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2 10: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寿春中学 江明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重要词语。
2、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
1、 注重阅读,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2、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
1、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其变化的原因。
2、 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基本课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家看看这幅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被喻为“消逝的仙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这里曾经湖清草美,飞鸟成群;这里曾经人声鼎沸,商旅“丝绸”;这里曾经万家灯火,楼兰城立。然而,因为人为的破坏和自然原因,现在它寸草不生,荒无人烟,成为一块不毛之地。21教育网
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塔里木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在历史舞台上只活跃了四五百年便在公元4世纪神秘消亡,是何原因至今说法不一)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k㎡。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k㎡。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k㎡。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21·cn·jy·com
二、学生阅读
1、用“圈点勾画法”阅读:生字词、重点词语、段号。(课件)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露(luǒ) 戈壁(gē) 荡漾(yàng) 娱乐(yú)
2、列阅读提要。
三、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1、师: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生:过去是“仙湖”,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不毛之地。
2、师:昔日的罗布泊是“仙湖”,那么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呢?哪些段落写的是罗布泊昔日的模样?
生:4-9段。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绿洲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仙湖的美丽容颜吧。(3课件)
3、师:哪些段落写的内容是罗布泊现在的样子?
生:1-3段、15-25段。
师:现在的罗布泊又是怎么样的呢?请找出文中描写今日罗布泊样貌的句子。
生:神秘、沙漠、戈壁。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4、师:为什么仙湖会消释呢?
生:一是塔里木河改道,二是“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师:像罗布泊一样有消逝危险的还有吗?
生:青海湖、月牙泉。
师:我们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吧。(课件)
看了这么让人揪心的资料,心里真得不好受。大家放松一下,听一听田震的歌曲《月牙泉》吧。(播放)
四、拓展探究
1、师:造成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生: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www.21-cn-jy.com
2、师: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
生一:表达了作者对仙湖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之情,对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悲痛。
生二:作者的愿望:拯救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3、师:面对人类的飞速发展,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略
4、你们希望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呢?
生:略
五、结束语
师: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环保志愿者吧。只要人人拥有一颗保护地球的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家会更美!(展示几张美丽的风景图片)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二。
2、复习旧知,朗读课文,听写生字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