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化、创造性地解读古诗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流畅地表达所学内容,真正地
读懂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内容。
2.注重开放地学习古诗文。
古诗文阅读选文,无论是《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章,还是从课外选取的阅读材料,
都注重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拉近古诗文与学生个体以及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这
样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可以体现《课程标准》中“人文素
养与科学素养并重”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古诗文阅读的试题也注重
考查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启迪,注重试题的创新,注重
运用多种形式,尤其是运用开放性试题来巧妙地考查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理解。因此,
在复习古诗文阅读时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尤其是要与当今社会带有倾向性的思想
问题相联系,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注重向课外拓展。
古诗文阅读材料的选取,以《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章为主,适当向外扩展,一般
采用两篇古诗文独立阅读或比较阅读等形式考查。在实际阅读中考查古诗文阅读能力,
而不是简单地再现平时古诗文学习的过程。对课外古诗文阅读的解答,需要有扎实的
古诗文基础,需要结合平时课内古诗文学习的积累。因此,在复习古诗文阅读时还是
要以《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章为重点,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推荐一些相关的课
外古诗文,但不要进行超量的、与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无关的课外古诗文阅读训练。
课内文言文例题
【例1】
材料一:
北买有鱼,其名为鳃。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鸥。鹂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齐谐》者,志径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材料二:
故鸟有凤而鱼有纸。风凰上击九千里,绝”云克,负苍天,足乱浮云,翔翔乎奋
吴之上”,夫藩篱之鹅”,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鳐鱼朝发昆仑之墟①,暴要⑤于两石,
幕宿于孟诸⑥,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风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
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节选自《古文观止·卷四·楚辞》)
【注释】①绝:超越。②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脚踏浮云,翱翔在极高
远的天空。③藩篱:篱笆。路;一种小鸟。④墟:山脚。⑤瀑(p心):暴露在阳光之下。吉林省2025届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指导
一、积累与运用
对“积累与运用”的考查,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推荐的部分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并适当向外拓展。在考查中,注重对经典名篇、名句的积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重语音、文字、标点、语法、修辞、文学、文化等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旨在提
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增强表达交流能力。
复习指导
积累与运用,尤其是对历代优秀诗文的积累与运用,对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
积累优秀诗文,学以致用,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
化的营养,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涵养文化底蕴和提升语文素养。
“积累与运用”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可以涵盖语文学习的很多领域,例如古
诗文的默写、汉字的书写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
我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对于“积累与运用”,注重从语文素养的角度进行全
面性考查,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注重考查内容,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引导学生
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注重平时所积累的语言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引导
学生学以致用:注重对汉字书写以及对联等传统语言形式的考查,引导学生热爱祖
国的语言文字。
“积累与运用”的题型灵活多样,目前基本考查形式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
根据诗文及情境填写上下句,将句子补充完整。这种形式是古诗文默写的基本考查
形式,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直接积累。第二种是理解性默写,要求根据
所给出的诗文名句表达的含义写出相应的句子,或者根据所给出的情境和要求写出
相应的句子,目的是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对古诗文的运用。第三种是结合语境考查语
音、文字、标点、语法、修辞、文学、文化等语文知识的运用。
对“积累与运用”的复习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复习要求和考查要点。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
中,提高自已的鉴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这里既提出了积累、感悟和
运用的学习方式方面的要求,又提出了60篇(段)数量方面的要求;既包括教材中
的古代诗歌和短篇散文,也包括自已平时的阅读及品鉴、欣赏的积累。因此,对“积
累与运用”部分的复习,尤其是对古诗文积累与运用的复习,要能够准确地背诵和
默写,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课程标准》7一9年级优秀诗文背诵部分推荐篇目:
1.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2.兼葭(蒹葭苍苍)
《诗经》
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4.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5.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6.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乐府诗集》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
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崔颢
14.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15.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19.卖炭翁(卖炭翁)
白居易
20.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2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2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23.泊素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24.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29.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王安石
30.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