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操场上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7操场上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15:3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操场上教案
教学内容: 部编 版教材 一 年级 下 册 第 五 单元第 3 课
课题名称:《操场上》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1课时
教学 理念 课标指出:“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秉持以生为本,契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看图识字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把童真童趣融入课堂,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
一下 第一单元 一下 第五单元
知识 框架图 这是第二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四篇课文,渗透了形声字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等识字方法。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 《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在看图中识字、学词、学句 。教学时需要注意 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教材 解析 统编本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操场上》是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识字教学课。这课书包括以下五部分:一幅图、一组词串、一首小儿歌、一类和二类词语表及课后练习题。 从词串内容来看 词串中的词语一共有六个,这六个词语都是体育活动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都是需要用手做的活动,词语中的动词都是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都是需要用脚做的活动,词语中的动词都是足字旁。 从儿歌内容看 书中的一首小儿歌,由三句话组成。主要描绘了下 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好,可以茁壮成长。 从书中插图看 书中有一幅插图,这幅插图体现了六个词语中的四项体育活动的名称。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为:跑步、拍皮球、拔河和踢毽。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幅图展开教学。而对于词串中提到的“打球”“踢足球”“跳高”三个词语内容,课本里没有显示,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去补充完成。 从课后习题看 课后的两个习题,一个练习设计了朗读课文这就提示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儿歌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练习“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说一说,这就提示教师课上应该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展开话题,互动起来。
学情 分析 学生的兴趣点 一年级学生喜欢体育活动,生性活泼、爱动。一提到体育活动,会有很多话想说。特别是一提到下课喜欢做的体育活动,那更是可说的话题多,兴趣浓。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汉字、词语和儿歌的积极性。 学习的优势与难度 从学生的生活积累看,本课需要认识并要求会写的生字,部分学生对于大部分汉字应该有所认识。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经验,对于识字方法应该熟悉,并可以做到比较好地运用。然而,对于“热闹”“锻炼”等学生不常见的词语,学生认识的估计不多。同时,在本课书中的“热闹”一词,结合儿歌内容思考:说的是体育项目多,操场上玩儿什么的都有,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很快乐。因此,可以结合儿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识字,达到会认识的目的。在要求会写的字方面,由于是在第三单元刚刚学习了“足字旁”,所以,带有“足字旁”的字写不好。学生在书写时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指导。
学习 目标 1语言运用.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操、拔”等生字和偏旁金字旁。会写“打、皮”等字。 2审美创造.正确、连贯地朗读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文化自信.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 4思维能力.初步养成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正确、连贯地朗读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初步养成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 方法 与 策略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策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结合法、动作辅助法,使抽象的词语变得具体可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 资源 与 工具 1.教学资源: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图片、视频、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任务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交流分享平时喜欢的体育活动。 2.学习词语“操场”。 (1)字理识字“操”。 (2)字理识字“场”。 (3)拓展识字。 3.齐读课题——操场上。 1.用完整的话分享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读操场。 3.齐读课题。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谈话和借助图片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活动一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2.开火车读词语、儿歌,相机正音。 3.拍手读儿歌,注意轻声和 1.自读词语和儿歌。 开火车读词语、儿歌。 根据汉字的构成特点和字意,采用借助图
任务二 图文对照,认学字词 停顿,读出韵味。 活动二 集中识字,自主分类 1.学习词语“拔河”,强调提手旁表示和手部动作有关。 2.学习词语“拍皮球”,归纳“拍”是个形声字。 3.学习词语“打球”,拓展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 4.字理识字“足”,并与足字旁作比较,自主发现足做偏旁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5.学习词语“跑步”,强调足字旁表示和脚部动作有关,归纳“跑”是个形声字。 6.学习词语“踢足球”。 7.学习词语“跳高”,学生自主发现“跳”也是个形声字。 8.完成学习单第一题,读准六个运动项目。 9.自主发现第一行的字都是提手旁,和手部动作有关。第二行的字都是足字旁,和脚部动作有关。 10.完成学习单第二题,根据偏旁给动词分分类。 11.出示体育运动“跨栏”、“掷铅球”,请学生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猜猜跨栏的“跨”、掷铅球的“掷”的偏旁。 12.拍手读儿歌。(课中操) 活动三 利用图文,积累表达 请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来说一说操场上的情景。 拍手读儿歌。 边做动作边读拔河、拍皮球、打球,关注提手旁。 边做动作边读跑步、踢足球、跳高,关注足字旁。 发现第一行的字都是提手旁,和手部动作有关。第二行的字都是足字旁,和脚部动作有关。 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图片猜“跨”和“掷”的偏旁。 联系生活经验,补充完整:下课了,操场上可真热闹,同学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玩儿得真开心啊! 片的方式突破教学难点,形象而生动。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是比课本上的文字更为精彩的学习资源。教学设计链接了学生的生活,调动其生活中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感受生活的能力。
任务三 书写指导,写好生字 出示生字“足、跑”。 请学生一看笔顺,二看结构,三看关键笔画。 教师示范,细化要点。 学生书空练习,加深记忆。 学生自主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对比评价,巩固提升: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从笔画规范、结构合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1.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学生仔细观察“足、跑”的笔顺、结构、关键笔画,分享发现。 2.学生观看教师示范,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 3.学生自主书写。 4.学生对照评价标准互评。 强化对笔画顺序和结构的记忆。 加深对书写要点的掌握 。
四、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堂练习。
拓展 延伸 作业 作业内容 设计思路
基础性作业: 1.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并请家长评价。 2.书写生字。 实践性作业: 我们今天分类学习了带有“扌”和“?”的字,今天请你们回去做小老师,把这些偏旁中藏着的小秘密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强化对形声字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的掌握,巩固课堂成果。
评价 手段 通过课堂表现(如朗读、书写、互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 通过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学 板书 7 操场上 扌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 跳高 跑步 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