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尖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有利于分裂期细胞的观察
B.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可使用盐酸破坏果胶促使细胞分离
C,找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后,可连续观察其进入后期的过程
D.选取观察到的中期细胞制作染色体组型图后,可用于分析基因突变位点
20.某动物(2=4)的受精卵中,核DNA分子均为一条链含3P,一条链含3P。该受精卵
在含P的培养液中完成培养,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某时期细胞如下图所示,图中仅①②
两条染色体中含P,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含32P的核DNA为6个
B.产生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C.此时其它细胞中含引P的染色体最多有4条
D.该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21.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时应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与分析
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
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圆粒与皱粒豌豆杂交,F1全为圆粒,F2中是否会出现皱粒”是孟德尔提出的问题
B.“℉1圆粒豌豆产生配子时,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
C.“℉1圆粒豌豆测交后,推测子代中圆粒与皱粒豌豆比例为1:1”是演绎过程
D.“纯种圆粒豌豆和纯种皱粒豌豆杂交,F1均为圆粒”是实验验证过程
22.下图为某家族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
图,其中一种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常男女
跳
甲病男女
乙病男女
12
患两病男
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3的基因型为BbXAX,Ⅱ3是杂合子的概率是5/6
C.Ⅲ1与正常男性生育一个患甲病儿子的概率是1/16
D,若皿,性染色体为XXY,则异常生殖细胞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高一生物学
第5页
共8页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
23.(11分)下图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相应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分蛋白
质膜
分泌泡
(1)结构③由
组成。下列物质中,由③合成并能通过结构①的有
A.呼吸酶
B.解旋酶
C.血红蛋白
D.组蛋白
(2)结构④是▲,动物细胞膜中的磷脂和▲(物质)几乎全部由其合成。
(3)囊泡和分泌泡的定向运输需多种信号分子和▲(结构)的参与,结构②中的蛋
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共穿过▲层膜,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
(4)一些水解酶被包裹在膜囊或囊泡中,与⑤
▲脱离,形成溶酶体。在植物细胞
中,⑤还合成▲物质,参与细胞壁的构建。
24.(11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遮阴程度(CK:0%,S1:50%,S2:80%)对盛铃期
棉花叶片相关生理过程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呼吸速率
相对叶绿素含量
(umol CO2'm2.s1)
((mom2s)
(umol-m2.s)
(umol COz-m2.s)
(mg'g)
CK
9.89a
91.48a
410.48a
3.85a
1.37a
S1
6.12b
87.40a
332.046
3.21a
1.69b
S2
4.27c
52.71b
303.59c
1.83b
1.81c
注:同一列数据后的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1)植物的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中,提取时将剪碎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
入少量▲及2~3mL95%乙醇进行研磨,过滤后可测定滤液中的叶绿素含量。
(2)实验中各组的光饱和点数据是在温度、▲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改变
▲
条件测得的,CK组达到光饱和点时,棉花叶片的光合速率为▲molC02m2s。
与CK组相比,S1组叶片的光补偿点
(“显著降低”、“无明显差异”或“显
著升高”)。
(3)据表分析,棉花叶片对遮阴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具体表现为:①提高叶绿素含
量,有利于▲一;②降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维持其生长发育。
高一生物学
第6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