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热量 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热量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3、通过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了解转换法思想的应用.
4、会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 的一些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5、 会用比热容进行简单的吸热、放热计算。
【学习重点】:会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 的一些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难点】: 会用比热容进行简单的吸热、放热计算。
【课前预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 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 表示。
单位: ,符号是 。
热量的理解:热量是能量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热量只能用 或 来表述,而不能用 或 来描述。
4.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5.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6.结论:同种物质, 越大, 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
7.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8.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
【课堂导学】
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情况
1、方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和 有关,我们要探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 、 相同,这种方法叫 。
2、器材: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思考并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并说出你的理由
(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你通过什么知道它的多少?。
(3)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
3、进行试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
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⑸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1)交流实验数据,说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相同、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二:阅读教材比热容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大量实验表明,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 一般不同。为了表示物质的这一性质差异,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 ,符号是 。
4、物理意义:c水=4.2×103J/(Kg℃)的物理意义:
5、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 的本领。
6、比热容还反映了物质 改变的难易程度。
7、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相同、不同)
(2)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 ,沙石的比热容为 ,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 (快、慢)。
(3)同一物质 不同,比热容不同。
(4)一般液体的比热容 固体的比热容。但水银的比热容很小。
8、比热容的影响因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只与 有关,和物质的质量,体积、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无关。
9、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1)导热介质: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
(2)影响气候: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
(3)调节气温:举例。
(4)生物保护: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当环境温度变化过快时,水温变化相对较慢,这样就有助于减小外界过快的温度变化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
三:探究热量的计算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 J;
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小结: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质量,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
Q = 。变形公式m= 、 c= 、Δt=
升温吸热公式:‘ ’
降温放热公式:‘ ’
请利用公式计算:
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课堂达标】
1.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 ② ‘ ’
(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这是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由Q=cm(t- to)可得。c= Q/m.(t-t0)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5.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分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系.
6.(北京西城模拟)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2∶3 B.3∶2 C.6∶1 D.1∶6
7.(北京顺义模拟,)一个温度是40 ℃的铁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90 ℃,求铁球的质量。〔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
【反思与总结】:
【答案】:
课前预习
1. 传 递 的 热
2 . 焦 耳
3 . 吸收 、放出、具有、含有
质 量
5. 升 高 的 温度
6. 质 量、升 高 的 温度
7 不 一 样 多
用相同的热源加热,比较加热时间。
课堂导学
一、
1. 质 量、升 高 的 温度 质 量、升 高 的 温度 控 制 变 量 法
2.(1) 温 度 计 、 测 量 温 度 。 秒 表 、 测 量 时 间
(2) 加 热 时 间 长 短
( 3 ) 代 表吸 收 热 量 多 少
3.(1) 同 种 物 质 , 升 高 温 度 相 同 、 质 量 越 大 、 吸 热 越 多
(2) 质 量 相 同 的 同 种 物 质 , 升 高 温 度 越 高 , 吸 热 越 多 、
(3)质 量 相 同 的 不 同 物 质 、 升 高 温度 相 时 , 吸 收 热 量一 般 不 同
(4) 质 量、 升 高 温 度、物 质 种 类
(5) 控 制变 最 法 和 转 换 法
4 . 不 同 、 物 质 种 类
二、
1. 吸 收 的 热 量
2. 吸 收 的 热 量 与 质 量 和 升 高 的温 度 乘 积
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J/(Kg.℃)
4 质 量 为1千克的 水 温 度 升 高 ( 降 低 ) 1℃吸收(放出)的热量是 4 . 2x103J
5 . 吸 ( 放 ) 热 的 本 领
6 . 温 度
7 . (1)不同
(2) 4.2x103J 、 0.92x103 J/(Kg.℃)、 慢
(3) 物 态
(4) 大于
8 .物 质 种 类 、 物 态
三、
4.2x103 、8.4x103 、 8.4x103
Q=cm t
m=Q/c t
c=Q/m t
t=Q/cm
Q吸=cm(t-t0) Q放=cm(t0-t)
1、
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Q吸=cm(t-t0)
= 4.2x103J/(Kg.℃)x0.5Kgx(100℃-20℃)
=1.68x105J
2、
解:Q放=cm(t0-t)
= 4.2x103J/(Kg.℃)x5Kgx(100℃-80℃)
=4.2x105J
课堂达标
(1)
① 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
② 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
(2) 沙子温度升高的高 、
2. 1.008x106 热传递
3 D
4. 大于
5. (1) 1、3
(2)质量
6.B
7.解:
由Q吸=cm(t-t0)得
m=Q/c(t-t0)
=2.3x103J/0.46x103J/(Kg.℃)x(90℃-40℃)
=0.1Kg
实质:热机是把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的机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