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第04讲《骆驼祥子》专题探究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整本书阅读】第04讲《骆驼祥子》专题探究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17:2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部人类车夫的辛酸史
第04讲一《骆驼祥子》专题探究
专题一 故事情节梳理
1.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绘制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
起 落
一起一落 来到北平当 苦干 年,凑足100块钱,用 块买了辆新车。 连人带车被 抓去当壮丁,第一次希望破灭。
二起二落 逃出军营,卖掉 重新到 车厂租车赚钱;为避虎妞,在 家拉包月,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 敲诈走,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三落 与 结婚后, 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 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见证 的悲剧, 难产而死,为置办丧事,祥子买车换钱,又听到 自杀的消息,从此丧失对未来的希望,变的堕落。麻木。
【答案】人力车夫、三年、一百块钱、宪兵、卖骆驼,车,曹家、孙侦探、虎妞、二强子 希望到灭亡、虎妞、小福子
2.以曹先生的口吻复述故事
在祥子心中,曹先生如同孔圣人一般,曹先生对待祥子也好过其他主顾。请你以曹先生的口吻,根据提示复述出他与祥子间的一件小事。
开端:祥子拉着车在夜色下飞快地跑着,我在车上半睡着了。
发展:突然,我从车上摔了下来, 断了,祥子被摔得满脸是血。他坚持拉着我赶回了家。
高潮:祥子认为这都是自己的错,他自责地提出 并放弃工钱。
降落:我让祥子先处理好伤口,并安慰他说
结局: 拿着药瓶,来到祥子屋里,说了很多安慰他的话。
【答案】车把、辞工、这不是你的错,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你不必自责、太太
专题二 人物形象分析
祥子的个人档案
姓名: 祥 子 年龄:22岁 职业: 学历:工作地点:生 日:家庭出身:外貌长相:性格特点:个人简历:愿 望:
【答案】
祥子人物简历
姓名 祥子 性别 男
年龄 22岁 出生 北京
职业 洋车夫 外貌特征 身材高大年轻力壮
性格 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学历 不详
个人简介 十八岁,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祥子是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
愿望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二)祥子的职场
答:
答案
年龄/派别 车相 价钱 工作态度
年轻力壮,腿脚灵活 漂亮 一下弄个一块两块:有时“车份儿”也没着落 出车收车自由
岁数稍大 八成新 挣得多 拉“整天儿”,也拉“半天儿”,总是“拉晚儿”
四十以上,二十以下 车破 钱少 多走路,少要钱,不敢“拉晚川”
跑长趟 不屑于三五个铜子 你愿拉零座
专拉洋买卖 干净利落神气 跑法特别,不穿号坎,
祥子的感情经历
不喜欢的人年龄:三十七八岁职业:车厂CEO外貌:性格:结局:
喜欢的人年龄:职业:暗娼外貌:圆脸,眉眼匀调娇憨性格:结局:
理想型年龄:二十岁左右职业:乡下姑娘外貌:年轻力壮性格:结局:
答:
(四)祥子的朋友圈 (提示:朋友圈范围 ——雇主、同行、乘客、同事)
1.请你根据所填的表格,为二十二岁的祥子取一个微信名,并设计一条个性签名。
前期 后期
绰号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年龄 20来岁 26岁左右
职业 车夫 红白事
家庭 父母早逝 妻子难产而死
外貌 高大挺立 又瘦又脏
趣爱好 拉车 吃喝嫖赌
性格 老实、勤劳、向上 狡猾、懒惰,堕落x
【答案】微信名:我终于买车了。 个性签名:专业拉车价格优惠
2.请你按情节顺序给图片标序,并代入祥子视角挑选最值得发朋友圈的一件事,以祥子的口吻叙述这件事。
答:
请你为祥子“三起三落”六件大事选择对应的微信表情
【一起】苦干三年攒钱买了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掳走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拉包月省吃俭用准备买车
【二落】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理想第二次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三落】卖车办虎妞的丧事小福子自杀祥子走向堕落
答:
4.请你列出祥子的微信通讯录,说说祥子的朋友圈会对哪些人开放,对哪些人部分可见,对哪些人屏蔽
为祥子的“三起三落”设计六条朋友圈,代祥子说出那些无处分享的喜乐和苦泪。
要求:
1.包含朋友圈的基本要素(文字、配图、评论)
2.符合原著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答:
5.祥子更新了他的微信朋友圈,请你阅读他的动态信息,完成下面几项任务
.
(1)祥子发这条朋友圈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如图的备选图片哪一张放入朋友圈与情境吻合 谈谈
你的看法。
答:
(2)祥子想换个微信头像,曹先生给他找了三张图片,你认为祥子会选择哪一张 为什么
答:
(3)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人生重要关节上,发个朋友圈记录一下,请你聚焦一处情节,帮祥子发一则朋友圈,描述祥子的心理活动,并设想一下谁(车夫们、刘四爷、虎妞、孙侦探、曹先生、高妈、老马祖孙、二强子、小福子)会点赞留言,说明理由。
答:
【答案】(1)图B跟情境吻合。从“不能只管自己,得先回去看看”可以看出,这时候应该是祥子被孙侦探敲诈,辛苦积攒的买车钱又没了,他欲哭无泪。但同时他又不放心,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因为曹家这时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有一个男人;
图A刻画的是祥子连人带车被抓去当壮丁的情景不存在不放心、回去看看等情况。
(2)示例:选择A,骆驼是祥子的绰号,祥子也默认了这个称呼,再说在黄土地上(沙漠中)缺水,缺草,日光暴晒,骆驼任劳任怨地工作;祥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吃苦耐劳,沉默寡言,与骆驼很相似,因此选择此作为头像,有一定的代表性。
选择B,拥有自己的车是祥子的梦想、奋斗的目标,他拼死拼活工作,就是为了车,所以祥子会选择B作为头像。
选择C,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希望,代表着美好的事物,祥子连人带车被抓去当壮丁,第二次的车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尽管这样,他依旧没放弃买车,太阳代表着此时的祥子对生活的还是充满信心。
(3)示例:买第一辆车:努力就有回报!配图:自己和第一辆车的合照无点赞留言,因为他平时除了拉车基本不和别人交流
专题三 语言文字鉴赏
主题一:京味十足的语言(建议阅读:第一章、第二十四章)
提示: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处处都能体现“京味儿”。
1.“儿话音”是北京人说话的一个习惯。请找出至少10个儿化音的词语。
答:
【答案】 “挺脱”“硬棒”“拉晚儿”“嚼骨”“胶皮团”“杀进腰”
2.除了儿化音,还有哪些词是北京方言中的词 请找出至少5个。
答:
【答案】 本书中的京味儿,以老北京的方言尤为独特,比如在第一章中描写祥子,说他“杀进腰”,“杀进腰”是指把腰带勒得紧一些,这句方言可以说让读者一下子引发了一种有趣的体验,让人感觉很独特,亲切。再比如“拉晚儿”“车口儿上”“嚼谷”等,这些方言都可以体现出老北京的特色,让人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3.除了方言,就连一些地名、物名也是北京特有的。请找出至少10个。
答:
【答案】胡同;四合院;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王府井;豆汁儿;焦圈;驴打滚
4.无论是口音还是事物,都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北京味道。试着分析:老舍为什么要用上这么多有北京特色的词
答:
【答案】展现地域文化:北京特色词能生动呈现老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如特定的建筑(四合院)、民俗(庙会)等相关词汇,让读者深入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
塑造真实氛围:使用这些词可营造出浓郁的北京生活氛围,使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更具真实感,仿佛将读者带入老北京的大街小巷,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
体现人物特色:有助于塑造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生活中涉及的特色词汇,展现北京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精神风貌。
作者个人情感:老舍作为北京人,对家乡充满深厚感情,运用北京特色词是他抒发对家乡眷恋与热爱之情的一种方式,也让作品带有他独特的个人印记和风格。
主题二:独特的比喻(建议阅读: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五章、第十八章)
提示:比喻是用与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甲事物的修辞手法,其中甲事物被称为本体,乙事物被称为喻体。《骆驼祥子》中比喻句贯穿全文,有130余句,如“骆驼祥子”这一书名就是一个比喻。
1.赏析下面三句比喻句。(注意赏析的格式)
①他想不起哭,他想不起笑,他的大手大脚在这小而暖的屋中活动着,像小木笼里一只大兔子,眼睛红红的看着外边,看着里边,空有能飞跑的腿,跑不出去!
答:
②她的脸上大概又擦了粉,被灯光照得显出点灰绿色,像黑枯了的树叶上挂着层霜。
答:
③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答:
【答案】 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在小而暖的屋中活动的他比作小木笼里的大兔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被困在狭小空间里,无法自由施展、内心压抑的状态,体现出他的无奈与痛苦。
运用比喻,将她被灯光照得显出灰绿色的脸比作黑枯树叶上挂着的霜。形象地描绘出她脸色的灰暗、不健康,给人一种衰败、难看的感觉。
运用比喻,把整个老城比作烧透的砖窑。突出了老城环境的炎热、干燥和憋闷,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令人难受的氛围。
2.请你再摘抄文中的比喻句5句,并圈出本体和喻体。
你找到的比喻句中喻体是朴实还是华丽的 在句式上是长句还是短句
答:
主题三:外貌描写的秘密(建议阅读:第一、四、六、十、十七、二十四章)
提示:外貌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对人物进行描写。
当你对一个人物还不熟悉时,往往会通过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物的性格。〈骆驼祥子》中对每一个人的外貌都做了细致描绘,在外貌描写中就足以凸显人物的性格或命运。
1.分别找出祥子堕落前后、刘四爷、虎妞、小福子的外貌描写,写出来。
答:
2.老舍都写了人物外貌的哪些方面 在外貌描写时老舍有用上哪些手法
答:
3.外貌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甚至揭示人物的命运。请你任选以上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答:
【答案】1.(祥子堕落前)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
头上永远剃得发亮。(祥子堕落后)祥子的身上没有任何累赘,除了一件灰色单军服上身,和一条蓝布军裤,都被汗沤得奇臭。刘四爷: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象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虎妞:长相丑陋,一出场便说她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小福子:圆脸,眉毛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鬯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的并不难看.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描写了人物外貌的五官和穿着,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堕落前祥子看起来意气风发,因为他有理想有希望,堕落后,祥子不修边幅,身上衣服都汗臭,突出了祥子已经对生活对社会绝望了,不在有任何希望。
主题四: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建议阅读:第四章、第六章、第九章)
提示:成功的语言能够让读者“闻其声,见其人”,体现人物性格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要求。不同的人物应该有不同的语言风格。
1.圈画虎妞的话(至少3句)。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用词、标点符号、语气等),从虎妞的话中看出她怎样的身份、心理、性格。
答:
2.想一想,假如灵魂可以对话,难产而死的虎妞看到祥子堕落之后的样子,她会和祥子说什么 试着用虎妞的口吻写一段。
答:
【答案】I"祥子!你让狼叼了,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 "
本句多用感叹号与问号,表现她开朗的性格。
(2)、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
本句表明她还是关心祥子的,是有温柔的一面的。
③)“哟,祥子 怎一"
这里破折号越示句子中断,她看到祥子不开心,也就没说什么了表现她关心祥子。
(4)“你喝!要下我揪着你耳朵灌了!”
这里俩个感叹号,进一步增强了语气.赤现她的泼辣、爽朗
2.“祥子,你是掉坑里了!平日里反抗我那劲呢 是个男人吗 ”
主题五:精妙的色彩
(建议阅读:第三、四、九、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章)
提示:老舍是色彩大师。色彩词的运用对于环境、人物甚至情节和主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色调的色彩词、同一色彩加上不同的修饰词,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
1.找出老舍在祥子的不同时期使用的带有色彩词的句子,概括每一时期的主色调。
答:
2.观察祥子不同时期主色调的变化,结合祥子的一生,说说老舍运用色彩词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比如刚进城时,祥子充满活力与希望,可能用明亮、积极的色彩来象征,如红色(代表热情、活力)。此时祥子对生活充满憧憬,努力拉车,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随着经历三起三落,祥子逐渐堕落,后期可能用灰暗、阴沉的色彩表示,像黑色(代表绝望、沉沦)。他在经历了虎妞难产、小福子自杀等一系列打击后,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自私、懒惰、狡猾。
2.老舍运用色彩词的作用方面:从塑造人物形象看,通过色彩变化直观展现祥子内心世界和性格的转变。比如前期的亮色体现他的朝气、上进;后期暗色表现他的堕落、麻木。从反映主题角度,色彩词变化暗示了黑暗社会对人的压迫与摧残,突出了小说批判黑暗社会现实的主题。从营造氛围来说,不同色彩营造出不同氛围,前期亮色营造充满希望的氛围,后期暗色营造出压抑、绝望的氛围,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主题六:景物描写-在烈日和暴雨下
(建议阅读:第十八章)
提示:景物描写也是《骆驼祥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说第十八章描写祥子拉车时遇到的烈日和暴风雨两个场景,一热一冷,在景物描写中可见祥子拉车时的辛酸。
1.这一章写出了烈日之“烈”和暴风雨之“暴”。请你各摘抄一个最能体现“烈”和“暴”的片段并赏析。(注意赏析的格式)
答:
2.本章结尾写道:“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请联系本章对于“雨”的描写和全书的情节,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答案】这句话通过“雨”看似平等的自然现象,揭示旧社会本质的不公。雨本身无所谓公道与否,但社会制度的压迫与人性的冷漠,使得祥子等底层人民无法像富人一样抵御苦难,因此“雨不公道”实为对黑暗社会的控诉。雨作为自然现象,本应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祥子所处的社会充满剥削与冷漠。富人能避雨安居,穷人却被迫承受雨带来的困苦。作者借此隐喻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和阶级压迫,强调祥子的悲剧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公,而非自然条件。答案需抓住“雨”的象征意义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专题四 作品主题探讨
1.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了哪三层含义 请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第一层含义 提示:关于主人公的认定
第二层含义 提示:外号的由来
第三层含义 提示:“骆驼”的特点
答:
【答案】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 号的得来。(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2.读完全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悲剧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人 悲剧的原因何在 请你在下面的表格中写下你的探究结果。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答案】
主观原因:
1.直接原因:祥子所受的心理打击:
(1)视如珍宝心爱的车,被士兵抢走;
(2)从军队死里逃生出来后,准备攒钱再买车,结果钱却被敲诈抢劫一洗而空;
(3)虎妞难产而死,为了葬礼把车卖了,人车两空;
(4)找小福子畅想未来,却发现她却已经离开人世。
2.性格原因:目光短浅、盲目保守、孤独软弱
(1)乐观与盲目。祥子从乡间来到城市,对生活满怀热情和乐观态度,即便车丢了、钱被劫,依然不懈努力,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
(2)勤快与保守。为了凑够买车的钱,祥子勤快地奔跑。但农民的狭隘意识,使他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而为了再买新车,又不断埋头苦干,当钱攒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被特务敲诈了,假如祥子听高妈的话,把钱存进银行,就不会遭此灾祸。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
(3)外刚与内软。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
(4)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要强的祥子终于变成一个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匮乏精神支柱,在简单的物质生活目标坠入无望深渊之后,祥子也完成他自己一生的悲剧。
3.阶层原因:个人主义的自私狭隘性
他的思想由原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向往,安于平淡的生活方式,可这一切都在他所受到心理打击后所丧失了。另一个是祥子思想的局限性,他没有认清当时的社会本质,也没有意识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改变自身命运的。他一直在一个人奋斗,拼尽全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随波逐流于肮脏的黑暗社会。
客观原因
(一)周围人的因素
1. 与虎妞的婚姻因素(1)原文:这个走兽,穿着红袄,已经捉到他,还预备着细细的收拾他。谁都能收拾他,这个走兽特别特别的厉害,要一刻不离的守着他,向他瞪眼,向他发笑,而且能紧紧的抱住他,把他所有的力量吸尽,他没法逃脱。——P105
(2)分析:婚姻原因是祥子堕落的原因之一。祥子和虎妞的婚姻可以说是畸形的。虎妞没有用正常的方式来取得祥子的爱,而是把他骗到自己的房间并抓到了他的把柄。祥子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与虎妞成婚。在虎妞怀孕后,祥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可在虎妞难产而死,新买的车给她办了丧事后,祥子再一次被生活所打击,跌入了堕落的黑暗深渊。
2. 与小福子的爱情因素
祥子心里是喜欢小福子的,在他的观念中,他们俩都是穷人,都是无产者,都是被人欺侮,他同情她,也同情自己,是上苍将他俩连在一起。当他知道小福子死后,他的希望就破灭了。于是,他就那么迷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泥潭。“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摘去了。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去。”
3. 职业前景因素:车夫老马、二强子
原文:“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溜下去。”“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
祥子给他买包子,其实不只是同情老马生活的窘迫,祥子在老马身上仿佛看到了以后的自己。
祥子即使能和小福子在一起,过上他理想的生活,一直踏实努力地拉车,他的结局也无非是另一个老马。如果依他性格的软弱,也有可能像二强子一样堕落到卖儿卖女,麻木度日。
(二)社会因素
1.首先,小说写的“逃匪”“侦探”等欺压,都反映出二三十年代那个动荡的社会背景。
①军阀混乱,特务横行,压迫者的压迫,使得祥子悲剧具有社会批判的内涵。
②是这个失去公平、公正、腐败混乱的社会,活生生地将人变成非人。因为社会的黑暗,毁坏了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2.其次,现代城市文明对美好人性的腐蚀。
①作者创作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这里的地狱指的就是那个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沦落的社会,也是为金钱所腐蚀了的畸形的人伦关系,如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等。
②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结果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吞没,自己也成为其中一部分。
③老舍对城市中欲(财产贪欲、情欲)的反感和对城市人伦关系中丑的嫌恶,主要出于道德的审视,从中我们可看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的深深忧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