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1.地球的内部(分层练习)
课堂知识回顾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1 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由外到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
知识点2 科学家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____________大板块,认为板块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或向两边张裂,或彼此碰撞,从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知识点3 在“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中,加热后,随着淀粉糊的热对流运动,分散在表面的泡沫块受到下方淀粉糊的水平拉力,呈现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现象。
知识点4 2亿年前,地球大陆板块是连接在一起的,现在则是相互分离开来的。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鱼龙、菊石类、双壳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为“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
知识对点练习
1.地球内部的圈层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可以分成( )三部分。[考查知识点1]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壳、地核、地幔
2.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考查知识点2]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3.由地球板块运动直接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考查知识点2]
A地震 B.潮汐 C.海啸
4.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区多形成( )。 [考查知识点2]
A.裂谷 B.山脉 C.盆地
5.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考查知识点2]
A.风的侵蚀 B.板块的张裂 C.板块的碰撞
6.在“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中,“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 )。 [考查知识点3]
A.人类活动 B.岩浆的运动 C.海浪的冲击
7.(科学观念·科学本质)今天的地球与2亿年前是不同的,2亿年后地球大陆板块( )。[考
查知识点4]
A.与今天相同 B.仍然会变化 C.无法预测
课后巩固训练
基础达标练
1.填空题。
(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作____________,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作____________;把它们之间的部分叫作____________。
(2)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____________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____________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
(3)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能够达到____________千米。
(4)喜马拉雅山是由两个大陆板块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2.判断题。
(1)地球内部是静止不动的。( )
(2)地核的温度和压力极高。( )
(3)科学家可以从地震波中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
(4)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已经到达了地幔。( )
(5)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速度相同。( )
3.选择题。
(1)根据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我们能推测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 )。
A.海洋 B.陆地 C.高山
(2)在地球的许多地方都有温泉,通过这个地表现象,可知地球内部( )。
A.压力大 B.温度高 C.温度低
(3)一些科学家认为,地核和地幔会进行( )。
A.水平运动 B.上下运动 C.上下运动和水平运动
(4)地球的岩石圈可划分为( )大板块。
A.四 B.六 C.七
(5)地震和火山主要发生在( )。
A地壳板块中间
B.地壳板块的任意一处
C.地壳板块边缘
(6)(跨学科·系统与模型)亮亮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了地球的内部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的平均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的半径约为3500千米。亮亮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内部的结构模型,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B. C.
能力提升练
4.实验分析。
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放一些泡沫块,加热烧杯,观察泡沫块的运动。
(1)加热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块向____________运动。
(2)在这个实验中,水模拟的是____________,泡沫块模拟的是____________。
(3)在“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实验中,泡沫块运动的力量来自( )。
A.酒精灯火焰
B.淀粉糊的沸腾
C.淀粉糊热传导时水平方向的拉力
D.淀粉糊热对流时水平方向的拉力
(4)地球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球板块运动引发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5.综合应用。
(1)请在下图中填出地球结构的名称。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2)地震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这一部分,而火山喷发则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岩浆活动有关。
(3)岩浆的发源地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4)2022年,四川泸州龙马潭区发生3. 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这样的地震一般发生在地球的( )部分。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5)(跨学科·结构与功能)把地球比作一个煮熟的鸡蛋,请将对应的部分连一连 。
地核 蛋白
地幔 蛋壳
地壳 蛋黄
参考答案
课堂知识回顾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1:地壳 地幔 地核
知识点2:六
知识点3:分离 靠近
知识点4:大陆漂移说
[知识对点练习]
1.A 2.A 3.A 4.B 5.C 6.B 7.B
课后巩固训练
1. (1)地壳 地核 地幔
(2)地震波 地震波 (3)12 (4)碰撞
2. (1)× (2)√ (3)√ (4)×解析: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2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所以人类还没有钻透地壳,更无法到达地幔。
(5)×
3.(1)A (2)B 解析:地球内 部有炽热的岩浆,温度很高,能将地下水加热,形成温泉。
(3)C
(4)B解析:地球的六大板块是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C (6)A
4. (1)四周 解析:烧杯底部的水受热后 上升到水面,周围的水填补空间,上面的水温度降低,向周围运动,沿杯壁重新流回底部,所以泡沫块会随着水向四周运动。
(2)岩浆 板块 解析:水可以流动,模拟的是岩浆;泡沫块在上层,模拟的是板块。
(3)D
(4)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对流运动
(5)火山喷发、地震、海洋变迁、板块漂移等。
5. (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壳 地壳 地幔 解析:地震是岩层断裂、碰撞产生的剧烈震动;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从地壳裂缝或薄弱处涌出形成的。
(3)B解析:岩浆来自地壳下方的地幔。
(4)A
(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