材料说明唐太宗任用人才强调
哪些方面?
(1分)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2)《忆昔》反映了唐代哪一盛世局面?(1分)结合材料说明你判断它的依据是什么?(1分)
(3)结合诗中提示回答,唐代主要盛产什么粮食?
(1分)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工具
的创新,举一例说明唐代有哪些创新?
(1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分)
(4)现如今,世界有很多“唐人街”。在古代历史上,唐朝是一幅什么样的局面?(1分)
22.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7分)
材料一
中日一衣带水,2000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两国人民心中的主旋律,两国人民互
学互鉴,促进了各自发展,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多星期前,印度总理莫
迪先生访问了我的家乡陕西省,我在西安同他一道追溯了中印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
--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1)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中最能反映唐朝文化兼收并蓄和博大精深特点的两件史实是什
么?
(2分)
材料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梁启超
(2)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1分)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1分)郑和
的远航具有什么意义?
(1分)
(3)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与清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关?
(1分)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
了什么后果?
(1分)
23.统一国家的巩固发展。(7分)
材料一
唐太宗喜谓侍臣曰:“天下荚雄,入吾彀中矣。”
(1)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源于唐太宗完善了哪种人才选拔制度?(1分)他是如何
完善的?
(1分)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秦以来各朝君主都没有吸取“秦设相"的教训,都跟从设立,结果
影响君主,原因是他们“擅专威福”。
(2)“相”的设立开始于我国哪个朝代?(1分)基于对材料的认识,你认为明太祖会采
取了什么措施?
(1分)[来源:Z
xx
k.Com][]
材料三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
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3)明清时期,我国抵抗外国侵略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说明,1分)清政府为维护
对西藏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举了例说明,1分)
(4)古代中国的各朝把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
么作用?
(1分)
24.震烁古今的宋元文化。(8分)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
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
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北宋时的“这三种东西”具体指哪些重大发明?(举一例说明,1分)它是如何改
变世界面貌的?
(1分)
材料二
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
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2)
宋代苏轼的词具有什么特点?
(1分)辛弃疾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时代主题?
(1分)
材料三
歌曲《龙文》:‘“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
江南,一点茉莉香。”
(3)这首歌曲形象地赞誉了我国哪一艺术形式?
(1分)宋元时最为盛行的书写形式是
什么?
(1分)元代的著名书法作品首推哪一位?
(1分)
(4)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文化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1分)
七年级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A
6.C
7.C
8.C
9.A
10.C
11.A
12.B
13.C
14.D
15.A
16.C
17.C
18.B
19.B
20.A
21.
(1)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德行、学识。(2)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3)水稻或粟。曲辕犁:农业耕作;筒车:水利灌溉。(4)繁荣与开放等。
22.(1)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2)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3.
(1)科举制。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2)秦朝。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3)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确立金瓶掣签制度。(4)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长期安定等。
24.(1)指南针:为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火药: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为欧洲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气势豪迈,雄健奔放。渴望祖国统一。(3)书法。行书。赵孟頫。(4)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上承隋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