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2 17:0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
3.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2·1·c·n·j·y
创新点: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现总结透视现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导入
师:请同学们用手测量出老师的身高 (学生手量.回答)
你们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发言)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而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这种现象就是景物的近大远小现象,也叫透视现象。
a.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按书中的要求找出答案。(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粗远细.
近稀远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请同学找一找身边的透视现象。请学生仔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总结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紧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图片讨论总结出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21教育网
c.请同学们欣赏名画从中体会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并讨论发言它的魅力所在。(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中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21·cn·jy·com
d.同桌合作观察颐和园的长廊,从中找出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然后说一说。(柱子的变化)
板示讲解:视平线,消失点。
e.应用表现: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自制教具.零散的图片,拼贴成一幅完整的,具有透视效果的画。
活动3【作业】学生作业
用透视现象表现老师出示的图片。
要求:a.先找视平线,消失点。b.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c.按透视现象处理好竖线,斜线。d.线条流畅。www.21-cn-jy.com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绘画存在的问题,对画的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活动4【作业】展评作业
1、
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
2、
线条是否流畅。
3、
画面是否完整。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
的表现出来。
围绕以上4点学生自评,互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并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