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4 11: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学情调研测试
生物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基本相同
B.精子和卵细胞识别并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随机结合,使后代呈现多样性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探究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煮熟后的豆浆冷却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用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实验,不能观察到联会这一现象
C.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同一小桶中放置的两种小球数量要求相同
D.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中,模拟联会过程时,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
3.用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一个正在分裂的雄性动物细胞(2n=8)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用“●”和“○”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②→③阶段
C.当荧光点移动到图甲③所示位置时,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末期
D.图甲所示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对应图乙的EF段
4.研究者开展了三浅裂叶牵牛花减数分裂观察实验,操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清水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B.卡宝品红为碱性染料,可将染色体染色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细胞大多含有染色体
D.不宜选取盛开期的花药,因为该时期花粉已经形成,减数分裂已基本结束
5.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n个碱基对的荧光蛋白基因(基因3),其脱氧核苷酸排序有4n种
B.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含遗传信息
C.染色体是DNA的唯一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等位基因
6.为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走访调查并依据所得信息绘制了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走访调查的对象应为该遗传病的患者家系
B. 若Ⅱ-4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若I-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I-2和Ⅱ-3的基因型相同
7.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 Aa 和 AA 两种类型个体(aa 胚胎致死),Aa ∶AA=1 ∶2,该种群的每种基因型中雄雌个体比例为 1 ∶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2/7 B.5/9 C.5/18 D.13/18
8.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环状DNA,其结构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每个磷酸基团均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
B.DNA分子每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④为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均可断开⑤,DNA聚合酶可催化⑥的形成
9.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科学家用含14N/15N -DNA的大肠杆菌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管②的结果不能排除DNA全保留复制
B.试管中不同条带代表不同密度的DNA
C.试管③中含有14N/15N-DNA和14N/14N-DNA
D.若细胞继续分裂,离心后得到的条带位置与试管③一致
10.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上有3个供tRNA结合的位点,其中A位点是新进入的tRNA结合位点,P位点是肽链延伸过程中的tRNA结合位点,E位点是空载的tRNA释放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的移动方向“→”
B.图中存在3种RNA,其中mRNA上含有密码子
C.图中P位点结合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5'-CUG-3'
D.反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使肽链延伸终止
11.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可变剪切是指在前体mRNA到成熟mRNA的过程当中,不同的剪切方式使得同一个基因可以转录出多个不同的成熟 mRNA,最终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下图所示。a、b、c代表过程,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说明基因与蛋白质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B.以前体mRNA、成熟mRNA为模板逆转录所得DNA的碱基序列不完全相同
C.a、b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基质中
D.对前体mRNA进行剪接不会导致基因突变
1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且生下来就有的疾病
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
C.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
D.线粒体DNA的缺陷引发的遗传病,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3.下图是人体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红细胞中珠蛋白(血红蛋白组成蛋白)基因表达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基化可能会阻止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先后结合启动子,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B.甲基化位点差异导致珠蛋白基因在时间上发生了选择性表达
C.12周时起γ-珠蛋白基因会持续在红细胞内表达
D.ε-珠蛋白基因和γ-珠蛋白基因这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重组
14.普通小麦起源于一粒小麦(AA)、拟斯卑尔脱山羊草(BB)和节节麦(DD)在自然条件下的远缘杂交,以及杂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B、D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为7条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粒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杂交产生的子代高度不育
B.二粒小麦和节节麦能杂交,说明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C.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其染色体数目为42条
D.普通小麦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
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隔离而形成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B.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协同进化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D.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6.某种蝗虫正常二倍体雌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X,雄性个体染色体组成为22+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雄蝗虫精巢细胞中的X染色体数可能是0条、1条、2条
B.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少2条
C.雄蝗虫在形成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D.蝗虫的基因组测序应测定13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17.下图为一只正常雄果蝇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所示的基因不会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B. D与d、E与e互为等位基因,E与d、E与w互为非等位基因
C. A与a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其后代性状可能与性别有关
D. 不考虑突变,减数分裂时若基因d、e出现在细胞同一极,说明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18.如图为某DNA半保留复制过程的部分示意图,非复制区与复制区的相接区域会形成Y字形结构,被称为“复制叉”。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旋酶可结合在复制叉的部位
B.DNA聚合酶能催化前导链和滞后链由3′端向5′端延伸
C.整个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的
D.整个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表现为一条子链连续,另一条子链不连续
19.下列生物学实验中,使用的技术或科学方法及其结论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 技术/科学方法 结论
A 探究DNA复制的方式 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 DNA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
B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加法原理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C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 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D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假说演绎法 白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标明分值的空外,每空1分,共58分。
20.(12分)图1中甲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乙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图2是果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其中Ⅰ、Ⅱ、Ⅲ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甲细胞可知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 ▲ 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中有 ▲ 条染色体,图甲果蝇基的因型为 ▲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含BC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 。
(2)图1乙细胞的名称是 ▲ 。其对应图2中的 ▲ (用字母表示)段,乙细胞中有 ▲ 个核DNA分子,图2Ⅱ、III过程中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分别是 ▲ , ▲ ;在Ⅲ过程中,细胞中始终满足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的时期是 ▲ (用字母表示)段。
(3)实验过程中,发现一只雄性果蝇(XBY)与一只雌性果蝇(XbXb)的后代中,有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变异个体。经分析发现是某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发生异常所致,若不考虑基因突变,该亲本产生配子时发生异常的时期对应图2中 ▲ (用字母表示)段,具体的原因是 ▲ (写出具体的异常分裂过程)。
21.(12分)鹦鹉(ZW型性别决定)的毛色有白色、蓝色、黄色和绿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其中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相关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用纯合蓝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进行了如下两个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实验一:P:蓝色鹦鹉(♀)×黄色鹦鹉(♂)→F1:黄色鹦鹉(♀)∶绿色鹦鹉(♂)=1∶1;
杂交实验二:P:黄色鹦鹉(♀)×蓝色鹦鹉(♂)→F1:绿色鹦鹉(♀)∶绿色鹦鹉(♂)=1∶1.
控制鹦鹉毛色的B、b基因位于 ▲ 染色体上,绿色鹦鹉的基因型有 ▲ 种(考虑性别),黄色鹦鹉的基因型有 ▲ (考虑性别)。
鹦鹉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 定律。该实例体现了基因表达产物和性状的关系是 ▲ 。
(3)杂交实验一中,亲本雌性鹦鹉的基因型是 ▲ ,F1雌雄鹦鹉随机交配,F2的表型有 ▲ 种(考虑性别),其中绿色雌性鹦鹉占 ▲ 。
(4)杂交实验二中,亲本雌性鹦鹉的基因型是 ▲ ,F2的表型及比例为 ▲ (不考虑性别)(2分)。欲判断F2中某只绿色雄性鹦鹉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只 ▲ (填表型)杂交。22.(11分)下图1为p53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其表达产物可以抑制细胞的异常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p53基因是生物体内重要的 ▲ (填“原癌”或“抑癌”)基因。
(2)图1中的过程a表示 ▲ ,成熟mRNA需通过 ▲ 运出细胞核。过程b所需的原料是 ▲ ,该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 。
(3)图1核糖体甲、乙中更早结合到mRNA分子上的是 ▲ ,tRNA的 ▲ (填“5'-端”或“3'-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图1中正在进入核糖体乙的氨基酸是 ▲ (部分密码子及其对应的氨基酸:GGC—甘氨酸;CCG—脯氨酸;GCC—丙氨酸;GAG—谷氨酸)。
(4)Dnmt1是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可以调控p53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斑马鱼的肝脏在极度损伤后,肝脏中的胆管上皮细胞可以再生成肝脏细胞,调控机制如下图2所示。
①p53基因正常表达时,通过 ▲ (填“促进”或“抑制”)路径1和2,进而抑制胆管上皮细胞的去分化和肝前体细胞的再分化过程。
②肝脏极度受损后,Dnmt1的表达水平将 ▲ (填“上升”或“下降”),从而 ▲ (填“加强”或“减弱”)了对p53基因表达的抑制,进而促进肝脏的再生。
23.(11分)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但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下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商种方案,据图回答:
(1)过程①所用的“y射线”属于 ▲ 诱变因子,应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 ▲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 ▲ (答两点即可)等特点。
(2)若过程①处理并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经基因检测是由于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经过程②一代自交、筛选得到的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1/3,则经过第二代自交并筛选获得耐盐植株中纯合子占 ▲ ,该过程的目的是 ▲ 。
(3)过程③中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表现出 ▲ 的特点,该植物体内含有 ▲ 个染色体组。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一般是 ▲ ,原理是 ▲ 。耐盐水稻新品种与普通水稻 ▲ (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
(4)互花米草是我们常见的耐盐植物,在南通沿海滩涂大量分布。有人尝试利用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获得耐盐水稻,但很难成功,这是因为互花米草与水稻之间存在着 ▲ 。
24.(12分)小鼠(2n=40)是良好的实验动物,科研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观察了减数分裂过程,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将曲细精管剪成 1mm 短管, 适度研磨、离心, 取中层细胞悬液 3~5mL,加适量蒸馏水, 置 37℃水浴中低渗处理 15~20min。
②离心,取细胞沉淀,加新鲜配制的甲醇冰醋酸固定液 3~5mL,固定 20min,其间用小吸管慢慢将细胞团轻轻打散。
③再离心,取细胞沉淀,加固定液,制成较浓的细胞悬液。
④取洁净玻片,滴一滴细胞悬液,立即用口吹散细胞,酒精灯上微热烤干,用染料染色,显微观察。实验结果:
(1)在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中,常选用雄鼠的曲细精管作为观察对象而不是雌鼠的卵巢原因是 ▲ 。(答出1点即可)。
(2)步骤①中曲细精管研磨、离心后,取“中层细胞”的原因是 ▲ 。中层细胞悬液加适量蒸馏水低渗处理的目的是 ▲ 。
(3)步骤②中使用甲醇冰醋酸固定液的作用是 ▲ 。步骤④中可用 ▲ 染料染色。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 ▲ 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4)将图示照片按细胞分裂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 (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 。图中 B 所示一个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是E所示一个细胞中的 ▲ 倍,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 ▲ (填字母)所示时期。
(5)胸苷能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DNA复制提供原料。 DNA复制过程中,过量胸苷会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竞争模板,因无法形成 ▲ 键,从而抑制 DNA的复制。下表是小鼠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内不同时期的时长,研究人员向小鼠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大约9.6 h 后,细胞将停留在 S 期。若想将停留在S期的细胞同步到 G1/S 交界处, 可先换上新鲜培养液培养 ▲ h(填范围), 再加入过量胸苷培养。
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G1 S G2 M
时长/h 5.5 6.2 2.3 1.8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学情调研测试 生物试卷答案 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B C A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B C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 16 17 18 19
答案 CD BCD AD AB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
20.(12分)(1) 8 4 BbCcXDYd 1/4
(2) 初级精母细胞 ab 8 (精子和卵细胞发生)受精作用 着丝粒分裂 fg
(3) ab(或abh) (亲本雌性果蝇减数分裂过程正常)亲本雄性果蝇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X和Y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但减数分裂Ⅱ正常
(12分)(1) 常 6 BBZaW、BbZaW、BBZaZa 、BbZaZa
(2)自由组合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bbZAW 8 3/16
(4) BBZaW 绿色鹦鹉∶黄色鹦鹉∶蓝色鹦鹉∶白色鹦鹉=9∶3∶3∶1(2分) 白色(雌性)鹦鹉
(11分)(1)抑癌
(2) 转录 核孔 氨基酸 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提高蛋白质合成效率/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相同多肽)
(3) 核糖体乙 3'-端 谷氨酸
(4) 抑制 上升 加强
23.(11分)(1)物理 细胞分裂旺盛,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不定向、突变频率低、一般是有害的
(2)3/5(60% ) 提高纯合子比例
(3)植株矮小、高度不育 1 有丝分裂的前期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属于
(4)生殖隔离
24.(12分)(1)雄鼠产生精子数量多,容易找到处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或雌鼠产生卵细胞数量少,且减数分裂过程不连续,不利于观察到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
(2)减数分裂的细胞主要位于中层 使细胞适当膨胀,染色体分散,有利于实验观察
(3)固定细胞、染色体的形态 甲紫(或醋酸洋红或改良的苯酚品红) 形态、数目和位置
(4)B→A→E→C→D(2分,全对得2分,否则不得分) 2 A
(5) 磷酸二酯 6.2~9.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