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短文两篇(巴金)
《日》《月》
《日》教学设计
寿县寿春中学 江明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飞蛾扑火”、“夸父追日”、“姮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有关“日”的诗词。
过程与方法
1、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注重朗读教学,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表现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的传说。
2、搜集有关描写月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日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备、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同学们收集到了哪些你最喜欢的有关日月的诗词?
大家发言:
二、介绍作者巴金
多媒体显示: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三、初读文章
1、学生快速默读,划出你认为需要我们注意的字词。
多媒体显示:
旸谷(yáng) :日出的地方;旸 ,日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撮灰(cuō) 一撮毛(zuǒ)用于成丛的毛发。 皓月(hào):明亮的月亮。姮娥(héng):嫦娥。奔月:bèn
2、 教师朗读《日》。
3、 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媒体显示:
四、合作探究
1、飞蛾为什么是值得赞美的?
明确: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生命。
2、课件:显示《夸父逐日》内容,让学生翻译。
3、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呢?
学生回答:
4、作者为什么要写“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两个故事呢?
明确: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了一种象征。飞蛾象征那些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夸父”也一样具有这样的象征意义。
5、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明确:本文写于20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的抗日战争正进入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飞蛾和夸父追求光和热,象征着志士仁人为国家轰轰烈烈的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6、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明确: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7、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是什么思想?
明确:愿象飞蛾一样,追求光明,勇于献身。卒章显志。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练习一;
3、预习《月》。
板书
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 追求光明,勇于牺牲
作者——愿做飞蛾
《月》教学设计
寿县寿春中学 江明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1、理解在文中的含义。
2、积累有关“日”的诗词。
过程与方法
1、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注重朗读教学,在朗读中感悟作者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表现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工程
一、导语
巴金先生在《日》一文中,借“飞蛾扑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和“夸父追日”,表达了对像飞蛾、夸父一样追求光明、勇于献身的志士仁人的赞美。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
生:团圆、幸福、美满、相思。(板书)
师:蔡琴的一首《明月千里寄相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啊!我们可以想到许多的诗句,哪位同学能吟诵几句写月的诗句呢?(指名吟诵)
生:
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像那月光一样一泻千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上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月》这篇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字词:姮蛾奔月:cháng
é
bèn
yuè 奔,投向。
3、再读课文,提炼出作者对月亮的看法。
生:死了的星球、凉月、冷光、寒光冷气、霜、死的光。
师:这样看来,作者当时的心情并不是悠闲、自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而是忧愁沉重的。(板书:忧愁沉重)既然,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那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巴金在文中给出了什么答案?
生:想使已死的星球再生。
4、说到“嫦娥奔月”,我们从小听说的故事是否如作者所言:是要改变这冰冷的星球,使它再生呢?请同学们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生: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
《嫦娥奔月》
版本一:相传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巧遇王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待后羿率众徒外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狩猎,蓬蒙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版本二: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与嫦娥约定,在结婚周年的日子共享灵药。可嫦峨过不惯清苦的生活,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待猎,独自吞下了药丸。奇迹果真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窗户,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一定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嫦娥飘至月宫,才发现那儿出奇的冷清,空无一人。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刘安《淮南子》)
5、在《月》的末尾,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呢?
生:因为嫦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嫦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三、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 练写字词;
2、再读课文。
板书:
月 巴金
月:团圆、幸福、美好、相思、思乡
《月》:冷光、凉月、寒光冷气、霜、死的光 飞蛾扑火
(寒冷、死寂、没有生机) 追求光明,勇于献身 夸父追日
姮蛾奔月:为了使已死的星球再生 姮蛾奔月
(给月亮带去光和热,使月亮有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