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2 17: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1、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在买文具的活动中,能用数学的语言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建立减法模型。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能借助小棒探索并掌握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退1当十”的计算道理,初步建立“拆分”模型。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初步发展运算能力。
3、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将没学过的内容转化为已学过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买文具情境,建立减法模型;借助小棒探索并掌握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不同算法。初步体会“退1当十”的计算道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退位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代入情境,引出课题。
1、课前热身:上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数学课堂,在上新课之前,先来玩个口算抢答,小老师们做好准备,看看哪个小组最厉害?
12-2=10 17-5=12 10-6=4 10-7=3 16-6=10 5+8=13
2、奖励听个故事,引出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口算复习,我发现你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特别好。掌声送给自己!真棒!奖励大家听个故事。
播放录音。(板书1:买文具)
小兔们说:“阿姨,我们来买玩具啦!”阿姨说:“有12支铅笔,15本练习本”。小黄兔说:“我买7支铅笔。”小灰兔说:“我买15本练习本。”售货员不在,你们能帮帮我吗?
二、模型建构,退位减法。
(一)问题生成。
1、找数学信息?
师:能吗?听完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1:售货员有12支铅笔,15本练习本。
生2:小灰兔买了9本练习本。
生3:小黄兔买了7支铅笔。
如果学生没有从售货员的信息说起。
师:谁能用“原来有”这样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吗?
生::售货员原来有12支铅笔,15本练习本。小灰兔买了9本练习本。小黄兔买了7支铅笔。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坐。谁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个数学问题?
师:你真会观察呀,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铅笔和练习本的数量变化。你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
2、提数学问题?
表现1生1:一共买了多少样物品?
师:哦,请你读一遍图中的铅笔信息,你能提个减法问题吗?
假设生1依旧不会提数学问题。
师:请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两个信息:有12支铅笔,小兔买了7支。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减法问题吗?
生1:还剩几支铅笔?
师:你真会思考。还有吗?
表现2生2:12-7=5?
师:这是个算式,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生2:还剩几支铅笔?
师:哦,原来它求的是还剩几支铅笔的数学问题。
师:你也很会思考,请坐。
表现3生3:还剩几支铅笔?
师:你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3:原来铅笔的数量和拿走的数量。
师:你逻辑真清晰!请坐,根据练习本的信息,还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4:还剩几本练习本?
师:你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4:练习本原来的数量和买走的数量。
师:我非常喜欢你的回答,逻辑清晰。请坐。
(二)初建模型。
问题1:还剩几支铅笔?
师: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大家轻声读题:原来有12支铅笔,小黄兔买了7支。还剩几支铅笔?
师:你会列式吗?先想一想(等10秒),把它写在课本第27页。边列式边想每个数字的意思?
师:写完请举手。请你(板书2:12-7=)
师追问:12表示?7呢?为什么要用减法来算?
生1:12表示售货员有12支铅笔,7表示小兔买了7支铅笔,从12里面拿走7用减法来计算。
师:你逻辑真清晰!谁能说得更大声?请你:
生2:12表示铅笔原来的支数,7表示小兔买走的7支,从12里面拿走7支,用减法计算。
师:我好喜欢你的回答,声音很洪亮。小朋友们,请看黑板,算式中的12表示铅笔的总数,7表示售货员卖出去的铅笔数量。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数量用减法计算。请大家跟读一遍:总数-卖出数量=剩下数量。
(板书:总数 卖出数量 剩下数量)
师小结:小朋友们,要求“还剩几支铅笔?”其实就是从总数(12)里面去掉(7)。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来计算。(板书3:总数-卖出数量=剩下数量)
【设计意图】通过“还剩几支铅笔?”这个数学问题,理解12-7的意思,初步构建减法模型:总数-部分数=部分数。
(三)体验算法多样性,构建拆分模型。
活动一:计算12-7=?
1、小组合作:想、摆、说。
(1)假设已有学生在前面列式时说出12-7=5。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一下子就算出12-7=5。真厉害!你们能用小棒代替铅笔摆出从12里面分走7的过程?请先想一想,谁想好了?(用手势)按你喜欢的方法摆一摆,看谁的办法多?拿小棒。
(2)假设在前面的列式中学生没有说出结果。
师:12-7等于几呢?请看活动要求:1、想一想:怎样计算12-7=?2、摆一摆:借助小棒摆一摆它的计算过程,边摆边说。拿小棒。3、说一说: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巡视,寻找不同的学生摆法。
师: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摆好了。现在和你的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时间到收小棒,最先坐好的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
师:请你仔细看,认真听。
表现生1:我是这样想的,通过一根一根地数小棒找到答案。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数出要拿走的7根小棒,最后数剩下的小棒数量是5根。所以,12-7=5。
师:小朋友们掌声那么热烈,。
师:说明你说真好,他们也听得很认真。数数能算出12-7=5,请回座。(板书4:数数)谁还有不同的?
表现2生2:我是这样想的,要算12-7=?就想7+()=12,7再添上5就是12。所以,7+5=12,也就是12-7=5。
师:你想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你很会思考!掌声送给爱思考的孩子!请回座。谁还有不同的?
表现3生3:我是这样想的,把12分成10和2。借助小棒,从一捆10根的小棒中拿走7根小棒剩下3根小棒,用算式表示10-7=3,用这剩下的3根小棒加上另外2根小棒,是5根小棒,列算式3+2=5。所以12-7=5。
生3:把12分成10和2,从10根里面拿走7根。(板书:把12分成10和2)
师:为了让大家能清楚地看出拿走的7根小棒,我们可以用虚线把它圈起来,画个箭头表示移走。(板书:虚线箭头)
用算式表示:10-7=3。(板书:10-7=3)
生3:再把3根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
师:用算式表示3+2=5。(板书:3+2=5)
看完他的摆法,谁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
生4:为什么要把10分成10和2?
生5:因为用10-7=3更好算。一下子就算出等于3。
师:谢谢你们的精彩提问和解答。老师也有个疑问,哪里来的10?我怎么没有看到呢?
生:把12分成10和2。
师:想一想,为什么不用个位上的2去减7?
生:因为个位上的2比7(小),不够减。
师:哦,我现在听懂了。眼睛看到老师,老师的左手握着一捆小棒,请把你的手像老师一样举起来吧。边说边做,把一捆小棒拆开变成10根,从里面拿走7根还剩3根,列算式:10-7=3。把剩下的3根和另外的2根合起来是5根,列算式:3+2=5。所以12-7=5。请把手放下。这个方法真巧妙!非常感谢你的分享,掌声送给他,请回座。小朋友们,请你借助小棒自己边摆边说这种计算方法。开始。完成后和同伴分享你的新收获吧。
师:收小棒!最快坐好的小组是.......
师:你们理解这种计算方法了吗?谁能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请大家一起读一遍这种计算方法。
生齐读: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7=3,再算3+2=5。
师:读得真好!谁还有不同的?
表现4生5:我是这样想的,把7分成5和2。借助小棒,先从一捆零2根小棒中拿走2根小棒,列算式12-2=10。再从10根小棒中拿走5根小棒,剩下5根小棒,列算式10-5=5。所以,12-7=5。
生5:把7分成2和5,从12里面拿走2根。(板书:把7分成2和5)
师:为了能让大家清楚看出拿走的2根小棒,我们可以用虚线把它圈起来,画个箭头表示移走。(板书:虚线箭头)
用算式表示:12-2=10。(板书:12-2=10)
生5:再一捆小棒拆开,从里面拿走5根。
师:拿走的5根小棒也可以用虚线圈起来,画个箭头表示移走。(板书:虚线箭头)
用算式表示10-5=5。(板书:10-5=5)
师:看完他的摆法,谁有什么疑问或补充?
生6: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生5:因为先算12-2=10,比较好算。
师:还有吗?
生7: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
师:谁来帮帮他?
生5:因为12-3没有12-2好算啊。
师:谢谢你们的精彩提问和解答。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孩子呀!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
师追问:赖老师有个问题想问你,也想考考在座的同学,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
生:因为12-2=10,我们以前学过,一下子就算出等于10。12-3没有12-2好算。
师:哦,通过拆分,把没学过的算式转化成10减几来算,让计算变简单,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孩子呀。
师:你说的方法很巧妙!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边摆边说。
师:你们学会了吗?非常感谢小老师的分享,请把掌声送给他,请回座。
现在自己边摆边说。摆完后,把这个方法分享给同伴。
收小棒!最快坐好的小组是.......
师:你们理解这种方法了吗?谁能把他的方法再说一遍?
师:我喜欢你的回答,声音洪亮。请全班同学一起读一遍小老师的计算方法。
生齐读:把7分成2和5,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
师:小朋友们,请看黑板,你们想到了数数、想加法算减法、以及这两个有趣而合理的拆分(板书:拆分),把算式变成10减几来计算,让计算变得更容易。不管是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算对就很棒。把答案写在书上。
小朋友们,请看屏幕,回顾刚才摆小棒的过程,都是先拿出了(1捆零2根小棒),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都把(1捆小棒)拆开了,把1个十变成10个一。为什么要拆开?
生: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呐。
师:如果不拆开这捆小棒,能直接得出结果吗?
师:哦,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我们要向十位借1个十当成10个一来帮助计算。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板书: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刚才的小组合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有没有数错数的小朋友,那我们下次要再细心一些。请看屏幕
【设计意图】在计算12-7等于几时,体验算法多样性,初步体会“退1当十”的计算道理,初步建立“拆分”模型。
(四)强化模型,理解算理。
问题2:还剩几本练习本?
话外音:谢谢聪明的小朋友们,帮我买到了铅笔。练习本还没买到,你们能帮帮我吗?
师:请大家轻声读题。原来有15本练习本,小灰兔买了9本。还剩几本练习本?
师:怎样列式?请你想一想,再把算式写在课本第28页。写完请举手。
生:15-9
师:15表示?9表示?为什么要用减法?(板书:15-9=)
生:15表示练习本的总数,9表示小兔买走了9本,从15里面拿走9用减法计算。
师:你逻辑非常清晰,我好喜欢你的回答!谁还能说得更大声?
生:15表示练习本的总数,9表示小兔买走了9本,从15里面拿走9用减法计算。
活动二:计算15-9=?
1、小组合作:想、做、说
(1)假设已有学生在前面列式时说出15-9=6。
师:刚才有个小朋友一下子就算出15-9=6。是等于6吗?请看活动要求,①想一想:怎样计算15-9=?②做一做: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如果你没想到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把计算过程用算式记录下来。③说一说: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假设在前面的列式中学生没有说出结果。
师:15-9等于几呢?请看活动要求,①想一想:怎样计算15-9=?②做一做: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一做。如果你没想到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把计算过程用算式记录下来。③说一说: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成员汇报。
师:这个小朋友举手最快!请你说说你的方法和答案。真棒!
生1:我是这样想的摆小棒,先摆15根小棒,从里面拿走9根,数一数剩下的小棒,还有6根。
师:你真会表达,谁和他用了一样的方法!谁有不同的?
生2:我是想加法算加法,想9再添上几就是15,9+(6)=15,所以,15-9=6。
师:你真会思考,真聪明!谁有不同的?
生3:我是用拆数。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师:你会运用今天的新方法,真厉害。还有吗?
生4:我是画图,先画15个圆圈,然后划掉其中的9个,数一数剩下的圆圈,有6个。
师:这种方法很直观,真棒!
生5:我是记大数数小数,先在数线上找到15,倒着往前数9个数,数到6。所以,15-9=6。
师:这种方法清晰明了,你真会思考。
师小结: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得数都是6。你们做对了吗?你们都好厉害呀,把答案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在计算15-9等于几时,能运用减法模型和拆分模型,强化模型意识,理解算理。
(五)归纳总结,建构减法模型。
1、对比算式,发现相同点。
师:小朋友们请看黑板,请你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12和15表示总数,7和9表示(卖出数量)也就是从总数中分出去的一部分,5和6表示(剩下数量)就是从总数中分出去的另一部分。
2、归纳总结:构建减法模型。
师:当我们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时,要用(减法)来计算,请大家跟读一遍: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真棒!
话外音:谢谢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太了不起啦。
【设计意图】在对比两个算式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减法模型。
四、运用模型,强化意识。
1、课本练习,运用模型。
过渡语:你们真厉害,轻松解决了买文具的数学问题。
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读题:
第一题: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11-5= 16-8=
师:边摆边说边算,看看谁最快?
师:谁摆好了?第一题,11-6=?请你。
生1:我是这样摆的,把11分成10和1,先算10-6=4,再算4+1=5。
师:谁跟他的方法是一样的?第一题,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是这样摆的,把6分成1和5,先算11-1=10,再算10-5=5。
师:谁跟他的方法是一样的?不管是哪一种摆小棒的方法都可以算出11-6=5。
师:第二题,16-8=?请你。
生1:我是这样摆的,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8=2,再算2+6=8。
师:谁跟他的方法是一样的?谁还有不同的?
生2:我是这样摆的,把8分成6和2,先算16-6=10,再算10-2=8。
师:谁跟他的方法是一样的?不管是哪一种摆小棒的方法都可以算出16-8=8。你们都做对了吗?
生:做对了。
师:真棒!奖励大家听个故事。
第二题: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
师: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会列式吗?请你先想一想,把算式写在课本第28页最后一题的位置上,然后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写完举手。
师:17表示?9表示?为什么要用减法来计算?
师:17-9=?
师:你们真厉害。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小兔买文具和小松鼠采松果的故事,并帮助它们解决了数学问题。你会讲数学故事吗?
3、说一说生活中用“17-9”来表示的数学故事?
师: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真棒!
五、模型总结,反思延伸。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小朋友们教会了赖老师求部分数用减法来计算,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用拆分的方法来计算,更简便。老师为你们点赞。课后大家可以把今天的收获分享给家人们,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