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2 21:15:43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
基础达标
一、城镇与乡村
   跨学科  美术  荷兰画家梵高在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勒创作了百多幅画作。右图是以麦田为主题的油画。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景观可以推断,当时绘画的地点(A)
A.地处乡村 B.地处城镇
C.建筑多样 D.以工业为主
2.有利于村落发展成为城镇的条件是(B)
A.山地丘陵地形 B.水陆交通便利
C.河湖水源较少 D.高温潮湿气候
二、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
  下面两图分别为乡村和城镇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两聚落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A.生产方式不同 B.运输方式不同
C.房屋密度不同 D.水域面积不同
4.乡村聚落与城镇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D)
A.文化娱乐设施多
B.人口密度大
C.交通条件优越
D.自然景观改变小
三、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读某地区乡村和城镇40多年间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该地区乡村和城镇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B)
A.城镇人口不断迁入乡村
B.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乡村在扩大、城镇在缩小
D.城镇附近的花卉、蔬菜地在逐渐减少
6.随着聚落的发展,一些乡村现已发展成繁华的都市。以下变化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是(C)
A.道路由稀疏变密集
B.农田变为建设用地
C.生产活动由非农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
D.产业结构和景观发生变化
能力提升
   跨学科  语文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镇与乡村不同的场景。读古代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图,完成7~9题。
7.有关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特征说法正确的是(B)
A.城镇,房屋矮,数量少
B.乡村,房屋矮,发展农业
C.城镇,房屋高,且密集
D.乡村,房屋少,发展商业
8.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聚落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是(D)
A.鱼塘遍布 B.农田增多
C.人口减少 D.商户林立
9.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聚落的保护,你赞成下列哪种观点(B)
A.拆旧建新 B.修旧如旧
C.修旧如新 D.建新如旧
   教材改编  聚落是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聚居的场所。随着聚落的发展,其景观也会发生变化。如图为埃森市景观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近二百年来,埃森市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原因是(A)
A.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C.人口数量发生改变
D.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11.随着时代的变迁,埃森市一些老工厂已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对待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有(B)
①保存特色,留住城市文化记忆 ②全部拆除,打造现代居民小区 ③适度改造,形成新的文化景观 ④重建厂房,延续传统工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 教材改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下图为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图。
【聚落的类型】
(1)一般来说,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两大类,上图中①为 乡村 聚落,②为 城镇 聚落。据材料一可知,桃花源属于乡村聚落,桃花源中的居民主要从事的是 农业 (填“农业”或“非农业”)生产活动。
【聚落的形态】
(2)聚落形态各异,从空间形态看乡村可以分为 集聚型 与 分
散型 。
【聚落的格局】
(3)城镇景观的空间布局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填写
下表:
地区 中国古代城镇 欧洲 美国
景观 特点 多讲究 左右 对称 常以 教堂 或城堡为中心 城镇的布局较为 活泼
【聚落的保护】
材料二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位于北京石景山,曾是中国第一座国有钢铁厂所在地,后来钢铁厂搬迁至河北唐山。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保留了高炉、冷却塔、铁路专用线等珍贵的工业历史遗存,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和变迁。2019年,这里建成了首钢滑雪大跳台;2022年,这里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之一。
(4)描述上面两幅图中景观的变化,说说对首钢工业历史遗存进行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景观变化:建筑物(原有厂房)变少,水域面积变大,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答案合理即可)
意义: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保留的高炉、冷却塔、铁路专用线等,是珍贵的工业历史遗存,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有利于了解城镇的历史和变迁。
13. 主题探究学习  【探究目标】 通过对聚落相关知识由浅入深的学习,增进对乡村和城镇的了解。
任务一:认识乡村聚落与城镇聚落
(1)请参考乡村聚落,在图中描述城镇聚落的特点。
① 较高  ② 较大  ③ 密集 
(2)一般来说,聚落的发展规模是由小到大的,先有 乡村 ,再有 城镇 。
任务二:了解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以钟池为村落的中心,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民住片区。
(3)图中诸葛村的民居呈现出 团块 状的分布形态。
(4)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聚落常呈散点状分布,除地形影响外,下图聚落如此分布是受 河流 因素的影响。
任务三:探究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由于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猛增长,也给城镇带来了 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等一系列问题。你认为哪些措施可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制定工业废弃物排放标准,疏散城市工业;做好城市规划,提倡绿色出行;等等。(言之有理即可)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变化
基础达标
一、城镇与乡村
   跨学科  美术  荷兰画家梵高在法国南部的小城阿尔勒创作了百多幅画作。右图是以麦田为主题的油画。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景观可以推断,当时绘画的地点( )
A.地处乡村 B.地处城镇
C.建筑多样 D.以工业为主
2.有利于村落发展成为城镇的条件是( )
A.山地丘陵地形 B.水陆交通便利
C.河湖水源较少 D.高温潮湿气候
二、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
  下面两图分别为乡村和城镇聚落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两聚落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不同 B.运输方式不同
C.房屋密度不同 D.水域面积不同
4.乡村聚落与城镇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A.文化娱乐设施多
B.人口密度大
C.交通条件优越
D.自然景观改变小
三、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读某地区乡村和城镇40多年间发展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该地区乡村和城镇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人口不断迁入乡村
B.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乡村在扩大、城镇在缩小
D.城镇附近的花卉、蔬菜地在逐渐减少
6.随着聚落的发展,一些乡村现已发展成繁华的都市。以下变化不符合发展规律的是( )
A.道路由稀疏变密集
B.农田变为建设用地
C.生产活动由非农业生产转向农业生产
D.产业结构和景观发生变化
能力提升
   跨学科  语文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镇与乡村不同的场景。读古代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图,完成7~9题。
7.有关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房屋矮,数量少
B.乡村,房屋矮,发展农业
C.城镇,房屋高,且密集
D.乡村,房屋少,发展商业
8.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聚落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可能是( )
A.鱼塘遍布 B.农田增多
C.人口减少 D.商户林立
9.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聚落的保护,你赞成下列哪种观点( )
A.拆旧建新 B.修旧如旧
C.修旧如新 D.建新如旧
   教材改编  聚落是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聚居的场所。随着聚落的发展,其景观也会发生变化。如图为埃森市景观变化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近二百年来,埃森市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B.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C.人口数量发生改变
D.高楼大厦越来越多
11.随着时代的变迁,埃森市一些老工厂已成为工业文化遗产。对待这些工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保存特色,留住城市文化记忆 ②全部拆除,打造现代居民小区 ③适度改造,形成新的文化景观 ④重建厂房,延续传统工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 教材改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下图为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图。
【聚落的类型】
(1)一般来说,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两大类,上图中①为 聚落,②为 聚落。据材料一可知,桃花源属于乡村聚落,桃花源中的居民主要从事的是 (填“农业”或“非农业”)生产活动。
【聚落的形态】
(2)聚落形态各异,从空间形态看乡村可以分为 与 。
【聚落的格局】
(3)城镇景观的空间布局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填写
下表:
地区 中国古代城镇 欧洲 美国
景观 特点 多讲究 对称 常以 或城堡为中心 城镇的布局较为
【聚落的保护】
材料二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位于北京石景山,曾是中国第一座国有钢铁厂所在地,后来钢铁厂搬迁至河北唐山。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保留了高炉、冷却塔、铁路专用线等珍贵的工业历史遗存,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和变迁。2019年,这里建成了首钢滑雪大跳台;2022年,这里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之一。
(4)描述上面两幅图中景观的变化,说说对首钢工业历史遗存进行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13. 主题探究学习  【探究目标】 通过对聚落相关知识由浅入深的学习,增进对乡村和城镇的了解。
任务一:认识乡村聚落与城镇聚落
(1)请参考乡村聚落,在图中描述城镇聚落的特点。
①  ②  ③
(2)一般来说,聚落的发展规模是由小到大的,先有 ,再有 。
任务二:了解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其村落布局宛如八卦图。以钟池为村落的中心,钟池周围分布有八条巷道,以大公堂为核心,围绕崇信堂、雍睦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民住片区。
(3)图中诸葛村的民居呈现出 状的分布形态。
(4)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聚落常呈散点状分布,除地形影响外,下图聚落如此分布是受 因素的影响。
任务三:探究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5)由于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猛增长,也给城镇带来了 等一系列问题。你认为哪些措施可以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