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的公转 同步练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的公转 同步练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2 21:08:53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基础达标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地理实验  在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模拟演示地球运动的过程(如下图,图中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箭头方向表示(B)
A.地球自转方向 B.地球公转方向
C.太阳运动方向 D.太阳自转方向
2.同学们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A)
①“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使地球仪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
传统文化 剪纸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读四幅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剪纸作品图,完成3~4题。
①春分(3月20日) ②芒种(6月5日)
③立秋(8月7日)  ④小雪(11月22日)
3.这四幅剪纸作品中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公转 D.人类的活动
4.结合图示四节气2024年的日期,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春分——我国昼夜等长
B.芒种——我国昼短夜长
C.立秋——我国昼最长,夜最短
D.小雪——我国昼最短,夜最长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差异很大,形成了五带。下图为地球五带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贝贝的家乡有阳光直射现象,全年树木枝叶苍翠,许多果树全年都可以开花结果。贝贝的家乡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
A.c温度带 B.b温度带
C.d温度带 D.e温度带
6.生活在图中a温度带的居民,对家乡的描述,正确的有(C)
①四季变化明显 ②全年服饰都较厚 ③会出现太阳终日不出的现象 ④正午的太阳高高悬在头顶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能力提升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日落而降下。读2024年四个日期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旗、降旗时间表,完成7~9题。
日期(节日) 升旗时间 降旗时间
1月1日(元旦) 07:36 16:59
5月1日(劳动节) 05:15 19:09
7月1日(建党节) 04:50 19:47
10月1日(国庆节) 06:11 17:57
7.一年中,天安门广场国旗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B)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8.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正午的影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下列日期中,国旗旗杆影子最短的是(C)
A.1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9.7月1日,小明的妈妈在南半球某国家出差。这一日,该国正值(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①所示的纬线(B)
A.又称为“北极圈”
B.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
C.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D.是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11.图示时刻(A)
A.赤道上有直射现象
B.正值北半球冬至日
C.全球各地昼短夜长
D.甲国正处于夏季
12.如图是生活在A温度带的居民漫画图,其所在地(C)
A.是地球表面获得热量最多的地区
B.很多时候太阳悬在头顶的正上方
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气候四季变化明显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谚语两则。
谚语一:昼最长,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谚语二: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简称“二分二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里的四个特殊节气,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1)谚语一描述的节气是 夏至 ,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回归线(23.5°N) ,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极昼 现象。
(2)谚语二描述的节气日期在 9月23日 前后,该节气过后,贵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昼变短,夜变长 。
(3)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出地球公转产生了 四季更替 现象。
(4)我国南极科考队前往南极进行考察,应选择在地球运动到二分二至中的 冬至 附近时去。
新教材素材开发
《极昼和极夜现象》
教材P11“阅读”拓展
  在南极洲的高纬度地区,那里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没有一天24小时的昼夜更替。据此完成(1)~(2)题。
(1)北半球夏至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极昼 现象。
(2)利用特殊技术在挪威特罗姆瑟拍摄合成的照片中,太阳一直“悬挂”在天空,列举此时节对陕西西安的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实例。
参考答案:此时节西安的人们穿较凉爽的衣服,开空调避暑等。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基础达标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地理实验  在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模拟演示地球运动的过程(如下图,图中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箭头方向表示( )
A.地球自转方向 B.地球公转方向
C.太阳运动方向 D.太阳自转方向
2.同学们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太阳光线”对准地球仪的球心 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使地球仪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地球公转的影响
传统文化 剪纸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读四幅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剪纸作品图,完成3~4题。
①春分(3月20日) ②芒种(6月5日)
③立秋(8月7日)  ④小雪(11月22日)
3.这四幅剪纸作品中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公转 D.人类的活动
4.结合图示四节气2024年的日期,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分——我国昼夜等长
B.芒种——我国昼短夜长
C.立秋——我国昼最长,夜最短
D.小雪——我国昼最短,夜最长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差异很大,形成了五带。下图为地球五带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贝贝的家乡有阳光直射现象,全年树木枝叶苍翠,许多果树全年都可以开花结果。贝贝的家乡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c温度带 B.b温度带
C.d温度带 D.e温度带
6.生活在图中a温度带的居民,对家乡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四季变化明显 ②全年服饰都较厚 ③会出现太阳终日不出的现象 ④正午的太阳高高悬在头顶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能力提升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伴着日出而升起,随日落而降下。读2024年四个日期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旗、降旗时间表,完成7~9题。
日期(节日) 升旗时间 降旗时间
1月1日(元旦) 07:36 16:59
5月1日(劳动节) 05:15 19:09
7月1日(建党节) 04:50 19:47
10月1日(国庆节) 06:11 17:57
7.一年中,天安门广场国旗升旗时间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8.天安门广场国旗旗杆正午的影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下列日期中,国旗旗杆影子最短的是( )
A.1月1日 B.5月1日
C.7月1日 D.10月1日
9.7月1日,小明的妈妈在南半球某国家出差。这一日,该国正值(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①所示的纬线( )
A.又称为“北极圈”
B.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
C.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D.是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
11.图示时刻( )
A.赤道上有直射现象
B.正值北半球冬至日
C.全球各地昼短夜长
D.甲国正处于夏季
12.如图是生活在A温度带的居民漫画图,其所在地( )
A.是地球表面获得热量最多的地区
B.很多时候太阳悬在头顶的正上方
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气候四季变化明显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谚语两则。
谚语一:昼最长,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
谚语二: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地球公转轨道上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简称“二分二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里的四个特殊节气,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1)谚语一描述的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现象。
(2)谚语二描述的节气日期在 前后,该节气过后,贵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
(3)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出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
(4)我国南极科考队前往南极进行考察,应选择在地球运动到二分二至中的 附近时去。
新教材素材开发
《极昼和极夜现象》
教材P11“阅读”拓展
  在南极洲的高纬度地区,那里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没有一天24小时的昼夜更替。据此完成(1)~(2)题。
(1)北半球夏至时,北极圈内会出现 现象。
(2)利用特殊技术在挪威特罗姆瑟拍摄合成的照片中,太阳一直“悬挂”在天空,列举此时节对陕西西安的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实例。
参考答案:此时节西安的人们穿较凉爽的衣服,开空调避暑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