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训练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kàng)奋了。
B、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wò)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shǔ)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chí)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C、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hén)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jūn)裂的形象……
D、还在襁褓(qiáng bǎo)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g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夏日的深夜,暴雨将至,一道道闪电在天幕上蜿蜒着,振耳欲聋的雷声也不断地破空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B.时值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和煦的微风轻歌漫舞,躺在草上林间,慵懒的阳光洒在身上,总是会让人觉得舒舒服服。
C.在阳光下,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离眼前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
D.南渡后,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写词时语言风格未改,但词的内容已与以前大相径廷: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自己的身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鼓励他,考试不要紧张,要漫不经心地答题,确保正确率
B.孩子阅读传统经典,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
C.他在沙漠中跋涉了半个月,眼看就行将就木到达森林了,他却支持不住倒下了。
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法国作家伏尔泰曾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如此细微的一粒沙子,却能让人对高山止步。人生道路很漫长,但成败得失往往维系在细微之处。对于每个人来说,既要有 ,又要有在细微之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律之心——既然前者决定了我们能飞多远,那么后者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飞得起来。
4.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5.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
B.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C.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D.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7.下列关于文化和文学常识的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B.《马说》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最后一次讲演》作者闻一多,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8.名著阅读。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1)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
(2)从全书的故事来看,选段中的人物凝聚了那个时代怎样的精神品质?
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 ,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4)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5)投我以木瓜, 。(《诗经》)
(6)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7)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回延安》)
10.综合性学习。
某学校八年级拟举行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有同学搜集了下面一组故事,准备以“唯有勤奋,不负青春”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手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岳母刺字 ⑤苏秦刺股
(2)请你参加演讲比赛的策划,你认为本次活动有哪些环节需要在比赛正式开始前做好安排?(至少写出三个)
(3)演讲比赛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活动组打算请学校心理咨询室李老师当评委,由你去邀请,你该怎么说呢?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1、以下对本作品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漏断:指夜深。
B.幽人:幽居之人,这里指孤鸿。
C.无人省:指此时没有人醒着。
D.拣尽寒枝: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
12、请对作品中“孤鸿”的形象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补写出文中画“__________________”上的一句话。
14.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水尤清冽 冽: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 斗折:_____________
(3)日光下澈 澈:_____________
(4)悄怆幽邃 悄怆:_____________
15.疏通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大意。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6.作者在第二段中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的作用是什么?
1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发现小石潭时的心情怎样?游览到最后心情又是怎样?为什么心情会有这样的改变呢?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人体也能“辞旧迎新”吗
①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会“辞旧迎新”:贴上新对联,换上新衣服等等。关于人类的身体,也有这么一个“辞旧迎新”的奇特说法:在7到10年间,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全新身体。
②仔细想想,似乎真的很有道理。从皮肤脱落、头皮屑在空中“飞扬”就能看出,在人的一生中,人体会生成大量新细胞替代死去或受损伤的旧细胞,旧细胞会以脱落等形式消失或离开人体。那么,当新细胞完全取代旧细胞时,我们就能获得一个全新身体。
③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先来看看新细胞是如何替换旧细胞的。要了解新细胞如何替代旧细胞,首先需要了解新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④人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产生新细胞。第一种是现有的细胞通过一个相当简单的分裂过程,原来的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它们基本上是原细胞的复制品;第二种方式是干细胞特有的。这些特殊的干细胞虽然遍布全身,但数量较少,如我们最熟知的造血干细胞,它分布在骨髓中,只有很少存在于血液中。干细胞不仅能复制生成新的干细胞,还能制造出新的“特化”细胞,如红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它们都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而为了给新细胞腾出位置,旧细胞必然要发生死亡。
⑤旧细胞最常见的死亡方式是程序性死亡,这是一种由DNA控制的、主动有序的死亡方式。在死亡过程中,DNA会指示细胞合成一系列特殊的“剪刀”酶,这些酶会“切割” 线粒体、细胞膜等细胞成分;细胞成分被“切割”后发生坏死,其中,细胞膜失去控制水分进出的能力,导致细胞脱水或膨胀;最终细胞萎缩或破碎,发生死亡。死亡后的细胞碎片,一般会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的细胞吃掉,以免影响其他细胞的正常功能,人体表面的就会脱落。
⑥这种程序性死亡对生物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人类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最开始分化出的手指是相连着的,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下,手指之间的组织的细胞发生死亡,组织消失,手指才得以分开;蝌蚪变态成为青蛙时,尾部细胞也会发生程序性死亡,造成尾部消失。
⑦第一批新细胞接替死去的旧细胞后,继续发挥作用。再过一段时间,第二批新细胞生成,第一批新细胞又被第二批新细胞代替,周而复始……由此看来,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
⑧也许有人会这么想:“既然细胞总是会死的,总有新细胞会完全取代旧细胞的一天,那时不就可以得到一个全新身体了吗?”其实,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不同种类的细胞,寿命也不相同,有的细胞甚至会陪伴你的一生,不会被更替。
⑨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约有200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细胞都有不同的功能,因此也有不同的寿命。通常来说,细胞的寿命取决于它们需要做多少工作。就像一辆汽车,因为在行驶过程中,轮胎的使用和磨损明显要比变速器多,所以和换轮胎的频率永远比换变速器的频率高一样,人体内一些使用频率高、磨损多的部位也需要比其他部位更早、更快地更新,才能维持人体的运作。
⑩比如排列在胃肠表面的一些细胞,由于不断受到胃酸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通常五天就更换一次;皮肤是身体最外层的保护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为了维持最佳状态,皮肤的表皮细胞每两到三周更换一次;血液中的红细胞需要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寿命也只有4个月左右;相比较之下,脂肪细胞的使用率比其他细胞都要低,所以它的寿命相当长,平均在10年左右。
也有一些细胞伴随了人的一生,没有被更替过,比如许多神经元细胞,它们跟其他细胞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神经元细胞的工作是接收并处理其他神经元细胞的信号,然后再把处理过的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细胞或神经中枢,这意味着神经元细胞不像其他细胞一样是一个一个排列分布在人体上的,它们“环环相扣”、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这样“环环相扣”的神经网络也是大脑工作的基础。如果神经元细胞可以被更替,就必须先断开“环”,这样信号在断开期间是无法传递的,届时大脑将无法工作,你总不可能让自己的大脑停止运作一段时间,然后让新的神经元细胞取代旧的神经元细胞吧!毕竟对于人来说,大脑停止工作在多数时候就意味着死亡。因此,绝大部分的神经元细胞都不能被更替,当大脑受伤,神经元细胞损伤或死亡,造成的影响将是永久的,比如无法根治的阿尔茨海默症。
因此,即使细胞发生替换后,你也永远不是一个全新的你,当涉及到某些细胞时,你会终生与它们“纠缠不清”。
18.请说说本文标题的作用。
答:
。
19.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
。
20.第⑨段划线句中“通常来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
21.请梳理文章第 段的说明思路。
答: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争树
燕茈
①围龙屋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里面有厅堂、天井、水井,从前住有10多户人家。哑叔十多年前因家乡水灾流浪到这个地方时,围龙屋已经空了。家家户户都在旁边盖起了新的房子,围龙屋只放柴草、杂物。围龙屋的主人们可怜哑叔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就叫他随便在围龙屋挑个房间住下。这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饿不了。哑叔对村里的人无限感激,从此便在村子里住下了。
②哑叔并不哑,只是他不爱说话,别人问话不是点头就是摇头。他也从没有说过自己叫什么名字,没有说过家乡的事。天长日久的,大家都叫他哑叔,他点点头,看着对方,表示回答。
③孩子们会欺负这个流浪汉,常常追着他,给他扬泥沙,故意将他厨房里的食物撒很多盐。哑叔并不恼,还经常给孩子们零食。他是真心喜欢这些孩子,他的一双儿女被大水冲走时也是这么大,也是这么调皮捣蛋。
④他在门前的河边种了一棵“不知春”,不知春也叫无争树,总是在春天落叶,在夏天发芽,所以叫“不知春”。也有人说它自顾自生长,不管什么春夏秋冬,与世无争。
⑤每年春天,哑叔就坐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无争树那细细的叶子纷纷落在水中央,跟着光影舞蹈着,许多鸟儿雀儿吱吱喳喳在树枝中间飞来飞去。
⑥哑叔种的地并不多,他常常给左邻右舍帮工。收割稻谷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在另外一头,挥动着镰刀将禾束一把一把割倒,再一搂一搂地将禾束一遭一遭地抱到打禾机旁边。每天,他从天亮到天黑不紧不慢地忙着这些庄稼,从这一家忙到另外一家。主人端来茶水叫他喝,他摇摇头,指了指田塍上的水壶表示自己有带水。唤他一起回家吃饭,他也指指围龙屋,表示要回去吃。他什么都不肯要别人的,仿佛喝一口水就是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他来的时候一无所有,现在也一无所求。
⑦哑叔把什么东西都留着,在他眼中没有一件东西是废品,因为任何东西都可以重复利用。旧报纸可以用来包鱼干,纸袋子可以用来装花生米,豆腐乳瓶可以用来装盐,绳子可以搓成一团,放好和黄麻皮一起编织箩索(安装在箩筐上的绳索),小铁棍可以挖躲在墙角里面的野草
⑧他整天忙忙碌碌,将围龙屋房梁上的瓦一一检修好,雨天再也不见漏雨。屋里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都喜欢到围龙屋的大厅游戏。他喜欢坐在门墩上一边编织竹器,一边听孩子们嬉笑怒骂的声音。他编织了好多鸡笼、鱼篓、箩筐、筛子一一送给了村里的人。如果有多就挑到集市上去卖,顺便带些零食回来分给孩子们吃。
⑨有一年,五爷爷家失窃了,丢失了一只祖传的金镯子,还有一瓷罐古铜币。村里沸沸扬扬,都说那是无价之宝啊。还有人说当天看见哑叔从五爷爷家门前经过。
⑩然后就议论开了:“原来哑叔是这样的人,真想不到!”
⑾“哑叔忠厚老实的样子,人不可貌相。”
⑿“是啊是啊,真是引狼入室”
⒀后来,哑叔给村里人帮工,他们都拒绝了,编织的竹器大家也不要了,孩子们也不再到围龙屋玩耍了。久而久之,哑叔就全明白了。明白过来的哑叔突然害怕见人,就是遇见小孩子,脸也会刷地一下红了。
⒁来年春天,阳光洒落在潺湲的流水中,岸边的无争树黄了叶子。哑叔坐在树下发呆,他抬头看天,是干净的蓝,白云一朵一朵飘过。他凝望着这一切,把从前的事情回忆了一遍,把所有在意的一切重新想了一遍,然后汹涌的泪水从他悲伤的眼中流出来。
⒂这是他最后一次亲近这个他深爱着的村庄,第二天他就离开了。
⒃不久,五爷爷家丢失的东西找到了,原来是被他家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孙子藏到谷堆里去了。
⒄村里人路过无争树时,不免回头看看空空荡荡的围龙屋,心中一片怅然。
(选自2018年9月25日《衡阳日报》)
22.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被村民收留,充满感激→( ① )→春天岸边静观,感觉温暖→( ② )→勤俭忙碌听孩子闹,充满快乐→( ③ )
2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收割稻谷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在另外一头,挥动着镰刀将禾束一把一把割倒,再一搂一搂地将禾束一遭一遭地抱到打禾机旁边。(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来年春天,阳光洒落在潺湲的流水中,岸边的无争树黄了叶子。哑叔坐在树下发呆,他抬头看天,是干净的蓝,白云一朵一朵飘过。(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24.文章末段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理由。
25.文章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
26、阅读下面的歌词《稻草人》(节选),以“我是一个稻草人”为题,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可不拘泥于诗歌内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如果需要,请用“xx”代替。
稻草人
(罗大佑)
终日面对着青山
终日面对着稻浪
午后的云雀背着艳阳
那样飞
那样笑
那样歌唱
轻风吹在我身上
雨珠打在我脸上
午后的牛羊凝向远方
……
晨光 露珠 夕阳 星辰
春耕 秋收 冬藏
答案
1.D 2、C 3、B 4.壮志凌云的远大理想(意思近即可) 5.把“既然”改成“如果” 6.C
7.B 8.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2)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9.(1)城阙辅三秦 (2)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盗窃乱贼而不作(4)零落成泥碾作尘(5)报之以琼琚(6) 悄怆幽邃(7)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10.(1)①④ (2)①制定评分标准②选活动主持人③邀请比赛评委 ④抽签确定选手比赛顺序等(合理即可)
11、C
12、词以象征手法,通过孤鸿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表达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作者与孤鸿心灵相契,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加以物象化,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
13. 俶尔远逝 14.(1)寒冷;(2)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3)穿过,透,这个意义现在写作“彻”。(4)寂静的让人感到忧伤。
15.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适合长时间停 留,于是就记下了这里的景色离开了。
16.侧面烘托潭水的清澈透明。
17.开始心情愉悦(心乐之),被小石潭的美景所陶醉;最后心境仍然感到孤寂、悲凉。因为美景只能取悦于一时,而作者被贬官的抑郁苦闷始终难以排遣,所以最终难免会落寞、悲凉。(意思对即可)
18.以设问句作题目,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19.主要运用了分类别和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把人体产生新细胞的方式分为两类进行说明,条理清晰,又举出一些干细胞的实例,使说明更真实可信。 20.不能删。“通常来说”意思是一般的情况下,不排除特殊的情况,说明细胞的寿命取决于它们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绝对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首先说明许多神经元细胞没有被更替过,接着说明神经元细胞的工作原理,然后说明神经元细胞如果被更替会出现的情况,最后再次说明绝大多数神经元细胞不能被更替。
22.①被孩子欺负,满足愉悦(并不气恼) ②给令居帮忙,心甘情愿(一无所求)
③遭猜疑离村,委屈悲伤
23.(1)加点词语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哑叔认真劳动的情景,突出了哑叔勤劳、不怕吃苦、知恩图报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哑叔的敬意。
(2)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流水、树叶、蓝天、白云等景物营造了美好的情景,烘托了哑叔内心的伤感;运用了神态描写,传神地表现了哑叔知恩图报却被冤枉而又无法争辩的悲伤与失落。
24.示例一:可以删去。因为①删去后故事依然完整;②以补充交代失窃的真相作为结尾,戛然而止,突出文章故事的悲剧色彩;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更能引人深思。
示例二:不能删去。因为:①以村人看到“空空荡荡的围龙屋,心中一片怅然”作结,给悲剧带来一抹亮色,表明村人认识到了错误,感到惭愧;②说明人性虽然有丑陋的一面,但总体还是向善的,给人带来一丝安慰;③引人深思,突出主题。
25.文章通过描写哑叔因被猜疑受冤枉而悲伤离开村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①对勤劳善良、知恩图报等优秀品质的赞美,②对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的弱势群体的同情,③对社会现实人性丑陋的一面(无端猜疑、轻信流言等行为)的批判,④对真诚、公正、平等、信任等美德的呼唤。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