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花鸟画(—)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花鸟画(—)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2 21:44:28

文档简介

第13课:花鸟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和理解竹子的特点、生活习性、结构规律使学生能运用笔、墨进行墨竹的绘画。学会利用笔墨表现出竹枝竹叶的穿插和前后的层次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大胆尝试运用中国画技法富有个性的画竹,表现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艺术活动,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从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保护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并对竹子的精神有所感
2教材分析
在中国竹子与梅、兰、菊被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节、挺拔的特性历来为中国人所称道,成为中国人所推崇的谦虚、有气节、刚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动写照。正由于这种特点,文人画家都喜欢用它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竹叶的浓淡变化和前后关系
2.了解水墨画丰富的表现力和墨色变化方法,大胆尝试运用中国画技法富有个性的画竹,表现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竹的热爱,学习竹子的精神,并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进行墨竹的表现。
4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生学法:观察法、临摹法。
5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同学们跟随老师进入中国画中花鸟画的学习。
(出示课题)
教师导语: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以极高的的艺术价值享誉世界画坛。那么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称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出示图片:中国画梅、兰、竹、菊)
梅:象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
兰:高雅、脱俗、坚贞不渝。
竹:顽强不屈、正直无私、虚心向上。
菊:傲霜之花、生命顽强。
教师:注意“竹”是植物,属于花鸟画范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君子”中“竹”的画法。
(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上的宣纸上写出课题“画竹”。)
上新课:
1.教师提问:老师要考考大家,谁知道“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宋朝有一个人特别善于画竹,当时诗人苏轼说他之所以画得好,是因为他在动笔之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模样,因此得“胸有成竹”之说,后来以“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有了计划,在这里也希望同学们今后不管做什么都应做到有一定计划,这样才能做好每件事。
2.教师出示课前画好的一幅完整的中国画《竹》。
复习中国画知识。
构图:中国画中构图必须留白,不能画的太满。、
画面四要素:诗、书、画、印。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画中的竹子有几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竹竿、竹枝、竹叶。(出示课件)
3.教师现场范画竹子。
教师边画边讲解。(出示课件)
竹竿:竹竿是一节一节的,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从上往下画,越往上竹竿越短,中锋勾画连接处,侧锋画竹竿,最后用中锋将竹竿连接。
竹枝:竹枝生于节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交错生长,可画一枝或多枝,用中锋画。
竹叶:竹叶是竹子的点睛之笔,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可用一、个、八介来概括,用中锋画。(课件出示)
4.接下来同学们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回忆一下竹的画法要点。(出示问题课件)
画竹子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先画竹竿,再画竹枝,最后画竹叶。)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长短有变化吗?(下面长且粗,下面短且细。)
竹叶可分组,用几个字来概括呢?(一、个、八介)
创作实践:
1.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来描绘你心中的竹子。
2.请一位同学上台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3.其他同学创作,教师辅导。
展示讲评:
1.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讲评同学们的作品。
2.讲评老师和同学一起完成的作品。
3.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对竹子的绘画完成的比较好,虽然个别同学掌握的不是很好,但请你不要灰心,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做到“成竹在胸”。
拓展:
教师导语:那么今天我们就在郑燮的诗《竹石》中结束我们的课。(出示课件)
教师和学生齐读。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希望同学们能学习竹的顽强不屈、正直无私、虚心向上的精神。(出示课件)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接受能力很强,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对于生活在新疆的孩子们来说,竹子很陌生,所以课堂上我采用了了多媒体教学和现场范画相结合的方法,将竹子清晰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竹子,知道它的特征以及结构,学生在绘画时就很清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竹子的品质,学习它的精神,升华了本节课的意义。
课件9张PPT。 第15课 花鸟画 · 谁知道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什么?· 竹子有几部分组成? 竹竿 竹枝 竹叶 ·竹叶可用“一、八、个、 介”四个字代替。·竹叶有浓 、淡、稀、疏
的变化。
·画竹子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先画竹竿,再画竹枝,最后画竹叶。·竹竿是一节一节的,长短有什么变化? 下面的节更长更粗,上面的更短更细。·竹叶可分组画,用那几个字来概括? 一、八、个、介·创作实践:
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同学们描绘你心中的竹子。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虚心向上 顽强不屈 正直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