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2 16: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在上海、江浙等地区至今还流传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的民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研测评
谣,这反映了黄道婆
A.在丝织技术方面的革新
B.把纺织技术传播到欧洲
历史
C.对棉纺技术传播的贡献
D,使棉花的种植推广全国
(考试时间:上午10:00一11:30)
4.右图是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辽代鸡冠壶,采用了皮囊造型并烧制成瓷器,既反映出契丹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
人善于骑马的民族特色,又适应了民众定居生活的需求。这一设计能体现
非选择题
题目
选择题
16
17
18
19




A.辽代完全照搬中原制瓷技术
得分
B.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
C.辽代瓷器专供贵族阶层使用
、选择题(本部分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D.手工业是辽代重要经济部门
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辽绿釉鸡冠壶
5.北京图书馆收藏有明代抄本《回回药方》,其基本内容多为元代传人的阿拉伯医书的译本;
1.《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
而《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是14世纪波斯学者翻译的中医典籍。这两部著作主要说明

A.南方水稻产量高
B.经济重心的南移
元代
C.南方商业发展快
D.政治中心的转移
A.中外文化双向交流
B.科技发展领先世界
2.观察图一、图二两幅示意图,对大运河在不同时期发挥的共同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C.民族交融到达顶峰
D.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6.某校以“传递书香之美,引领阅读风尚”为主题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下面是小华同学在阅读
某名著后摘录的相关内容,据此推断他阅读的名著是
A.《窦娥冤》
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十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B.《西游记》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C.《牡丹亭》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愚贤枉做天!
D.《红楼梦》
余杭那
7.《资治通鉴》记载:“止欲叙国家之兴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诫”,
山运河
图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图二《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
这表明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
A都以洛阳为中心
B.保证了海上运输畅通
A.总结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
B.推动王安石变法的实施
C.南北起止点没变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彰显历代王朝的文治武功
D.开创史学编纂的新体例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