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晋江市2025年春初中学科抽测诊断
初一
历史
2025.06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
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小历在豆包输入关键词:“589年”“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据
此推知,他学习的是
A.隋的统一
B.唐朝灭亡
C.元的建立
D.清朝衰落
2.魏晋时期的选官看重门第;隋唐时期选拔人才不论门第、地域、行业等出身,
依才能取士。据此可知,科举制
A.加强边疆治理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推动经济发展
D.降低政府行政效率
3.“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治国理念的措施是
A.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编撰图书工作
C.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D.鼓励修建大型宫殿
4.图1-2所示内容,反映了唐朝
图1筒车图
图2越窑青釉带托茶盏
A.文学艺术多彩
B.民族关系和睦
C.社会经济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
5.据图3可知,唐长安城
A.位置偏远
B.寺院众多
C.规划有序
D.闻名中外
图3长安城平面图
晋江市2025年春初中学科抽测诊断初一历史第1页共8页
6.唐玄宗时期,10个边防重镇兵力约占全国总兵力的85%,更掌握当地的民政、
财赋等权力。这表明当时
A.中央和地方力量对比失衡
B.经济遭到破坏
C.地方已完全掌握全国政权
D.统治得到巩固
7.“吴”“吴越”“楚”等政权名称源于唐末所封名号和所在地区;朱温、石
敬瑭等开国君主曾为唐朝地方节度使。这说明五代十国是
A.民族大交融的高峰时期
B.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D.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阶段
8.
唐太宗平东突厥后,将其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原有的部众首领也大多成为朝廷官员。这反映唐朝
A.边疆关系紧张
B.管理方式单一
C.选官流程规范
D.民族政策开明
9.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与之相关的是
A.昭君出塞
B.文成公主入藏
C.宋夏和议
D.雅克萨之战
10.唐高宗时编修并颁布《唐本草》:唐玄宗征召僧一行入宫,制定了《大衍历》,
并将之通行天下。这说明科技成果的推广得益于
A.政府的推动B.科学家的努力C.人民生活需求
D.社会风气开放
11.宋太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与此相关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崇文抑武
C.均田免赋
D.奖励军功
12.图4体现了当时
图4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A.宋金对峙
B.北人南迁
C.国家统一
D.政权并立
13.“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从中感悟岳飞
A.
精益求精的态度
B.浓郁浪漫的情怀
C.英勇不屈的精神
D.勇于创新的品质
晋江市2025年春初中学科抽测诊断初一历史第2页共8页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
1-5:A B A C C
6-10:A B D B A
11-15:B D C A B
16-20:D B D C D
21-25:C A B D A
26-28: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44 分)
29.(8 分)
图 10:隋朝;图 11:元朝。
依据:图 10 中都城为“大兴”“东都洛阳”,运河中心为洛阳,符合隋朝特征;图 11 中都城
为“大都”,有通惠河且强调海运,符合元朝特征。
30.(12 分)
(1)原产地:中国南方。特点:技术进步(嫁接普及)、品种多、市场专门化、受北方各族
喜爱。(6 分)
(2)影响:丰富饮食、医药应用、园林设计。(4 分)
(3)启示:重视技术创新、拓展市场、加强交流。(2 分)
31.(12 分)
(1)13 世纪。措施:设宣政院、驻军屯田、建立驿传。(6 分)
(2)示例:文物图 13,解说词:驻藏大臣持令牌掌握军事调兵权,加强对西藏边防管控,
体现中央对西藏的管辖。(4 分)
(3)主题: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2 分)
32.(12 分)
示例:选图 15 和图 17。观点:唐宋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论述:鉴真东渡传播
中国文化,活字印刷术外传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二者均体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