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衡水卓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碳储量通常指植被、海洋、土壤等碳库中碳素的存留量,碳储量会因碳增加与碳损失之间的差别而发生变化。土壤是陆地最大的碳库,图为2000--2020年中国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变化图(注:1PgC相当于1015克碳),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我国土壤碳库碳储量减少量最多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湿地
2.该时段土壤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生态环境恶化 B.用地结构调整
C.耕地面积增加 D.草地利用率减小
3.为增加我国目前土壤碳储量,合理的做法是( )
A.减少耕地 B.秸秆还田 C.退湿还草 D.弃草增林
新安江(图)以率水为正源,从源头起流经休宁、屯溪、歙县等地,至(歙县)街口镇后注入千岛湖,最终汇入钱塘江。新安江是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区域,于2012年正式启动。以两省交界处水域水质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完成下面小题。
4.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表明区域具有( )
A.关联性 B.动态性 C.发展性 D.开放性
5.千岛湖湖区及周边气温日较差较小,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
A.文化服务功能 B.供给服务功能 C.调节服务功能 D.支撑服务功能
日本气候四季分明,旅游业发达,春可赏樱花,秋可观枫叶,冬季还可以驾车去北海道滑雪。樱花前线和红叶前线分别是日本旅游气象部门预测樱花绽放和枫叶变红的时刻连线。如图示意日本北海道某年的樱花前线与红叶前线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6.与M地相比,N地樱花前线晚、红叶前线早,其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 C.海陆位置 D.洋流
7.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日本各地樱花前线和红叶前线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
A.提前提前 B.推迟推迟 C.提前推迟 D.推迟提前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指将CO2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层以实现CO2永久减排的过程。目前,在中、美两国大力倡导下形成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可行性方案,获得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同。下图示意中、美两国倡导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方案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中、美两国倡导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方案得到国际普遍认同,主要得益于两国( )
A.充足的矿物能源 B.广阔的陆海空间
C.庞大的消费群体 D.先进的科学技术
9.我国积极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这将有助于( )
①遏制酸雨大面积扩散②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③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弃风是指在风电行业发展过程中,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近年来在我国风电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弃风问题日趋严重。据此结合我国风能资源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T地风能资源贫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起伏大 B.温度变化小 C.地形闭塞 D.海拔过低
11.近年甘、新、吉、内蒙古等省区弃风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能源供过于求 B.电网输电能力不足 C.风电开发破坏生态 D.风电价格较火电高
跨境投资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积极对外投资。东盟与我国山水相邻、文化相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下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对东盟跨境投资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2010—2020年间,我国对东盟及各国的投资状况为( )
A.投资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 B.2017年投资的总量有显著增加
C.对各国的投资量基本一致 D.对各国投资的关注度保持不变
13.新加坡一直是我国资金流入最多的东盟国家,我国企业投资新加坡的主要目的应为( )
A.学习技术管理经验 B.解决资源不足问题
C.进入该国庞大市场 D.降低企业工资成本
14.东盟各国特点和经济水平差异大,我国跨境投资可以结合( )
A.马来西亚矿产资源丰富——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园以完成产业转移
B.越南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投资热带作物种植园以促进产业协作
C.老挝地处内陆山地多——投资水电、交通等设施建设进行产业扶持
D.泰国以旅游业、农业为支柱——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以完善产业结构
氮浓度是反映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江苏省沙河水库是太湖流域上游丘陵地区的一座大型水库,每年7—8月氮浓度超过环保标准,水体富营养化突出。下图示意沙河水库氮浓度的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5—6月沙河水库氮浓度降低,主要是因为库区( )
A.藻类生长加快 B.蒸发旺盛 C.入库径流量大 D.水流较慢
16.为应对7—8月沙河水库氮浓度过高的问题,建议( )
①减少流域化肥用量②水库入口修闸拦水③加大水库下泄流量④营造入库人工湿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它能为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合作机遇。俄罗斯邀请与中国合作共建的东北航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下为东北航道路线示意图。
(1)说明相对于传统航线,东北航道的主要优势。
(2)简述“冰上丝绸之路”存在的不足之处。
(3)简述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疆蕴藏了全国40%的煤炭、39%的天然气、36%的石油,是中国的能源资源中心。同时新疆煤田煤层具有埋藏较浅、煤层多且厚度大、单位面积产能高的特点。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又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进一步促进了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下面为“疆电外送”工程规划示意图。
(1)根据材料,评价新疆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
(2)简述国家大力实施“疆电外送”工程的地理背景。
(3)与传统“疆煤东运”相比,说明“疆电外送”对新疆和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4)除能源跨区域调配外,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可采取的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岭(下图)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太白山是秦岭主峰,海拔3771.2m,植被垂直分异显著,山坡有石河,山顶有冰川遗迹。最近几年高中生兴起研学旅行,西安市高中学校一般把秦岭作为重要的研学旅行基地。
材料二:西安市政府发布的《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将对秦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的。
(1)为保障秦岭研学旅行的安全与质量,说明老师和学生需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秦岭生态环境修复提出合理可行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D 7.C
8.D 9.B
10.C 11.B
12.B 13.A 14.C
15.C 16.B
17.(1)比传统航线航程短,降低运输成本。“冰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相对减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
(2)纬度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有大量浮冰、冰山,给船舶航行带来巨大挑战;沿途补给点少(基础设施落后);(沿线港口少),对沿线地区经济拉动有限。
(3)开辟新航线,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对北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拓宽资源供给渠道;促进北极科考和旅游业发展。
18.(1)有利条件:种类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
不利条件:交通不便;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远;当地消费市场小。
(2)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3)东部地区:减小交通运输压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新疆: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4)发展节能产业;加强节能宣传;制定并完善节能政策。
19.(1)①防寒:准备足够的保暖衣服,应对高山上的低温;②防滑:备好防滑鞋,应对低温结冰时路滑难行;③查阅资料:充分了解沿线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天气、地质地貌信息等;④规划:提前规划好考察内容、路线、考察点、宿营地点、交通方式等;⑤准备好考察必需的工具,有照相、定位导航、识别植物等APP的智能手机,防止迷路、方便联系,保证人身安全;⑥准备好记录用的笔、记录本等文具,以便随时记录,为返回后整理资料、撰写考察报告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2)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坡面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水(环境)污染,提高水质,保护天然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