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暑假六年级语文上测课文必背内容计划表 (共11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暑假六年级语文上测课文必背内容计划表 (共11页)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20: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读书,要读进去, 还要读出来。
第1页,共11页
暑假六上必背课文计划表
内容 时间 背诵内容 背诵 默写 积分 签字
1 草原 Day1 第1自然段
2 丁香结 Day2 阅读链接
3 古诗三首 Day3 《宿建德江》
Day4 六月二十七望湖 楼醉书
Day5 西江月 ·夜行黄 沙道中
语文园地一 Day6 过故人庄
5 七律 ·长征 Day7 七律 ·长征
语文园地二 Day8 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三 Day9 春日
语文园地四 Day10 回乡偶书
18 古诗三首 Day11 浪淘沙(其一)
Day12 江南春
Day13 书湖阴先生壁
语文园地六 Day14 日积月累
22 文言文二则 Day15 伯牙鼓琴
Day16 书戴嵩画牛
23 月光曲 Day17 第9自然段
语文园地七 Day18 日积月累
25 少年闰土 Day19 第1自然段
语文园地八 Day20 日积月累
温馨提示: 每天按照计划,先预习理解课文,再背诵,最后默写过关。 背诵、默写完成后各+1分。 我用 积分兑换 (一份礼物或实现一个小愿望)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摘取幸福的果实吧! 签名: 2025年 月 日
第2页,共11页
五升六语文暑假课文必背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
第1课 草原 第1段(书本第2页)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 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 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 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 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第2课 丁香结 阅读链接(书本第7页)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这几句诗都以“丁香结 ”比喻解不开的愁怨。
第3课 古诗三首(书本第8页)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介绍】 (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 (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 因 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 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诗风清淡自然, 以五言古诗见 长,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 并称为“ 王孟 ”,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注释】
①宿:过夜;住宿。 ②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③泊:停船,靠岸。 ④烟渚: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⑤客:指诗人自己。 ⑥野旷:荒野空旷。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禁涌上心头。抬眼望去, 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清, 明月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仿佛与舟中的 人十分亲近。
【中心思想】《宿建德江》是作者夜泊停舟在建德附近,触景生情有感而作,通过描写秋江 暮色, 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思与满怀愁绪。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①醉书②
[宋]苏轼
黑云翻墨③未遮④山,白雨跳珠⑤乱入船。
卷地风⑥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⑦。
第3页,共11页
【作者介绍】 (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 四川人,葬于颍昌 (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 皆精。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 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 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 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 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 ”。作品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注释】
①望湖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②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③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④遮:遮蔽,遮盖。
⑤跳珠:雨点儿打在船上四溅而起的样子。 ⑥卷地风:指席地卷来的狂风。
⑦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平静。
【译文】黑云像打翻了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 纷纷乱跳进船舱。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 碧波如镜。
【中心思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本诗描写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后的变化情景, 表达 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西江月① ·黄沙②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③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 ④社林⑤边,路转溪桥忽见⑥。
【作者介绍】 (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作品 有《 稼轩长短句》。他的词反映了诗人抵抗金人,收复失地的爱国思想,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也有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的树枝。 ④茅 店:用茅草盖的旅舍。
⑤社 林:社庙丛林。社,社庙,土地庙。 ⑥见 :同“现 ”。
【译文】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 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 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中心思想】《西江月 · 夜行黄沙道中》描写了江南山村盛夏月夜的景色。全词表现了诗 人对淳朴安乐的农村生活的喜爱,对恬静美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对农家丰收在望的喜悦心 情。
园地一日积月累(书本第14页)
过①故人庄②
[唐]孟浩然
故人具③鸡黍④, 邀⑤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⑥, 青山郭⑦外斜⑧。
开⑨轩⑩面 ⑩场圃⑩, 把酒⑧话⑩桑麻⑥。
待到重阳日⑩, 还来就菊花⑩。
【作者介绍】 (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 (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 因 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 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诗风清淡自然, 以五言古诗见 长,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 并称为“ 王孟 ”,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第4页,共11页
【注释】
①过:拜访,探访,看望。 ②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③具:准备,置办。 ④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黍(sh ǔ): 黄米饭。
⑤邀:邀请。 ⑥合:环绕。
⑦郭:指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泛指城 外。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⑧斜:迤逦远去,连绵不绝。读xi á 。 ⑨开:打开。
⑩轩: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⑩面:面对。
⑩场 圃 (p ǔ): 菜园和打谷场。 ⑧把酒:拿起酒杯。把:端着,拿起。
⑩话: 闲聊,谈论。 ⑥桑麻:指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⑩重阳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 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⑩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就:靠 近、赴,也指欣赏的意思。菊花:既指菊花 又指 菊花酒。体现了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译文】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 环绕着小 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 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中心思想】《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 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 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
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第二单元
第5课 七律 · 长征(书本第16页)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作者介绍】 (1893-1976),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人。诗人, 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 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 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注释】
①万水千山:这里的“ 千 ”“ 万 ”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 隐含着困难多、 艰险多。
②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③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 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 在江西、 湖南、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④逶迤: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⑤细浪:小浪花。
⑥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⑦磅礴: 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 险峻。
⑧走泥丸: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⑨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⑩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⑩大渡:指大渡河。
⑩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 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⑧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⑩三军:在古代, 大国军队都设中军、 上军、下军等三军。后来通常用“三军 ”来泛指全军。
⑥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译文】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 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 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
第5页,共11页
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
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
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中心思想】本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 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品读感悟】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那种大无畏的精 神和豪迈的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在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革命胜利的来之 不易。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一定要以“长征”精神来激励自己,不怕困难,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园地二 日积月累(书本第34页)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作者介绍】曹植,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 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 ”,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 丕合称为 “三曹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的评价。
【译文】语出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中心思想】此句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 迈情怀。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背景介绍】语出自宋朝李纲之口。宋朝末年,北方民族进犯,昏聩无能的宋徽宗仓促让位钦宗, 慌忙出逃镇江。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李纲奏言钦宗:“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 以尺寸与人。 ”钦宗嘉纳其言,升李纲为兵部侍郎。
【译文】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作者介绍】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考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此诗是诗人被免 去参议官后病中写下的。
【译文】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中心思想】语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 ”总结了中华民族 热爱祖国的伟 大精神。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 国。
第三单元
园地三 日积月累(书本第52页)
春日
[宋]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①春日:春天。 ②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③寻芳:游春,踏青。 ④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⑤滨:水边,河边。 ⑥光景:风光风景。
⑦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⑧东风:春风。
【译文】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游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中心思想】《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
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第6页,共11页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 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 ”是暗指孔门,
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 “寻芳 ”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 紫千红 ”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 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第四单元
园地四 日积月累(书本第70页)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介绍】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 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 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①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②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 自此以后就离开家乡。
③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④乡音: 家乡的口音。 ⑤无改: 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
⑥鬓毛衰(cuī):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⑦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⑧笑问:笑着询问。
【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 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人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中心思想】作者在诗中抒发的久客他乡,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
第六单元
第18课 古诗三首(书本第86页)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介绍】 (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 学家,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 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卒年七十,赠 户部尚书。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 ”之称。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 元并称“刘柳 ”,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有《陋室铭》《竹枝 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注释】
①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 锡、白居易,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 牌名。《浪 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其中一首。
②九曲: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 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浪淘:波浪淘洗。 ④簸:颠簸。 ⑤天涯:天边。
第7页,共11页
⑥银河:晴天的夜晚,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 引起的。中国古 代称银河、天河等,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⑦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译文】蜿蜒曲折的黄河奔腾不息,卷起万里黄沙。波涛汹涌,狂风掀起波浪,从遥远的天 边滚滚而来。诗人要沿着从天涯来的黄河,溯流直上,到达银河,和黄河一起到牵牛织女家中 做客。
【中心思想】《浪淘沙》(其一)中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壮丽,表现了诗
人 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概。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介绍】 (803一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 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 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注释】
①莺啼:莺啼燕语。这里泛指鸟鸣。 ②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③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庄和城 镇。郭,外城,这里指城镇。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④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⑤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⑥四百八十寺:“ 四百八十 ”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⑦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⑧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辽阔的江南大地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互相映衬。在临水依山的村庄、城镇中, 迎风招展的酒旗随处可见。南朝遗留下来的四百八十多座佛寺,无数的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 雨之中。
【中心思想】《江南春》这首诗千百年来久负盛名。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
的 风物,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明丽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作者介绍】 (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释】
①书:书写,题诗。 ②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 退居钟山 (在今南京)时的邻居。
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代指庭院。 ④长:通“ 常 ”。
⑤苔:青苔。 ⑥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 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⑦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⑧排 闼:推开门。闼: 小门。
⑨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茅草屋的庭院因为 (主人)经常打扫,洁净的连青苔都没有。花 草树木成垄成行, 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清澈的河流环绕、保护着农田,两座郁郁葱葱的高山,推开 门来,给主人送来绿色。
【中心思想】诗人通过环境的洁净清幽,来暗 示主人生活情趣高雅,又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 感情的形象,写山水主动与人亲近,其 实是写人热爱山水,志趣高洁。
第8页,共11页
100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的意义包涵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 (代表收敛)、木(代表 伸展)、土(代表中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相关词语:阴阳五行 五行八卦
五谷:稻、麦、黍、菽、稷
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 ǔ , 俗称黄米)、稷 (j ì , 又称粟,俗称小米)、
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 因
此有将麻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的说法。
(
:
)相关词语:五谷丰登 五谷杂粮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中国古代的五音一般指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 ”或“五音 ”。
相关词语:五音不全 五音六律
五彩:黄、青、赤、白、黑
古代所说的五彩是指黄、青、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 色彩。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金、木、火、 水、土。同时,“五色 ”分别象征东、 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
相关词语: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五彩纷呈
第七单元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书本第102页)
伯牙戴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
. . . . . . . . . .
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 . . .
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 .
【注释】
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 · 本位》鼓 :弹 。
②方:正当。 ③志:心志,情志。
④太山:泛指大山, 高山。 一说指东 岳泰山。
⑤ 曰 :说 。 ⑥善哉:好啊。哉:语气词,表感叹。
⑦巍巍: 高大的样子。 ⑧若:像。
⑨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⑩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破琴:把琴摔碎。 复:再,重新。
无: 没有。 ⑩足:值得。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 真好呀,就像大山一样高峻。 ”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 “你弹得 真好 呀,就像流水一样浩荡。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 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中心思想】子期病死,伯牙摔琴断弦,从此不再弹琴的故事,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人生 得一知己足矣,伯牙与子期的友情成了千古典范。一句话“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 ” 也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 . . . . . . . . . . . . . .
第9页,共11页
一日曝书画, 有一牧童见之,拊掌见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 . . . .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 . . . . .
【注释】
本文作者苏轼
①蜀中:泛指蜀地。 ②处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
③好:爱好,喜爱。 ④所 宝:所珍藏的宝贝。
⑤戴嵩:唐代画家。擅 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 ”。相 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观察之精 微。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⑥《牛》 :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⑦尤:尤其。
⑦锦囊玉轴: 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 画轴。
⑨曝:晾晒。 ④拊掌:拍手。
⑩搐 :抽缩。 ⑩股 :大腿。
⑩ 乃:却。 ⑧掉:摆动,摇。
⑩谬 :错误。 ⑥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⑩改:改变,更改。
【译文】 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 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一 天, 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 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 了。 ”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 “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 的婢女。 ”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中心思想】《书戴嵩画牛》通过牧童指出名家画作中的错误,说明了实践出真知,不能凭空
想象和迷信权威,而要尊重事实,因事求人的道理。
第23课 月光曲 第9段(书本第106页)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 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 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 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园地七 日积月累(书本第112页)
与艺术有关的词语
1.音乐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天籁之音:形容声音好听。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文章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
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妙笔生花:比喻杰 出的写作才能。
3.技艺
第10页,共11页
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十分巧 妙。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4.书法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第八单元
第25课 少年闰土 第1段(书本第114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 胯下逃走了。
园地八 日积月累(书本第129页)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三魂》
只有民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 法的人……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的脊梁”是指那些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的优秀人物,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不惜 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
第11页,共1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