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评价 同步练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评价 同步练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2 21:27:41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地理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探究地球运动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图是演示过程中的一幅光照图。读图,完成1~3题。
1.通过演示观察,小明对地球上每天的昼夜更替现象做出了以下解释。正确的有(B)
①与地球自转有关 ②与地球公转有关 ③与地球上五带有关 ④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地球一小时”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2025年3月22日,参与活动的民众于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以此支持该项活动。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活动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
A.A地熄灯早于B地 B.A地熄灯晚于B地
C.A地和B地同时熄灯 D.A地和B地同时结束活动
3.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D)
A.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B.保持光源的位置和高度不变
C.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D.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我国航天员给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据此完成4~5题。
4.太空科普授课当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C)
A.甲 B.乙 C.丙 D.丁
5.俄罗斯莫斯科的华人中学生于当地时间21日上午10时45分观看直播,造成观看太空直播授课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A.地球的自转 B.昼夜长短变化
C.地球的公转 D.纬度位置不同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由①至⑤分布着(B)
A.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B.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C.热带、南温带、北寒带、北温带、南寒带
D.北寒带、南温带、热带、北温带、南寒带
7.②和④所处的“五带”(D)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C.能被太阳直射 D.出现四季分明的现象
8.下列有关②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 B.终年不见阳光
C.热量充足 D.四季变化明显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之一。该环球帆船赛从英国启航,途经多个地区。读克利伯2019—2020环球帆船赛航线图,完成 9~11 题。
9.此次环球航行(A)
①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②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③证明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④停靠城市多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该航线(D)
A.各大洲均设有赛站 B.各航段均是自东向西航行
C.四次跨越大西洋 D.途经南、北美洲分界线
11.根据图示,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D)
A.赤道穿过三个大陆 B.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小
C.四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D.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
  下图为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地球不同高度地区的面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为8 848.86米,最深的海沟深
11 034米。读图,完成12~14题。
12.世界最高山峰与最深海沟的相对高度是(C)
A.8 848.86米 B.11 034米 C.19 882.86米 D.2 185.14米
13.下列各地形中最靠近陆地的是(C)
A.洋中脊 B.大陆坡 C.大陆架 D.海沟
14.下列不是陆地上山脉的主要分布区域的是(B)
A.环太平洋两岸的南北向地带 B.河流沿岸地区和沿海地区
C.亚欧大陆中南部 D.非洲大陆北部
  海洋底部与陆地一样,具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地形类型。读图,完成15~16题。
15.大陆架是(C)
①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②海水深的巨大陡坡 ③深度不超过200米 ④表面宽广起伏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我国“蛟龙”号潜艇最大下潜深度为7 062米,打破世界纪录。“蛟龙”号在这个深度的海底探测到的地形是(D)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沟
   跨学科  生物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玉米产区分布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A)
A.世界年平均气温自高纬向低纬增加
B.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C.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小
18.下列关于图中玉米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产区都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B.主产区分布在45°N附近地带
C.产区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大陆西岸
D.产区的年均温均在20℃以上
  分析降水量分布差异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读非洲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该区域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9~21题。
19.图示区域(B)
A.整体降水量呈现出东多西少 B.南部降水总量大于北部降水总量
C.沿海地区降水大于内陆地区 D.赤道附近东岸降水大于西岸
20.甲、乙、丙、丁四地中(D)
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B.乙地降水量最大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D.丁地降水量最少
21.丙地为图示区域中的(A)
A.阿尔及尔 B.阿斯旺 C.巴马科 D.利伯维尔
   跨学科  生物  马黛茶是阿根廷的国饮,其制作原料马黛树是一种生长于18°S~30°S的亚热带常绿植物,其生长期需要高温、高湿,在气温较低时进行采摘。下面为马黛树种植区的气候资料图及景观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马黛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是(B)
A.终年炎热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寒冷干燥 D.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23.马黛茶的采摘期最可能是(A)
A.4~8月 B.9月至次年1月 C.1~4月 D.7~11月
24.下列关于气候与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B.热量决定农作物一年中可播种的次数
C.气候发生异常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
D.风能属于清洁能源
25. 思维导图  2024年11月11日至22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旨在倡导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巨大影响,下列排列顺序符合框图结构的是(B)
①海平面上升 ②极地地区冰川融化 ③淹没沿海低地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传统文化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文人根据数九方法绘制的图,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用颜色晕染一瓣梅花,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下面图1和图2分别为地球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图3为九九消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2所示的是从 北 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夏至 (填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中的 ③ 处(填序号),此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极夜 现象。(4分)
(2)晕染第一瓣梅花时,日期是 12月22日 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 (填纬线名称)(2分)
(3)当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0瓣时,西安处在 冬季 (填季节),当九朵梅花点遍后,即将迎来二分二至中的 春分 节气。(2分)
(4)图2所示A、B两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B 。(1分)
27.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其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广袤的土地和众多人口也使得亚洲成为世界文化最灿烂的大洲。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沿着30°N纬线和80°E经线对亚洲的地理差异展开探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图1 亚洲地形示意图
图2 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图3 亚洲沿80°E的地形剖面图30°N沿线的地理差异
(1)从太平洋沿岸出发,沿30°N纬线一路向西抵达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发现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如图2所示),该沿线地势总体特征表现为 中部高,东西低 。(2分)
(2)亚洲30°N纬线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区中,受 地形 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降水较少。(1分)
80°E沿线的地理差异
(3)从印度洋沿岸出发,沿80°E经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了恒河平原、 青藏 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到达 北冰 洋沿岸,受纬度位置影响,恒河平原降水量远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西西伯利亚平原。(6分)
(4)沿80°E经线自南向北穿过的亚洲地区中,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青稞、小麦,任选其中一种,分析该粮食作物与当地气候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水稻: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高,降水多,利于喜湿热的水稻生长。青稞:当地气候寒冷,青稞分布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光照强,利于其生长。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较干旱,光照较强,利于小麦生长。
28.【大千世界奇妙多,地理知识来解惑】 读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图和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极圈附近“冰与火”
  冰岛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岛国,活火山多达30座,冰川面积占1.3万平方千米,被人们称为“冰与火之国”。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太平洋 板块,A板块是 美洲 板块。(2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解释冰岛火山众多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
勇攀新高是珠峰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
(3)请你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预测珠穆朗玛峰海拔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将不断升高。原因: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会不断抬升,因此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将升高。
冰天雪地藏乌金
  人们在南极大陆发现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非常寒冷。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学说,并列举一个能证明该学说合理性的其他典型实例。(4分)
参考答案:学说:大陆漂移说。典型实例:大西洋两岸都发现了距今超过2.5亿年的中龙等爬行类动物化石,而其他地区未曾发现;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等。
29.气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某校学生开展了与气候相关的探究活动。下图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发现规律
(1)世界各地气温差异显著。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读图可知,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为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分)
探究气候与饮食
  印度孟买等地的人们多喜食辛辣咖喱,咖喱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利于食物的提味防腐。下图为咖喱配料资料卡、孟买气候统计图。
孜然
耐旱、喜长时间光照,适宜年降水量为300~400毫米的环境。
A 
花椒
喜光照,能耐-20℃的低温,年平均气温8~10℃的地区均能栽种。
B 
胡椒
在年降水量1 900~3 000毫米、气温24~26℃的地区生长。
C 
八角
喜温喜湿,种植在气温20~30℃、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
孟买
(2)说出孟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分)
参考答案: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
两季。
(3)四种咖喱配料中,适宜在孟买种植的是 C 、 D (填“A”“B”“C”或“D”)。(2分)
探究气候与服饰
  寒假,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将到哈尔滨进行游学活动。某同学提前上网查找了有关哈尔滨的信息,发现春节期间,哈尔滨和孟买穿衣风格差异显著。下图为哈尔滨气候统计图。
哈尔滨
(4)请在下面两图中任选一个序号,判断照片的拍摄地,说明服饰特点及与当地气候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①:拍摄地为哈尔滨,这里纬度较高,接受的太阳辐射少,冬季寒冷,穿着较厚。②:拍摄地为孟买,当地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人们在冬季穿短袖等轻薄衣物。
30.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 世界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2
小组一:认识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A处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 。(2分)
小组二: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D处与同纬度沿海地区相比,降水更 少 (填“多”或“少”),气温年较差更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海陆位置 。(2分)
(3)赤道附近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北冰洋附近多为寒带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纬度位置 。(2分)
小组三:认识气候特点
(4)B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常年炎热干旱 ,C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的是图2中的 ① (单选)。(2分)
小组四:分析气候与生活的联系
(5)荷兰鹿特丹港被称为“欧洲门户”。500年前当地农民和渔民使用的木鞋,今天多成为工艺品和雕塑。荷兰木鞋(如图)具有不易变形、不渗水、不沾泥等特点,便于在淤泥地里行走。结合图1分析,荷兰木鞋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D (单选)。(2分)
荷兰木鞋
A.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B.热量充足,雨林茂密
C.高原地形,地形较崎岖
D.气候湿润,多低洼湿地期中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地理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探究地球运动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图是演示过程中的一幅光照图。读图,完成1~3题。
1.通过演示观察,小明对地球上每天的昼夜更替现象做出了以下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与地球自转有关 ②与地球公转有关 ③与地球上五带有关 ④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地球一小时”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2025年3月22日,参与活动的民众于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以此支持该项活动。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活动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熄灯早于B地 B.A地熄灯晚于B地
C.A地和B地同时熄灯 D.A地和B地同时结束活动
3.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B.保持光源的位置和高度不变
C.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D.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我国航天员给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据此完成4~5题。
4.太空科普授课当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
A.甲 B.乙 C.丙 D.丁
5.俄罗斯莫斯科的华人中学生于当地时间21日上午10时45分观看直播,造成观看太空直播授课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昼夜长短变化
C.地球的公转 D.纬度位置不同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中由①至⑤分布着( )
A.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B.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C.热带、南温带、北寒带、北温带、南寒带
D.北寒带、南温带、热带、北温带、南寒带
7.②和④所处的“五带”(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C.能被太阳直射 D.出现四季分明的现象
8.下列有关②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 B.终年不见阳光
C.热量充足 D.四季变化明显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之一。该环球帆船赛从英国启航,途经多个地区。读克利伯2019—2020环球帆船赛航线图,完成 9~11 题。
9.此次环球航行( )
①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②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③证明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④停靠城市多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该航线( )
A.各大洲均设有赛站 B.各航段均是自东向西航行
C.四次跨越大西洋 D.途经南、北美洲分界线
11.根据图示,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
A.赤道穿过三个大陆 B.北半球海洋面积比陆地小
C.四大洋均跨南北半球 D.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北半球广
  下图为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地球不同高度地区的面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为8 848.86米,最深的海沟深
11 034米。读图,完成12~14题。
12.世界最高山峰与最深海沟的相对高度是( )
A.8 848.86米 B.11 034米 C.19 882.86米 D.2 185.14米
13.下列各地形中最靠近陆地的是( )
A.洋中脊 B.大陆坡 C.大陆架 D.海沟
14.下列不是陆地上山脉的主要分布区域的是( )
A.环太平洋两岸的南北向地带 B.河流沿岸地区和沿海地区
C.亚欧大陆中南部 D.非洲大陆北部
  海洋底部与陆地一样,具有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地形类型。读图,完成15~16题。
15.大陆架是( )
①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②海水深的巨大陡坡 ③深度不超过200米 ④表面宽广起伏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我国“蛟龙”号潜艇最大下潜深度为7 062米,打破世界纪录。“蛟龙”号在这个深度的海底探测到的地形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沟
   跨学科  生物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玉米产区分布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 )
A.世界年平均气温自高纬向低纬增加
B.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C.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南纬30°~60°之间海洋面积最小
18.下列关于图中玉米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区都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B.主产区分布在45°N附近地带
C.产区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大陆西岸
D.产区的年均温均在20℃以上
  分析降水量分布差异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读非洲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和该区域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9~21题。
19.图示区域( )
A.整体降水量呈现出东多西少 B.南部降水总量大于北部降水总量
C.沿海地区降水大于内陆地区 D.赤道附近东岸降水大于西岸
20.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B.乙地降水量最大
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D.丁地降水量最少
21.丙地为图示区域中的( )
A.阿尔及尔 B.阿斯旺 C.巴马科 D.利伯维尔
   跨学科  生物  马黛茶是阿根廷的国饮,其制作原料马黛树是一种生长于18°S~30°S的亚热带常绿植物,其生长期需要高温、高湿,在气温较低时进行采摘。下面为马黛树种植区的气候资料图及景观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马黛树生长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终年炎热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C.全年寒冷干燥 D.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23.马黛茶的采摘期最可能是( )
A.4~8月 B.9月至次年1月 C.1~4月 D.7~11月
24.下列关于气候与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最为显著
B.热量决定农作物一年中可播种的次数
C.气候发生异常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影响不大
D.风能属于清洁能源
25. 思维导图  2024年11月11日至22日,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旨在倡导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巨大影响,下列排列顺序符合框图结构的是( )
①海平面上升 ②极地地区冰川融化 ③淹没沿海低地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传统文化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文人根据数九方法绘制的图,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用颜色晕染一瓣梅花,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下面图1和图2分别为地球公转和自转示意图,图3为九九消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2所示的是从 极点上空看到的俯视图,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填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中的 处(填序号),此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现象。(4分)
(2)晕染第一瓣梅花时,日期是 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 (填纬线名称)(2分)
(3)当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0瓣时,西安处在 (填季节),当九朵梅花点遍后,即将迎来二分二至中的 节气。(2分)
(4)图2所示A、B两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1分)
27.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其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广袤的土地和众多人口也使得亚洲成为世界文化最灿烂的大洲。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沿着30°N纬线和80°E经线对亚洲的地理差异展开探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图1 亚洲地形示意图
图2 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图3 亚洲沿80°E的地形剖面图30°N沿线的地理差异
(1)从太平洋沿岸出发,沿30°N纬线一路向西抵达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发现亚洲的地势起伏很大(如图2所示),该沿线地势总体特征表现为 。(2分)
(2)亚洲30°N纬线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区中,受 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气候寒冷,降水较少。(1分)
80°E沿线的地理差异
(3)从印度洋沿岸出发,沿80°E经线自南向北依次穿过了恒河平原、 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到达 洋沿岸,受纬度位置影响,恒河平原降水量远 (填“大于”或“小于”)西西伯利亚平原。(6分)
(4)沿80°E经线自南向北穿过的亚洲地区中,其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青稞、小麦,任选其中一种,分析该粮食作物与当地气候的关系。(2分)
28.【大千世界奇妙多,地理知识来解惑】 读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图和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极圈附近“冰与火”
  冰岛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岛国,活火山多达30座,冰川面积占1.3万平方千米,被人们称为“冰与火之国”。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A板块是 板块。(2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解释冰岛火山众多的原因。(2分)
勇攀新高是珠峰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
(3)请你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预测珠穆朗玛峰海拔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4分)
冰天雪地藏乌金
  人们在南极大陆发现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非常寒冷。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学说,并列举一个能证明该学说合理性的其他典型实例。(4分)
29.气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某校学生开展了与气候相关的探究活动。下图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发现规律
(1)世界各地气温差异显著。影响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读图可知,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为 。(2分)
探究气候与饮食
  印度孟买等地的人们多喜食辛辣咖喱,咖喱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利于食物的提味防腐。下图为咖喱配料资料卡、孟买气候统计图。
孜然
耐旱、喜长时间光照,适宜年降水量为300~400毫米的环境。
A 
花椒
喜光照,能耐-20℃的低温,年平均气温8~10℃的地区均能栽种。
B 
胡椒
在年降水量1 900~3 000毫米、气温24~26℃的地区生长。
C 
八角
喜温喜湿,种植在气温20~30℃、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
孟买
(2)说出孟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分)
(3)四种咖喱配料中,适宜在孟买种植的是 、 (填“A”“B”“C”或“D”)。(2分)
探究气候与服饰
  寒假,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将到哈尔滨进行游学活动。某同学提前上网查找了有关哈尔滨的信息,发现春节期间,哈尔滨和孟买穿衣风格差异显著。下图为哈尔滨气候统计图。
哈尔滨
(4)请在下面两图中任选一个序号,判断照片的拍摄地,说明服饰特点及与当地气候的关系。(2分)
30.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图1 世界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2
小组一:认识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A处的气候类型是 。(2分)
小组二: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D处与同纬度沿海地区相比,降水更 (填“多”或“少”),气温年较差更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赤道附近多为热带雨林气候,北冰洋附近多为寒带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小组三:认识气候特点
(4)B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C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的是图2中的 (单选)。(2分)
小组四:分析气候与生活的联系
(5)荷兰鹿特丹港被称为“欧洲门户”。500年前当地农民和渔民使用的木鞋,今天多成为工艺品和雕塑。荷兰木鞋(如图)具有不易变形、不渗水、不沾泥等特点,便于在淤泥地里行走。结合图1分析,荷兰木鞋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单选)。(2分)
荷兰木鞋
A.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B.热量充足,雨林茂密
C.高原地形,地形较崎岖
D.气候湿润,多低洼湿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