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攀登行动(一)生物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攀登行动(一)生物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4 21:3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前黄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攀登行动(一)
高三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细胞色素C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表达为前体,加工后被转运到线粒体内膜的外侧参与电子的传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色素C前体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成熟的细胞色素c
B.被转运到线粒体内膜外侧的细胞色素C参与运输H+同时催化ATP的合成
C.好氧细菌中也存在细胞色素C,可能定位于质膜内侧
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细胞水平的证据
2.铁死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之一,主要机制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活性下降,在Fe2+等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活性氧,促使膜脂质被氧化,导致细胞膜完整性缺失,从而发生铁死亡。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靶向活性氧的清除剂有助于抑制铁死亡
B.GPX4提供的活化能随其活性下降而减少
C.铁死亡与Fe2+有关,不受遗传机制决定
D.膜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粗提取的DNA丝状物放入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后冷却变蓝
B.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观察黑藻的细胞质流动时,在高倍镜下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
D.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加入重铬酸钾溶液出现灰绿色,说明一定有酒精产生
4.2025年4月16日《自然》发表的最新研究揭示,中国科学院韩斌院士团队完成145份亚洲栽培稻及其普通野生稻的高精度基因组组装,绘制出“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研究发现,野生稻中的抗病基因丰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高于栽培稻,已精准定位到1184个野生稻中拷贝数高于栽培稻的抗病基因位点,其中包含2个已验证的抗稻瘟病基因。基于高质量的基因组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亚洲栽培稻单起源假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研究为培育抗病耐逆的水稻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野生稻抗病基因丰度和多样性高,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其形成与长期自然选择有关
C.栽培稻起源于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改变,不遵循遗传定律
D.若将野生稻抗稻瘟病基因导入栽培稻,可提高栽培稻的抗稻瘟病能力,原理是基因重组
5.端粒是染色体两端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端粒酶以其携带的RNA为模板(含短重复序列5'-UAACCC-3')使端粒DNA序列延伸,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端粒酶向右移动完成G链的延伸为逆转录过程
B.以延伸的G链为模板形成C链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C.端粒酶延伸端粒DNA的短重复序列为5'-GGGTTA-3'
D.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高
6.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撕取菠菜叶下表皮观察叶绿体,原因是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较大且数量多,易观察
B.用层析液分离光合色素,滤纸条上出现的条带数只与色素的种类有关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两组均需取酵母菌滤液进行酒精检测
D.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沿凹槽边缘滴加培养液
7.科学家发现如果RNA聚合酶运行过快会导致与DNA聚合酶“撞车”而使DNA折断,引发细胞癌变。研究发现,一种特殊酶类RECQL5可吸附在RNA聚合酶上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中可进行核基因的边复制边转录
B.相同的DNA在不同细胞中转录的起始位点不完全相同
C.RNA聚合酶与DNA聚合酶都需要引物才能延伸子链
D.RECQL5与RNA聚合酶结合会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
8.肿瘤抗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抗原物质。有的抗原(TSA)仅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同一TSA可存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组织类型的肿瘤中;有的抗原(TAA)既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也存在于正常细胞表面。同一物理方法诱发形成的肿瘤抗原具有明显差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SA、TAA、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针对TSA的记忆细胞移植给同种小鼠后无法获得抗肿瘤能力
C.仅含有TSA的肿瘤比仅含有TAA的肿瘤更易躲避免疫系统监视
D.物理方法诱发形成的肿瘤抗原具差异性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有关
9.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理论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进化的根本来源
B.19世纪末人们发现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说明了植物和动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C.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10. 高等植物可以利用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调节自身生长,如图表示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和光敏色素B缺失突变体(phyB)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胚轴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促进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
B.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红光或白光,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远红光
C.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促进与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D.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11.调查法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样方法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B.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C.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某种昆虫的密度利用了昆虫的避光性
D.记名计算法用于调查物种的数量,需要按照多度等级来记录数量
12.植物对昆虫取食干扰的应对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降低自身防御物质含量,并对繁殖进行超补偿;二是增加防御物质含量。科研人员对某地外来植物甲、乙进行剪叶并喷施茉莉酸甲酯溶液模拟当地昆虫取食,研究它们对昆虫取食的应对方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昆虫取食干扰,乙比甲具有更强的抵抗力
B.黄酮是植物甲乙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信息
C.对该地生物群落来说,植物甲比乙更可能形成生物入侵
D.该地生物群落的丰富度自两种植物进入开始降低至保持稳定
13.下图是以铁皮石斛为材料,培养拟原球茎(简称PLBs,类似愈伤组织)生产生物碱的实验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碱属于次生代谢产物,是铁皮石斛生长所必需的物质
B.图中过程①为脱分化形成PLBs,过程②为再分化生产生物碱
C.培养高产细胞系应选择细胞数量/生物碱产量比值小的PLBs
D.过程①②常用葡萄糖做碳源,原因是蔗糖不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14.下列生物工程技术中,不需要用到胚胎移植技术的是( )
A.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生长激素
B.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C.利用试管婴儿技术辅助有生育困难的夫妇
D.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体细胞克隆牛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基因型为EeFf的雌果蝇某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图示变化,但雄果蝇通常不发生此行为,且基因型为ef的雄配子不育。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4个卵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
B.图示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C.与该雌果蝇基因型相同的雄果蝇只能产生EF的可育配子
D.若该雌果蝇的卵细胞中Ef占8%,则发生图示变化的初级卵母细胞占比为32%
16.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2三角形果实有8种基因型
C.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占1/5
D.可以通过自交区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种子
17.禁食或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神经和免疫细胞“跨界合作”共同调节血糖以维持稳态的平衡。研究发现,当高强度运动导致血糖浓度降低时,神经系统调节先天样淋巴细胞(ILC2)发挥作用,通过增加ILC2的数量和改变ILC2的位置,进而影响胰腺中相应内分泌细胞的分泌作用,从而升高血糖。具体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强度运动后,血糖调节中枢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支配,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图中参与血糖调节的信息分子包括NE、IL-13、IL-5、胰高血糖素
C.ILC2受到NE的作用后增殖并迁移至胰腺,分泌IL-13、IL-5,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还包括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18.动物体细胞融合后染色体核型不稳定,来自某一方的染色体往往随机丢失一至多条,这种现象常应用于基因的定位。在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甲型流感疫苗后,应立即从相关动物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
B.初步筛选后放入多孔细胞培养板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大量增殖并产生所需抗体
C.若杂交瘤细胞丢失某染色体后不能分泌单克隆抗体,则该基因位于该染色体上
D.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将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能力
19.利用所学的高中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将红色的枫叶置于清水中煮沸搅拌,可获得脱去花青素的绿色枫叶
B.使用血球计数板调查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时,不必选择油镜观察、计数
C.使用涂布法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对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
D.使用灭菌成功的无碳培养基进行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培养
三、非选择题:共5大题,57分。
20.(11分)2025年,科研团队发现热胁迫抑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新机制。请结合信息回答问题:
研究表明,叶绿体中的MORF8蛋白(与RNA编辑有关)在热胁迫下会形成固态凝聚体,招募PPR等RNA编辑因子进入其中。PPR蛋白能识别并结合靶标RNA,但进入凝聚体后结合能力下降,导致RNA编辑效率降低。这使得光合膜蛋白复合体活性受损,最终降低光合作用效率。此外,水稻、大豆等作物中类似的MORF8蛋白在热胁迫下也有相同表现,机制如下图所示(左右最小字是磷酸戊糖途径,右侧箭头下方是固体凝聚体):
(1)若叶绿体中RNA编辑异常,导致光合膜蛋白某氨基酸改变,推测是RNA编辑影响了 过程,使mRNA的 发生变化。
(2)补全热胁迫下光合效率降低的过程:
MORF8凝聚体→ →RNA编辑效率下降→ ___→光合效率降低
(3)为验证“MORF8蛋白凝聚体是热胁迫抑制光合作用的关键”,现有野生型拟南芥、MORF8基因缺失突变体、抑制MORF8凝聚的小分子化合物X,请完善实验:
①将野生型分为A、B两组,突变体为C组;
②A组不处理,B组施加 ,C组 ;
③热胁迫培养后,测定三组植株的 。
预期结果: 。
(4)请基于研究,提出一种培育抗热作物的育种策略及原理:
策略: ;
原理: 。
21.(11分)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母亲孕期肥胖或高血糖会增加后代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夜间过多光源暴露会显著提高正常人患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瘦素作用于下丘脑饱中枢,抑制食欲,减少脂肪合成;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能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小鼠代谢调节的影响。请完善下表。
实验目标 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
实验分组 将①___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
② 从孕前4周开始,a组小鼠给予正常饮食,b组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并于同一时间对a、b两组小鼠进行同期发情和③_______ 处理。
④ 测定妊娠第15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指标:
实验分析 孕期肥胖、高血糖小鼠的体重、脂肪含量增加,脂联素含量减少。瘦素含量高却导致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血脂过高抑制瘦素⑤_______,导致瘦素抵抗,引起肥胖。后续实验中研究人员给24周龄的两组子代小鼠空腹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或胰岛素,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子代小鼠出现“胰岛素抵抗”。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在蓝光刺激下可作用于小鼠脑中的相关神经通路,使得空腹小鼠在食用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上升幅度高于红光刺激的小鼠。下图为光暴露对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
①蓝光刺激下,小鼠血糖浓度上升的机制可能是:蓝光激活感光细胞,通过交感神经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弱了棕色脂肪细胞______。推测蓝光照射可能会产生______(填“炎热”或“凉爽”)的感觉。
②为验证“过度光暴露”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这一推断,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该实验需设计三组实验:第一组给予小鼠正常光照条件,第二组给予小鼠过度光暴露处理,第三组的处理是__ ____。
(3)结合以上两项研究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 (写出两点)。
22.(11分)碳汇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产促进水生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海产品把这些碳移出水体,不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它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某地碳汇渔业模式为:上层挂绳养殖藻类,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底层投放人工鱼礁并养殖刺参,其中贝类可以将钙化为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和图2分析,该渔业生态系统中贝类属于 ,各生态系统组分及 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其中碳循环是指 之间以的形式进行的循环。
(2)该碳汇渔业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 。该人工群落相比自然群落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 。
(3)据图1分析,该生态系统从大气中固定的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呼吸作用释放的。大气中进入海洋水体后经 过程被利用,从而缓解温室效应。
(4)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2所示的能量关系,贝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 。除图示去向外,贝类同化的能量还包括 。
(5)碳汇渔业不仅提高了海水的固碳能力,并且通过人类收获海产品提高经济效益,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除立体养殖之外,人们还通过多吃低营养级海产品(如藻类)、利用风力为人工渔业提供电力等,从而尽可能缩小 ,实现可持续发展。
23.(12分)虫的触角长度由常染色体上A/a和B/b控制,已知四种纯合子AABB,AAbb,aaBB,aabb的触角长度分别为2cm,4cm,0cm,0cm。为研究两对基因的作用和位置关系,研究人员选择触角长度为4cm和0cm的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F1,触角长度均为1cm,F1自交得F2,统计F2中触角长度及对应个体数量,结果如下表。
触角长度(cm) 0 1 2 3 4
个体数量(个) 40 60 30 20 10
(1)基因A和B对昆虫触角的发育分别有什么作用 (2分)。
(2)亲本中触角长度为0cm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F2中触角长度为1cm的杂合子基因型为______。
(3)将AAbb和aabb杂交产生的幼虫群体(甲)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一个触角有分叉的雌性个体乙。通过PCR扩增控制分叉性状相关基因(D/d)并用同种限制酶完全切割后进行电泳,结果如图,分叉性状是由_________( 2分 )(填“D”或“d”)控制。请利用甲、乙为材料设计实验并判断D/d和A/a的位置关系,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____ ,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 ;则D和A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若 ;则D和a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4)已知D/d和A/a、B/b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A/a不位于3号和4号染色体上。为判断分叉基因位于3号还是4号染色体上(非性染色体),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
组别 亲本P(触角长度均为4cm的纯合子) 子一代F1
实验一 无分叉二倍体雄×有分叉的3号染色体三体雌 二倍体和3号三体
实验二 无分叉二倍体雄×有分叉的4号染色体三体雌 二倍体和4号三体
在产生配子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同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染色体异常的精子致死。分别让两组F1中的三体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若实验一和实验二中F2的表型比分别为 (2分),则该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24.(12分)用纤维素产乙醇的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手段之一,思路如下。
Ⅰ.目的基因的选择与获取纤维素降解途径如下
纤维素 Ⅰ 酶 Ⅰ→ 寡糖 酶 Ⅱ→ 纤维素二糖 酶Ⅲ→ 葡萄糖
(1)提取总RNA 后需在 催化下,在引物的 端进行DNA 链的延伸得到上图中三 种酶的基因,转入酿酒酵母中,其表达产物在细胞 (填“内”或“外”)发挥作用。
Ⅱ.目的基因的整合方法
同源重组是碱基序列基本相同的 DNA 区段通过配对、链断裂和再连接而产生片段交换的过程。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染色体的特定位点可获得遗传稳定的工程菌株,如图 1 所示。
注:图 1 中 PCR 产物 3′端在酶的作用下会多一个“A”碱基
(2)以酶Ⅰ基因为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如图 1,由图推测,T4DNA 聚合酶的作用是 ,此方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优点是 。
(3)图 1 中空白处“?”应使用限制酶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进行 处理,转入酵母菌进行整合。
Ⅲ.标记基因的选择
URA3 是尿嘧啶合成关键酶基因,常被用作标记基因。另外,URA3 编码的蛋白可将外源 5-氟乳清 酸转化为有毒物质,导致细胞死亡。
(4)为得到成功插入酶Ⅰ基因的菌株 1,需将酶Ⅰ基因同 URA3 一起插入 URA3 缺陷型酿酒酵母基因 组 rDNA 内部,并利用 的培养基筛选存活菌株。
(5)在后续插入酶Ⅱ基因时,为继续利用 URA3 作为筛选标记,需切除菌株 1 的 URA3 。为此需改 进表达载体,还应向 URA3 两端引入酿酒酵母基因组中不存在的同源区段 loxP(如图2),该序列 由反向重复序列和间隔序列组成(如图2),决定其方向的是 ,该序列以下图方式 排列才能通过同源重组达到上述目的。

(6)此后,需要将菌株 1 在 的培养基上培养,存活菌株即为 URA3 被成功切除的菌株 1。
生物答案
1-14单选:CABCB,CCDAD,ACCB
15-19多选:ABC,AB,BCD,ABD,CD
20.(11分)
(1)转录后加工(或RNA修饰);密码子
(2)招募PPR蛋白并降低其与靶标RNA结合能力;光合膜蛋白复合体活性受损
(3)②小分子化合物X;施加等量小分子化合物X ③光合效率
预期结果:B组和C组光合效率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A组
(4)策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降低作物中MORF8蛋白的表达量;原理:减少热胁迫下MORF8固态凝聚体的形成,维持RNA编辑效率和光合膜蛋白复合体的正常活性,从而提高作物在热胁迫下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抗热性( 2分 )
21.(11分)
(1) 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雌鼠 对照组和肥胖、高血糖模型组的建立 ( 2分 )
人工授精 实验数据测定和处理 向下丘脑运输
(2) 对葡萄糖的摄取 凉爽 切断小鼠交感神经与棕色脂肪组织的联系,并给予过度光暴露处理
(3)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夜晚睡觉时关灯( 2分 )
22.(11分)
(1) 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 碳元素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2) 充分利用空间及资源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 大于 藻类的光合作用、贝类的钙化作用
(4) 5307-X 未被利用、流向人类
(5) 整体 生态足迹
23. (12分)(1)A是触角发育的必要基因,且长度与A数量有关;B对触角的发育有抑制作用 ( 2分 )
(2) aaBB AaBB、AaBb
(3) D( 2分 ) 让乙与甲中雄性个体杂交并统计子代表型和比例。
若触角有分叉:触角无分叉:无触角=3:3:2;
若该比值为2:1:1;
若该比值为1:2:1。
(4)分叉:无分叉=3:1,分叉:无分叉=17:1 ( 2分 )
24. (12分)(1) 逆转录酶 3' 外
(2) 加入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形成黏性末端
此方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优点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染色体的特定位点,不影响被转入细胞的原有基因的表达,并提高外源基因表达的稳定性(2分)
(3)线性化
(4)缺乏尿嘧啶
(5) 同源区段loxP与URA3基因的连接方式(2分) 二
(6)含有5-氟乳清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