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世界气候 综合评价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世界气候 综合评价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2 21:18:16

文档简介

第3章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如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C)
A.1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C.地处南回归线附近的澳大利亚大陆北部部分地区气温最高
D.南美洲西部的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2.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是(B)
A.0~10℃
B.10~20℃
C.20~30℃
D.20℃
3.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如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气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③、④两地同纬度。据此完成4~5题。
4.若a>b>c,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B)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5.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C)
A.①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时aB.②可能在南半球,为当地夏季陆地
C.③可能在北半球,为当地夏季海洋
D.④可能在南半球且易发育河流
  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6~7 题。
6.图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B)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7.影响图中③④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
A.纬度位置 B.海拔
C.海陆位置 D.地形差异
  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这些山丘得名“巧克力山”(图1)。图2示意薄荷岛降水量柱状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8~9题。
8.薄荷岛(C)
A.冬季多雨 B.降水季节变化小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全年多雨
9.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A)
A.12月至次年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10.读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跨学科  生物  斑克木,形如宝塔状,故又称“佛塔树”。读斑克木生长资料图,完成11~13题。
  斑克木喜干热和充足阳光,生长适温为25~30℃,生长期需适度水分;在年平均降雨量600~800毫米的地区,自然降雨量就能够满足大部分斑克木种类对于水分的需求,使斑克木快速生长。
11.根据材料推测大部分斑克木树种生长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B)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2.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下面甲图中    字母处(B)
A.A B.B C.C D.D
13.下列描述符合图乙气候类型特征的是(D)
A.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冬暖夏凉,全年降水丰富 D.全年高温多雨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 14~15 题。
14.图例中四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C)
A.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
C.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
15.有位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六月份,我看见了大规模的动物迁徙,它们已经习惯为了生存而追逐丰美水草和水源的生活。”该游客参观的旅游地最有可能是图中的(B)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目前,中法两国政府正密切联系,加强文化和旅游等各领域合作。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16~17题。
16.法国地中海沿岸葡萄种植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B)
A.邻近海洋,灌溉水源充足 B.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
C.全年温和多雨 D.高原为主的地形,土壤肥沃
17.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此次奥运会举办期间,巴黎的气候特征是(C)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凉爽湿润 D.寒冷干燥
18. 生活情境  小红寒假到海南的舅舅家,看见舅舅正在田里插秧,打电话到哈尔滨的姑姑家,姑姑说她正要出门去看冰雕展览,这说明了(B)
稻田插秧  冰雕展览
A.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B.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C.天气影响小红的心情 D.人类活动与气候无关
   教材原创  西西伯利亚平原,冬季气温低于0℃,地势平坦广阔,河水排泄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沼泽是地表常年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的地带)。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其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读图,完成19~20题。
 
俄罗斯的石油开采
19.西西伯利亚石油开采需要克服的困难有(C)
①气候寒冷,多冻土 ②热带雨林茂密,潮湿多雨 ③人口稀少,基础设施不完善 ④热带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西西伯利亚地区环境恶劣,石油能得到大规模开采的原因是(A)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开采成本低
C.石油资源丰富 D.石油对工业有重要影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形成这一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位置 。(2分)
(2)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相比, 南 半球的中纬度等温线更平直些,原因是 南半球的海洋多 。(2分)
(3)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非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南极 洲。
(2分)
(4)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差不多,但甲地气温比乙地 低 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形 。(2分)
(5)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比较:夏季 陆地 (填“海洋”或“陆地”)气温高,冬季 海洋 (填“海洋”或“陆地”)气温高。(2分)
22.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降水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超过10 000毫米,降水少的地区,有时甚至多年滴雨不下。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和甲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区中,A地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C 南极洲 (填名称)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有“白色荒漠”之称。(2分)
(2)B、E两地相比, B 地的年降水量多, E 地的年降水量少。
(2分)
(3)从图中F地→D地→G地,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大致规律是 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多 ,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海陆位置 。(4分)
(4)比较甲岛东、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甲岛东部的年降水量多于西部。原因:甲岛东部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降水较多。甲岛西部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降水较少。
23.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陕西省某中学开展了“走近气候”的主题学习活动。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部分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主题一:气候与自然环境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赤道 附近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温带季风 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分)
(2)比较①地和②地的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②地比①地降水量少。原因:②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比较③地和④地的气温差异,并说出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4分)
参考答案:③地比④地气温低。主导因素:纬度位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主题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4)分析因纽特人着兽皮服饰和阿拉伯人着白色长袍的传统服饰与当地气候特征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因纽特人的传统服饰是兽皮服饰,因为当地纬度高、气候十分寒冷,兽皮服饰有利于御寒;阿拉伯人的传统服饰是白色长袍,因为当地气候炎热、风沙大。
(5)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加剧等。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你说出中学生应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4分)
参考答案:上学、放学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植树种草,少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等。第3章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如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 )
A.1月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C.地处南回归线附近的澳大利亚大陆北部部分地区气温最高
D.南美洲西部的等温线密集且平直
2.图中A地的1月平均气温是( )
A.0~10℃
B.10~20℃
C.20~30℃
D.20℃
3.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植被
如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气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③、④两地同纬度。据此完成4~5题。
4.若a>b>c,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温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5.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时aB.②可能在南半球,为当地夏季陆地
C.③可能在北半球,为当地夏季海洋
D.④可能在南半球且易发育河流
  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 6~7 题。
6.图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7.影响图中③④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
C.海陆位置 D.地形差异
  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这些山丘得名“巧克力山”(图1)。图2示意薄荷岛降水量柱状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8~9题。
8.薄荷岛( )
A.冬季多雨 B.降水季节变化小 C.降水集中在夏季 D.全年多雨
9.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至次年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10.读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跨学科  生物  斑克木,形如宝塔状,故又称“佛塔树”。读斑克木生长资料图,完成11~13题。
  斑克木喜干热和充足阳光,生长适温为25~30℃,生长期需适度水分;在年平均降雨量600~800毫米的地区,自然降雨量就能够满足大部分斑克木种类对于水分的需求,使斑克木快速生长。
11.根据材料推测大部分斑克木树种生长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2.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下面甲图中 字母处( )
A.A B.B C.C D.D
13.下列描述符合图乙气候类型特征的是( )
A.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冬暖夏凉,全年降水丰富 D.全年高温多雨
读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 14~15 题。
14.图例中四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
C.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
15.有位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六月份,我看见了大规模的动物迁徙,它们已经习惯为了生存而追逐丰美水草和水源的生活。”该游客参观的旅游地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目前,中法两国政府正密切联系,加强文化和旅游等各领域合作。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及气候资料图,完成16~17题。
16.法国地中海沿岸葡萄种植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邻近海洋,灌溉水源充足 B.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
C.全年温和多雨 D.高原为主的地形,土壤肥沃
17.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办,此次奥运会举办期间,巴黎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凉爽湿润 D.寒冷干燥
18. 生活情境  小红寒假到海南的舅舅家,看见舅舅正在田里插秧,打电话到哈尔滨的姑姑家,姑姑说她正要出门去看冰雕展览,这说明了( )
稻田插秧  冰雕展览
A.人类活动影响气候 B.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C.天气影响小红的心情 D.人类活动与气候无关
   教材原创  西西伯利亚平原,冬季气温低于0℃,地势平坦广阔,河水排泄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沼泽是地表常年过度湿润或有薄层积水的地带)。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其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读图,完成19~20题。
 
俄罗斯的石油开采
19.西西伯利亚石油开采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气候寒冷,多冻土 ②热带雨林茂密,潮湿多雨 ③人口稀少,基础设施不完善 ④热带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西西伯利亚地区环境恶劣,石油能得到大规模开采的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开采成本低
C.石油资源丰富 D.石油对工业有重要影响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形成这一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2)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相比, 半球的中纬度等温线更平直些,原因是 。(2分)
(3)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2分)
(4)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差不多,但甲地气温比乙地 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5)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比较:夏季 (填“海洋”或“陆地”)气温高,冬季 (填“海洋”或“陆地”)气温高。(2分)
22.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降水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超过10 000毫米,降水少的地区,有时甚至多年滴雨不下。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图和甲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区中,A地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C (填名称)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有“白色荒漠”之称。(2分)
(2)B、E两地相比, 地的年降水量多, 地的年降水量少。
(2分)
(3)从图中F地→D地→G地,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大致规律是 ,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4)比较甲岛东、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4分)
23.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陕西省某中学开展了“走近气候”的主题学习活动。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部分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主题一:气候与自然环境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附近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分)
(2)比较①地和②地的降水量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
(3)比较③地和④地的气温差异,并说出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4分)
主题二:气候与人类活动
(4)分析因纽特人着兽皮服饰和阿拉伯人着白色长袍的传统服饰与当地气候特征的关系。(4分)
(5)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加剧等。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请你说出中学生应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