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2 09:5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
寿县寿春中学 江明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摹景状物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并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1、分析理解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深入体会元方批评父友无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境导入,激趣入题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聪明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喜纳文士。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关于背景,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义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形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这部书,差不多就可以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一读课文,扫清生字生词障碍。
2、二读课文,自主翻译,并注意理解重点词语。
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四、再读课文,合作研讨
1小组合作,互动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天朗气清的好天气,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4)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2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明确:
(1)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2)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3)好的诗句要有意蕴。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蕴,“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4)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五、 课堂训练,拓展延伸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六、作业
反复诵读,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温故知新,掌握方法
1、请同学背诵和翻译《咏雪》。
2、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强调:不——通“否”。
2 、学生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3、齐读课文。
(二)理清字句
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走近学生。指名2个学生质疑字句,师生共同答疑。其实文中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字词,还有需要理解并积累的字词。教师板书字词意思。
①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古今意思不一样,离开乃:才)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行:相约同行;委:丢下,舍弃)
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顾:回头看)
④区分:尊君(尊称)、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相”这个词的意思,仅指一方,无“相互”意。
2、在理解字句之后,应该学会翻译重要句子,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出来,同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互动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2)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2、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明确:
(1)课文中,友人与陈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就改的精神。
(2)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聪明、机智、懂礼识仪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出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甲生:“元方入门不顾”,是有一点过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并且走下车来拉他表示认错,那元方就应该原谅客人,而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不符合元方是个深明为人之理的性格特点。客人“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不也是不懂礼节吗?
乙生:我们不能说元方无礼。“入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是小孩子天真的表现,尽管“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元方仍弃之不理,符合儿童心理。相反,若写陈元方与客寒暄、接受友人道歉,则不符合一个7岁儿童的心理性格,那样或许会把陈元方刻画得“有理”“有礼”,会给人失真之感。因此,责备元方无礼,则不合情理,有求全责备之嫌。
四、联系现在,拓展延伸
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 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 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 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甲生:读了《陈太丘与友期》,我感悟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的是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对别人不尊重,就是对自己不尊重。陈太丘的朋友就是例证。
乙生: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对小孩也不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陈太丘的朋友在七岁的元方面前骂他的父亲,也是对小孩的不尊重,所以激怒了陈元方,遭到了元方的羞辱,这是陈太丘的朋友自取其辱。
丙生:我觉得诚信是为人之道,做人之本。陈太丘的朋友失信在先,又不尊重他人,以至颜面扫地,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在小孩面前也无地自容。
丁生:泰戈尔说:“信用的坠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犹如打碎的镜子不能重圆。”陈太丘的朋友虽“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要挽回诚信这个做人的根本,不是一个“惭”字就能挽回的。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