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夺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夺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16:1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毕业考试夺冠卷(统编版)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带你回顾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愿你以从容的心态、细致的思考,在卷面上展现六年的学习成果,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答卷!
一、识字写字(38分)
(一)选择题(10分)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蜷缩(quán) 追悼(dào) 迫不急待 精兵简政
B. 剥削(xuē) 抽噎(yē) 司空见惯 革故鼎新
C. 围歼(qiān) 瑰丽(guī) 恍然大悟 别出心裁
D. 纬度(wěi) 憎恶(zèng) 见微知著 无独有偶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在科学研究中________,终于发现了新的物理规律。
(2)面对困难,我们不能________,而要勇敢面对。
(3)这幅画________,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A. 锲而不舍 退缩 匠心独运 B. 坚持不懈 畏缩 别出心裁
C. 持之以恒 后退 独具匠心 D. 孜孜不倦 退缩 标新立异
3.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走马观花 走亲访友 B. 不以为然 恍然大悟
C. 赴汤蹈火 固若金汤 D. 过犹不及 及时行乐
4.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讲的故事绘声绘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B. 面对危险,他挺身而出,真是自作自受。
C. 考试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D. 春天来了,公园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5. 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2)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
(3)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4)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A. 夸张 反问 比喻 拟人 B. 比喻 疑问 拟人 夸张
C. 拟人 反问 夸张 比喻 D. 夸张 疑问 比喻 拟人
(二)判断题(5分)
1. 《匆匆》一文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
2.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知识不够渊博。( )
3. 辩论时要抓住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同时要注意语言文明。( )
4.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按照时间顺序,详写了除夕、初一、元宵等日子,展现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 )
5. 写信时,称呼要顶格写,署名和日期要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
(三)看拼音,写词语(12分)
kǒng bù jī xiè xī shuài jūn fá
yán jùn chè dǐ bō li lǐng yù
mó :( )鬼 ( )范 ( )托 ( )菇
(四)课内积累(7分)
1.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3.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
4.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
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事例,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不断发问和探索的道理。
(五)口语交际(4分)
班级要举办“读书分享会”,你准备分享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二、阅读(32分)
(一)阅读《父亲的画面》,完成习题(15分)
父亲的画面
①父亲去世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他的影像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②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河边钓鱼。他总是耐心地教我如何装鱼饵、甩钓竿,然后静静地坐在一旁,看我笨拙地操作。有一次,我钓上了一条小鱼,兴奋地大喊大叫,父亲却轻轻地说:“小声点,别吓跑了其他的鱼。”他的话语像春风一样温柔,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沉稳。
③上小学时,我参加了学校的绘画比赛。父亲特意请假陪我去赛场,比赛结束后,他仔细看了我的画,说:“颜色很鲜艳,如果构图再合理一些就更好了。”他没有直接夸奖我,而是指出了不足之处,让我明白要不断进步。
④中学时,我因为考试失利而闷闷不乐。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我去爬山。爬到山顶时,他指着远处的风景说:“人生就像爬山,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他的话让我豁然开朗。
⑤父亲去世前,躺在病床上,还握着我的手说:“孩子,要好好生活,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今,每当我遇到困难,总会想起父亲的话,仿佛他从未离开。
1.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空间顺序 B. 时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事情发展顺序
2. 文中父亲教“我”钓鱼时说“小声点,别吓跑了其他的鱼”,表现了父亲( )(2分)
A. 胆小怕事 B. 喜欢安静 C. 做事沉稳 D. 爱护动物
3. 第④自然段中,父亲带“我”爬山的目的是( )(2分)
A. 让“我”锻炼身体 B. 让“我”欣赏风景
C. 让“我”明白人生道理 D. 让“我”忘记考试失利
4. 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结尾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粽子里的乡愁》,完成练习(17分)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素的则有红豆粽、白米粽、小枣粽,母亲总是把这些粽子送给街坊邻居。
④记得有一年,邻居王奶奶病了,母亲包了粽子送去,王奶奶感动得直掉眼泪。母亲回家后说:“做人要懂得感恩,别人有困难时要伸出援手。”
⑤还有一年,端午节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亲却还是想办法包了一些粽子,让我去送给乞讨的老人。她说:“虽然我们自己过得不好,但也不能忘了别人。”
⑥如今,每当我吃粽子时,总会想起母亲的话,想起那些粽子里包含的乡愁和母爱。
1. 写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2分)
(1)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
(2)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现在想起来,仿佛还能闻到粽香。( )
2.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A. 总领全文 B. 承上启下 C. 总结全文 D. 点明中心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母亲包莲子红枣粽是为了送给街坊邻居。
B. “子孙粽”是供佛的,吃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C. 母亲在端午节会包很多种类的粽子。
D. 因为家里穷,母亲没有包粽子送给乞讨的老人。
4.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其中详写了哪部分内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你的家乡在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请写出两种,并说明寓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题目:《______的启示》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一件事”“一本书”“一句话”等),写清楚事物给你的启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参考答案】
一、识字写字
(一)选择题
1. B 。 解析:A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C项:“围歼(qiān)”应为“围歼(jiān)”; D项:“憎恶(zèng)”应为“憎恶(zēng)”。
2. A 。解析: “锲而不舍”强调坚持不放弃,符合科研情境;“匠心独运”侧重艺术构思独特,适合形容画作。
3. C 。 解析: C项中“汤”均指“热水”; A项“走”分别为“跑”和“拜访”; B项“然”分别为“对”和“……的样子”; D项“及”分别为“达到”和“趁着”。
4. B 。 解析: “自作自受”指自己做错事导致后果,含贬义,与“挺身而出”的褒义语境不符。
5. A 。 解析: (1)“静得连针掉地都能听见”为夸张; (2)“难道……吗?”为反问; (3)“太阳像大火球”为比喻; (4)“小鸟歌唱”为拟人。
(二)判断题
6. √ 7. ×(孔子不能决体现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8. √ 9. √ 10. √
(三)看拼音,写词语
恐怖 机械 蟋蟀 军阀
严峻 彻底 玻璃 领域
mó:(魔)鬼 (模)范 (摩)托 (蘑)菇
(四)课内积累
11.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2.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
13.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14. 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
15. 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与睡眠周期关系
(五)口语交际
示例:我想分享《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存28年,通过劳动和智慧克服困难的故事。我喜欢它是因为鲁滨逊面对绝境时的乐观与坚韧让我明白,遇到挫折不能放弃,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阅读(一)《父亲的画面》
1. B 。 解析:(按“小时候→上小学→中学→父亲去世前”的时间顺序展开)
2. C 。 解析:(父亲的话语体现“做事沉稳”的态度)
3. C 。 解析:(通过爬山比喻人生,让“我”明白坚持的道理)
4. 语言描写,作用:体现父亲对“我”的教育智慧,用比喻让道理更易懂,表达对“我”的期望。
5. 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以及父亲的话语对“我”成长的深远影响。
6. 父亲是耐心、智慧、善于引导的人。 教钓鱼时耐心指导,体现“耐心”; 评价画作时指出不足,体现“善于引导”; 用爬山比喻人生,体现“智慧”。
(二)《粽子里的乡愁》
1. (1)解释说明(对“子孙粽”寓意的说明)
(2)转折(话题从粽子种类转向回忆感受)
2. A(总起全文,引出母亲包粽子的情节)
3. C A项:莲子红枣粽供佛; B项:“子孙粽”供祖先; D项:母亲穷困时仍送粽子给乞讨老人。
4. 按时间顺序描写,详写母亲包粽子及送粽子给邻居、老人的事。
好处:通过具体事例突出母亲的善良,以“粽子”为线索串联乡愁与母爱,情感真挚。
5. 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善良、有爱心、懂得感恩的品质(即使自家贫困仍帮助他人,强调“感恩”)。
6. 示例: 挂五彩绳:寓意驱邪避灾、祈福健康; 喝雄黄酒:传说能驱虫解毒,保佑平安。
三、作文(30分)
题目示例:《那句话的启示》《那本书的启示》
评分要点:
内容(15分):事件/事物具体,启示明确,逻辑清晰;
表达(12分):语言流畅,描写细致(如动作、心理);
书写(3分):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