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期八年级期终巩固练习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走进中国民俗,传承中华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以下是你所在的小组为活动开
展所做的准备,请你完善。(共23分)
【活动一:撰写开场白】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而春晚展现了春节这一中国民俗的欢乐祥和的景象。
今年的春晚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A(汲取吸取)创作灵感,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
文化盛宴。现代芭蕾《伊人》的灵感可追sù()至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舞者p
iān()然起舞,轻盈舞步与水的灵动相得益彰;《秧BOT》,机器人扭秧歌的场景令
人B(震撼震动);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通过美轮美奂的视觉特效,将2024年
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在春晚舞台上徐徐展开,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当音
乐戛()然而止的那一刻,观众热血沸腾。
春晚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俗,是因为春晚凝聚着人们的记忆。春晚激发了海内外华夏儿
女的民族自豪感,蕴含着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怀。
1.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2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追sù()②piān()然起舞③目不暇()接④戛然而止()
3.给文中A、B处分别选出恰当的词语。(2分)
A.B.
【活动二:欣赏古诗文】
4.赏民俗之韵,品文化之醇。请你帮助小语补充下列古诗文名句。(共8分)
赏美景,品真情。流连河边,细听“①,②”(《关雎》)的和鸣;
忽逢桃花源,惊艳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③,④”(《桃花源记》
)的绚丽;漫步小石潭,沉浸于“⑤,⑥”(《小石潭记》)两岸弯曲、
源头悠远的神秘氛围;遥望青山,感叹于李白“⑦,萧萧班马鸣”(《送友人》)的
临别的潇洒;徘徊城头,体会着常建“山光悦鸟性,⑧”(《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水色、鸟语花香的美好。
【活动三:宣传节日习俗】
5.小文搜集了一段关于“清明节”的文字,语序有些混乱,请帮他选择正确的语序。
(3分)
①其起源于上古祖先的信仰与春祭礼俗,历经岁月沉淀,形成了慎终追远、亲近自然的
独特内涵。
②清明前夕,人们准备香烛、祭品,扫墓祭祖,敬献鲜花,寄托无尽思念,传承孝道文
化。
③“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兼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④与此同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人们漫步山间田野,感受
春风拂面,畅享自然生机。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④③
6.班级将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活动,需要一幅宣传画。甲、乙两幅备选图片,你建议选
择哪一幅 请结合画面内容说明理由。(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河洛剪纸
①放寒假了,本来小米打算到饭店找个端盘子刷碗的事做,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可是,她
是初中生,不满十六岁。恰好妈妈的哮喘又发作了,她就呆在家里照料妈妈。
②妈妈的药快没有了,爸爸好长一段日子没给家里寄钱。小米知道,爸爸一定有难处。妈
妈对小米说:“你爸还没开工资,你去曹姨那里讨要一张河洛剪纸。”
③曹姨是他们的邻居,整天拿着一把剪刀在纸上剪花。她的素材均与河洛地区的风土人情有
关,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说是河洛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文化的瑰宝。她剪纸的主要技法是
阴剪、阳剪、阴阳结合,以阳为主,造型蕴含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如“留余图”,作品本身
就是康百万庄园“留余匾”的形状,右侧两个“留余”大字,整幅作品上方是“留余匾”文字内
容,下边是数条姿态各异、活灵活现的黄河鲤鱼,两边用花卉点缀,养眼又有寓意。曹姨系河洛
剪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她的作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也不菲。
④小米听从妈妈的话,打算去曹姨那里要一张。在小米和妈妈看来,这都是小菜一碟,根本
就不是个事儿。逢年过节,曹姨也没少送她们剪纸作品,大都是“福”字,或“喜鹊登枝”,或
“春回大地”,贴在门窗上,平添了喜庆,吉祥。让小米没想到的是,这次曹姨很温柔地拒
绝了。
⑤曹姨和颜悦色地对小米说:“小米,我可以教你剪纸。”
⑥小米瞅着曹姨,眼里充满了不解。她知道,曹姨带了不少徒弟,上有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
下有五六岁的小朋友。小米想学,妈妈吃药都没钱,自己出不起学费啊。
⑦曹姨像是小米肚里的蛔虫,知道小米的小心思,说:“我免费教你。
⑧小米心动了,但现在家里无米下锅,缺的是米,不是厨艺。她还是个学生,一个假期能
学会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即便是学会了,剪得像模像样了,就有人要 曹姨是不是糊涂了或者说
就是在糊弄她
⑨曹姨真是小米肚里的蛔虫,知道小米心中所想,说:“我先教你简单的,只要认真学,
一天就可以剪成两幅……咱河洛剪纸是非遗产品,有客户上门收购,销路你不用担心。”
⑩“真的 ”
“曹姨会诳你 ”
就这样,小米拜曹姨为师。曹姨教她花卉折剪,以折叠两至三次为宜,剪出花纹,成为四
面均齐的式样。这样的剪纸只要对折的次序不乱,折叠好后,用铅笔勾勒出刀法的路径,然后刀
沿线走,就能剪出想要的图案。小米用心,脑子灵活,手又巧,依照曹姨的指点,一个双“喜”
字一刀剪成。小米信心大增,学会剪双“喜”字后,开始剪“春”字……半天时间下来,小米已
经交了几篇自己也满意,曹姨也满意的作业。
第二天早上,小米在给妈妈做饭的时候,曹姨送过来200元钱,说她的作品有人拿走了。 从此,小米爱上了河洛剪纸。学会了多种剪纸技法,折叠剪纸中的对折、二方连续、四
方连续和团花剪纸等,也都得心应手。后来,又学会了点色剪纸、拼色剪纸等更为复杂的剪纸技
法。
一个假期下来,小米赚了2600元,解决了妈妈一个月的药费之外,还有剩余。
暑假到来的时候,小米做完作业,又去跟着曹姨学剪纸,她尝到了收获的喜悦,欲罢不
能。
多年后,小米也跟曹姨一样,成了河洛剪纸非遗传承人。小米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决定给
曹姨操办一个河洛剪纸作品展。在曹姨的工作室,帮助曹姨挑选作品的时候,从一个隐蔽的角落,
小米发现一批作品,不是曹姨的,是那个寒假,还有暑假,小米自己剪的。
(摘自《文艺报》2025年2月12日,有删减,作者:侯发山)
7.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以小米和曹姨之间关于河洛剪纸的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B.小米的爸爸对家庭不负责任,家里经济困难,母亲的哮喘病又发作,他却没有寄钱回来。
C.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无过多华丽辞藻,符合人物身份和生活场景。
D.文章以小米的成长经历为明线,以河洛剪纸的传承为暗线。
8.请从修辞的角度,为文中的画线句作批注。(4分)
她的素材均与河洛地区的风土人情有关,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说是河洛文化的活化石,
民族文化的瑰宝。
9.曹姨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
10.本文的结尾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1~13题。(共12分)
【文本一】
①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看,“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现象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
②首先,冷暖空气“拉锯战”。在清明节前后,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北撤,但仍有少
部分冷空气负隅顽抗,从西伯利亚经蒙古、华北地区折向长江流域;与此同时,南方的暖湿空气
迅速增强北上,这样一来,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正好在长江流域相遇。一旦交锋,较重
的冷空气就会楔入较轻的暖空气下方,将暖空气从下方抬向高空,这时气象学上
的“准静止锋”就形成了。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清明时节中国各地便开始细雨绵绵,连日
不断,从而形成“雨纷纷”的景象,这也是形成清明降雨的最主要原因。
③其次,太阳直射点的两个“跟屁虫”。站在太阳的视角看,每年到了春分日(3月21日前
后),太阳就会直射赤道;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便会越过赤道,向北半球移动。此后北半球就
会经历长达半年昼长夜短的情况。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了地球热量的变化,进而引起气
压带和风带移动。【A】气压带和风带这两只跟屁虫,就会跟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起
进行季节性移动。于是,在清明时节,位于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便会加强西伸,同时西南风
也开始向北扩大影响力。在两者的作用下,海洋上的暖湿水汽就会随之输送到我国大陆地区,从
而带来丰沛的降水。
④第三,令人烦躁的“低气压”。在春季,我国海洋上和陆地上都会出现低气压天气系统。
当低压生成时,气压会降得很快,导致气压梯度迅速增大,这时空气流通性增强,便出现了大风。
受到大风的影响,低气压里的云就会走得很快(云的成分就是小水珠),从而形成降雨天气。可能
这就是传说中“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吧!
(选自“知乎”,有删改)
【文本二】
①今天进入清明节气,这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正是鸟语花香的盛春时节,也是春种春
管的黄金期。清明节气的谚语极为丰富,大多与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如“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不怕清明雨,只怕谷雨风”等。
②清明时令,莫过于南方的雨,北方的风。【B】清明时节雨纷纷,冬去春来之时,冷空
气势力逐渐减弱,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开始跃跃欲试。冷暖空气经常会在南
方交汇,一旦势均力敌,就会造成南方阴雨绵绵。常年清明节气期间,降水日数多的省会级城市
均出现在南方,长沙、南昌、福州、贵阳、广州、杭州等城市遇雨概率超过50%。
③清明与“变天”在时点上的重合,充分显示出传统历法中蕴藏的智慧。要知道,清明下不
下雨,下什么雨,对农耕来讲都是大事。关于清明节下雨,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农谚:“雨打清明
前,洼地好种田”、“清明前后雨,豌豆麦子中了举”、“麦怕清明连放雨”等。
④随着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春种春管的黄金期随之到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
明高梁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等农事谚语都体现了清明节气与农事生产的紧密联系,提醒农
民抓紧农时开展春耕生产。
(摘编自《清明时节为何总下雨 》,2025.04.04)
11.根据文本一,请谈谈“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原因。(4分)
12.这两个文本,语言比较生动。请从A、B中任选一句赏析。(4分)
13.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提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现象,但为什么在说明内容上各有侧
重点呢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
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
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6.甲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17.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人才”,在韩愈看
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为他相信老马识
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8.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2分)
四、名著阅读。(共5分)
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
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
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
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
座右铭。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5分)
五、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世界赠予我虫鸣,也赠予我雷霆/赠我弯弯一枚月,也赠予我晚星/赠我一场病,
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世界赠予我的》节选歌词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曾收到过无数份馈赠。有的馈赠是生命旅途中偶遇的风景,
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有的馈赠是心灵深处悄然绽放的花朵,每一瓣都散发着芬芳;
有的馈赠是干涸的心田中悄然涌起的清泉,每一滴都流淌着甘甜。
请以“世界赠予我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
②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作品能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欢笑与泪水
中收获成长。你看后会感慨万千,或许猛然醒悟,或许获得精神的滋养,或许在困境中
看到希望……
请围绕你看过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自拟题目,写一篇
读后感或者观后感。
要求:①600字左右。
②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1.略
2.①溯 ②翩 ③xiá ④jiá
3.A. 汲取 B. 震撼
4.①关关雎鸠 ②在河之洲 ③芳草鲜美 ④落英缤纷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⑥不可知其源 ⑦挥手自兹去 ⑧潭影空人心
5.B
6.选择甲图。甲图中龙舟上的选手们动作整齐划一,奋力划桨,展现出激烈的比赛氛围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能够很好地体现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热闹与活力,符合宣传画的需求。
7.B
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河洛剪纸比作 “活化石” 和 “瑰宝”,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河洛剪纸在河洛文化和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9.曹姨善良且有爱心,免费教小米剪纸,还在小米困难时给予帮助;她有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感,积极带徒弟,推广河洛剪纸;她聪慧且善于观察,能看出小米的心思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10.结尾处小米发现自己当年的剪纸作品,既体现了曹姨对小米的默默支持和关爱,也暗示了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充满温情和希望,同时让文章的情感更加深厚,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11.一是冷暖空气形成 “准静止锋”,导致细雨绵绵;二是太阳直射点移动使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带来暖湿水汽形成降水;三是春季低气压天气系统引发大风和降雨。
12.示例:选 A 句,“跟屁虫” 一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特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13.文本一主要从地理科学的角度详细分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 的成因;文本二则更侧重于结合清明节气的谚语,说明其与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的关系。
14.D
15.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6.寄寓了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惋惜和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愤懑之情。
17.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不识人才。道理: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利用他人的智慧解决问题。
18.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寒士的博大情怀。
19.运用了拟人,“怒号” 赋予风人的情感;运用了夸张,“卷我屋上三重茅” 突出风的力量大。
20.这段话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