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下面( )组图形经过平移能够互相重合。
A.
B.
C.
2.如果▲×45=■×123(▲、■都不等于0),那么( )。
A.▲<■ B.▲=■ C.▲>■ D.无法确定
3.亚麻植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纤维质地坚韧适合制作绳索、编麻袋。王奶奶用亚麻搓了一条4分米的麻绳,将它连续对折三次后捆绑起来,对折后的麻绳每段长( )毫米。
A.5 B.50 C.500
4.校园中的石榴树结了138个石榴,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到多少个石榴?奇思用竖式进行计算,竖式中圈出部分的计算过程表示( )。
A.每班先分到2个石榴,剩1个石榴
B.每班先分到2个石榴,剩10个石榴
C.每班先分到20个石榴,剩1个石榴
D.每班先分到20个石榴,剩10个石榴
5.□35÷6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的数字有( )个。
A.7 B.5 C.6
6. 小宇和亮亮玩“石头、剪刀、布”游戏。下面是小宇记录的自己每次游戏的结果。根据小宇的记录可知,亮亮赢了( )次。
A.3 B.4 C.6
7.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剪( )个。
A.3 B.6 C.9
二、判断题
8.5千克的大米和5千克的铁块一样重。( )
9.一盒饼干,姐姐吃了,弟弟吃了。( )
10.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4次后展开,每份是这张纸的。( )
11.英文字母中的M和V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都只有1条对称轴。( )
12.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
13.两个数的积是120,如果一个数乘5,另一个数除以5,积还是120。( )
14.甲、乙、丙三个同学,甲不是最高的,乙是最矮的,那丙是最高的。( )
15.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分别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 )
三、填空题
16.下面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30× <165 20× < 84 50× <186
40× < 1300 90× < 627 60× < 345
1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华身高大约135 ,体重35 ;他家到学校大约有1
长江大约长6300 学校的旗杆大约高15
一头大象大约重4 一桶纯净水重15
18.下面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19.白兔、灰兔和黑兔赛跑,白兔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灰兔快,它们三个中,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20.公园里运来66盆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 盆花。
21.(趣味生活)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 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乘坐载质量是1吨的电梯,电梯 超载(填“会”或“不会”)。
22.下面的左图是一副我国古代的益智玩具——“七巧板”,右图是用这副七巧板拼成的小房子.其中写有★号的一块,占整幅图的 。
四、计算
23.直接写出得数
33×30= 200×4= 20×60= 12×80=
9×500= 15×80= 40×40= 55×30=
24.列竖式计算。
2.6+3.4= 9.3-3.9= 45×60= 89×12=
25.脱式计算。
208÷4×14 62×(52-36) 669+320÷8
五、操作题
26.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27.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28.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多少千克?
29.教室南面的墙壁长8米、宽3米。墙上有3个面积是3平方米的窗户。现在要粉刷这商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如图,有一块长方形花圃,种月季花的面积比花圃面积的一半少5平方米,其余的42平方米种牡丹花。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表示出月季花和牡丹花的面积,再解答)
31.小兰体重26千克,小刚体重32千克。
(1)小兰和小刚共重多少千克
(2)小刚比小兰重多少千克
32.育才小学有330人去春游,怎样租车合理?最少需要多少钱?
33.汽车出租公司有大小两种客车出租,小车每辆限坐25人,每辆每天租金600元,大车每辆限坐45人,每辆每天租金900元,某社区有185人外出活动,需要包车一天,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34.春季研学时,三(1)班有3位老师带40名学生去绍兴东湖划船。你觉得怎么买票最划算
票 价
成人票 25 元/人
学生票 10 元/人
团体票(10人及上) 12 元/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第一幅图中左边的三角形向下平移一格,向右平移5格可以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或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叫做平移。特点: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45=■×123中,45<123,所以▲>■。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乘法计算中,一个乘数越小,另一个乘数就越大。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4分米=40厘米,40÷8=5(厘米),5厘米=50毫米,所以对折后的麻绳每段长50毫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4分米=40厘米,对折三次就是把麻绳分为了8段,所以对折后的麻绳长度=麻绳的长度÷8,最后进行单位换算,即1厘米=10毫米。
4.【答案】D
5.【答案】B
【解析】【解答】 □35÷6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的数字有1、2、3、4、5,有5个。
故答案为:B。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当被除数的最高位数等于或大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据此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答】赢6次,输4次,平3次,小宇输了4次,亮亮赢了4次。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是小宇统计自己的结果,因此小宇输的次数就是亮亮赢的次数。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6÷2)×(6÷2)
=3×3
=9(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可以剪的个数=平均每边剪的个数×平均每边剪的个数。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5千克=5千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5千克=5千克,所以无论什么物体质量相等。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姐姐吃了,弟弟吃了。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盒饼干平均分成7份,姐姐吃了5份,弟弟吃了2份。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连续对折4次,表示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2×2×2=16(份);
每份是这张纸的:1÷16=。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首先需要先看一下,对折4次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因为每对折一次份数就扩大2倍,对折4次,份数就是2×2×2×2;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得到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1.【答案】正确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乘1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数×因数=积,因数一共乘几,相应地积也乘几。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的积是120,如果一个数乘5,另一个数除以5,积还是12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在乘法计算中,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
1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甲、乙、丙三个同学,甲不是最高的,乙是最矮的,那丙是最高的,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逻辑推理,根据条件“甲不是最高的”可知,乙或丙可能是最高的,再根据条件“乙是最矮的”可以推出:丙是最高的,据此判断。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4×1+1)×2
=5×2
=10(厘米)
(1×2)×4
=2×4
=8(厘米)
10厘米>8厘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其中,长=小方块的边长×4,宽=小方块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其中,边长=小方块的边长×2,然后比较大小。
16.【答案】5;4;3;30;6;5
【解析】【解答】解:30×5<165
20×4< 84
50×3<186
40×30< 1300
90×6< 627
60×5< 345。
故答案为:5;4;3;30;6;5。
【分析】依据乘法口诀把整十数看作几个十来计算。
17.【答案】厘米;千克;千米;千米;米;吨;千克
【解析】【解答】小华身高大约135厘米,体重35千克;他家到学校大约有1千米;
长江大约长6300千米;学校的旗杆大约高15米;
一头大象大约重4吨;一桶纯净水重15千克。
故答案为:厘米;千克;千米;千米;米;吨;千克。
【分析】长度常用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质量常用的单位有:吨、千克。克;根据题中的数量来选择单位。
18.【答案】2
【解析】【解答】解:图一、四是轴对称图形,有2个。
故答案为:2。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9.【答案】黑兔;灰兔
【解析】【解答】解:灰兔在最后,黑兔在最前,也就是黑兔跑得最快,灰兔跑得最慢。
故答案为:黑兔;灰兔。
【分析】跑步比赛在前面的跑得最快,白兔跑得不是最快的,可能是在中间或最后。又知白兔比灰兔快,说明白兔在中间,灰兔在最后,最快的就是黑兔。
20.【答案】22
【解析】【解答】解:66÷3=22(盆)。保存进入下一题
故答案为:22。
【分析】平均每个花坛摆的盆数=公园里运来花的总盆数÷摆放花坛的个数。
21.【答案】975;不会
【解析】【解答】解:65×15=975(千克);
1吨=1000千克
975<1000,不会超载。
故答案为:975;不会。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应用,每个成人的体重×成人的数量=体重总量,1吨=1000千克,总质量如果小于1000千克,就不超载,否则,超载。
22.【答案】
【解析】【解答】解:下面的左图是一副我国古代的益智玩具——“七巧板”,右图是用这副七巧板拼成的小房子.其中写有★号的一块,占整幅图的。
故答案为:。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23.【答案】33×30=990 200×4=800 20×60=1200 12×80=960
9×500=4500 15×80=1200 40×40=1600 55×30=1650
【解析】【分析】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4.【答案】解:2.6+3.4=6
9.3-3.9=5.4
45×60=2700
89×12=1068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计算小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小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10继续减。
25.【答案】解:208÷4×14
=52×14
=728
62×(52-36)
=62×16
=992
669+320÷8
=669+40
=709
【解析】【分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6.【答案】解:
【解析】【分析】上面图形的一半就是下面剪掉的部分,据此解答。
27.【答案】3000-1000=2000(克) 2000克+2000克=4000(克) 4000克=4千克
答:还有油4千克。
【解析】【解答】3000-1000=2000(克) 2000克+2000克=4000(克) 4000克=4千克
答:还有油4千克
【分析】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根据1千克=1000克进行换算。
28.【答案】1300—300=1000(千克) 1000+1000=2000(千克)
答:还剩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2000千克。
【解析】【解答】 1300—300=1000(千克) 1000+1000=2000(千克)
答:还剩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2000千克。
【分析】考查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
29.【答案】8×3-3×3=15(平方米)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平方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要粉刷的面积=墙壁的面积-窗户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出墙壁的面积,再减去窗户的面积3×3=9平方米即可.
30.【答案】解:画图如下:
(42-5)×2
=37×2
=74(平方米)
答:这个花圃的面积是74平方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数据画出图形。根据题意,种牡丹花的面积比花圃的一半多5平方米,由此可知,这个花圃的一半是(42-5)平方米,再乘2即可求出这个花圃的面积。
31.【答案】(1)解:32+26=58(千克)
答:小兰和小刚共重58千克。
(2)解:32-26=6(千克)
答:小刚比小兰重6千克。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小兰和小刚共重多少千克 用小兰的体重+小刚的体重=小兰和小刚的总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小刚比小兰重多少千克 用小刚的体重-小兰的体重=小刚比小兰重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32.【答案】解:大客车:1000÷40=25(元/人)
小客车:650÷25=26(元/人)
25<26
大客车便宜,尽量租大客车,
330÷40=8(辆)……10(人),有空位,不合理,
330÷40=7(辆)……50(人),50÷25=2(辆),没有空位,合理,
7×1000+2×650
=7000+1300
=8300(元)
答:租7辆大客车,2辆小客车合理,最少需要8300元。
【解析】【分析】租车最省钱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尽量租大车,因为大车便宜;二是不能有空位,因为空位也是需要钱,达不到最省钱目的;
租大客车辆数×每辆的钱数+租小轿车的辆数×每辆的钱数=至少需要的钱数,据此解答。
33.【答案】方案一:全部租小车,
185÷25=7(辆)……10(人)
需要租8辆,
600×8=4800(元);
方案二:全部租大车,
185÷45=4(辆)……5(人)
需要租5辆,
900×5=4500(元);
方法三:185=45×3+2×25,
可以租3辆大车,2辆小车,需要:
900×3+600×2
=2700+1200
=3900(元)
3900<4500<4800,租3辆大车,2辆小车,这样最省钱。
答:可以租3辆大车,2辆小车,这样最省钱,需要3900元。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有三种租车方案:方案一:全部租小车,方案二:全部租大车,方案三:先租大车,再租小车,保证坐满每辆车,据此分别求出需要的钱数,然后对比即可。
34.【答案】解:①25×3+40×10
=75+400
=475(元)
②(3+40)×12
=43×12
=516(元)
③(3+7)×12+(40-7)×10
=10×12+33×10
=120+330
=450(元)
450<475<516
答:买10张团体票和33张学生票最省钱。
【解析】【分析】①买3张成人票×成人票的单价+40张学生票×学生票的单价=总价、②(老师人数+学生人数)×团体票单价=总价、③(老师人数+7名学生)×团体票单价+(学生总人数-7人)×学生票单价=总价,然后把总价比较大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