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课件(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生物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2.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课件(共20张PPT) 2025-2026学年生物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2 21: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情景导入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无论是在空气中、水中,还是在我们身体的皮肤表面,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到底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呢?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一、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
人类历史上曾遭受多次严重的瘟疫流行,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是怎么生活的?
1.寄生性微生物能使人患病
艾滋病病毒
淋巴细胞
预防寄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注射疫苗以及积极锻炼身体等
这些使人患病的微生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2.有毒微生物能使人患病
发霉的花生、玉米含有黄曲霉素,有毒的蘑菇等含有毒素等,误食后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某些细菌、真菌在食物中繁殖,导致食物腐败,食用后导致患病
二、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生产
1.活动:品尝一杯自制的酸奶
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牛奶中加糖,煮开后冷却,加入酸奶,搅拌均匀后盖严瓶盖,放在20~30℃条件下培养1~2天;或者搅拌均匀后倒入保温杯,盖严瓶盖保温8~10h。
品尝自制酸奶。
①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煮开的牛奶为什么要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
②请描述你制作的酸奶的口味,为什么酸奶的口味和鲜奶不同?
③请举出一种利用同样原理制作的食品或饲料?
(2)讨论
将牛奶煮沸,可杀死牛奶中原有的微生物。煮开的牛奶要冷却后再加入酸奶,防止高温杀死接种的乳酸菌。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口味和鲜牛奶不同。
例如,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等。
(3)乳酸菌发酵制作食品
原理: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
应用:制作酸奶,泡菜,饲养奶牛的青贮饲料等。
2.活动:酿一瓶醇香浓郁的米酒
洗净器具,糯米淘洗干净。
将米浸泡12h左右,待米粒能捏成粉末状时捞出沥水备用。
将浸泡的米高温蒸煮30min左右。
将蒸好的米用凉开水浸泡,冷却至40℃以下把水沥干,将饭粒摊开。
将米饭导入砂锅,把粉碎的酒药与米饭均匀拌在一起,中间挖一圆坑。
用棉被包裹砂锅或放恒温箱,温度保持在30℃左右。
24~36h后,圆坑内有酒渗出。
①酒药对酿制米酒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与米饭混合均匀?
②如果酿制米酒的时间延长,味道会发生变化吗?
③你制作的米酒成功吗?根据你的经验,说出酿制米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讨论
酒药中的微生物发酵可产生酒精,酒药和米饭混合均匀便于酵母菌分解米饭中的营养物质。
如果酿制米酒时间延长,甜味会减弱,酸味会加重。
注意卫生,防治污染;酒药放置适量;温度控制适宜等。
(3)酿酒需要多种微生物
酒药中含有根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霉菌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3.活动:选做一种调味的发酵酱(以制作面酱为例)
蒸饼:将1kg面粉加清水,揉制成面饼后蒸熟。
制曲:将蒸饼放入竹筐,置于空气不流通、温度约30℃的条件下。大约7天,面饼长出杂色菌丝,即为甜面酱曲。
制酱:将晒干的酱曲捣碎放入酱缸中,用适量热水将75g食盐溶解,冷却后,将酱曲和盐水搅拌均匀。
晒酱:酱缸口罩一层纱布,移至阳光下暴晒。每天早晚搅拌一次,经过20-30天,即制成可食用的甜面酱。制好的甜面酱呈金红色,有光泽,咸味适口,有甜香口味。
①制作面酱、黄酱和豆豉时,是否有微生物的参与?如果有,微生物来自哪里?
②面酱、黄酱和豆豉的制曲都需要将原料蒸熟,这是为什么?
③面酱、黄酱和豆豉的制曲过程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原因是什么?
(2)讨论
制作面酱、黄酱、豆豉都需要微生物,微生物来源于空气。
面酱、黄酱、豆豉的制曲都需要将原料蒸熟,一方面可去除杂菌,另一方面加快微生物的发酵。
面酱、黄酱、豆豉的制曲过程需要的微生物不同,微生物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
④面酱、黄酱和豆豉的制曲过程中都要加入适量的食盐水,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⑤为什么制作面酱和黄酱时要将酱曲置于阳光下暴晒,而制作豆豉时则要将原料密封在泡菜坛内?
面酱、黄酱、豆豉的制曲过程加入食盐水,主要作用是抑制杂菌、调节发酵速度、增强风味、延长保质期等。
制作面酱和黄酱时需要将酱曲置于阳光下暴晒,是为了提供氧气、促进好氧微生物活动、浓缩风味并改善颜色和质地。制作豆豉时则要将原料密封在泡菜坛内,是为了创造厌氧环境、防止杂菌污染、保持湿度并控制发酵速度。
(3)面酱制作需要的微生物
面酱制作过程中,米曲霉将面粉中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使面酱具有甜味;将少量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使甜面酱具有鲜味。
4.食用及制作发酵食品
乳酸菌用于制作酸奶;
根霉、曲霉、毛霉等多种霉菌可用于制作米酒和发酵酱;
酵母菌可用于酿果酒、白酒、啤酒等饮品,制作馒头、面包等。
三、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广泛
1.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医药用;
(1)一些真菌可产生抗生素,一些放线菌也可产生抗生素。
(2)抗生素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抗生素
(3)用抗生素必须遵照医嘱,使用不当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若在家禽和家畜饲养中过量使用抗生素,所产生的肉、蛋、奶等产品则对人类健康有害。
四、工业化的发酵技术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
1.生物技术产业
(1)19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揭示了微生物在发酵中的作用,使发酵技术有了理论基础。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工厂化生产各种产品,从而构成生物技术产业。
(2)早期的生物技术产业利用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青霉素;此后,微生物在氨基酸、使用有机酸、酶制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很多食品或药品都与微生物发酵有关,如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都是利用基因工程通过微生物生产而来。微生物在采油、冶金、生物防治、生物能源开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1)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农业等领域。
(2)食用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醋酸、乳酸、葡萄糖酸、苹果酸等。
(3)酶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现在的来源主要依靠微生物发酵。
课堂小结
一、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
1.寄生性微生物能使人患病
2.有毒微生物能使人患病
二、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
1.乳酸菌用于制作酸奶
2.根霉、曲霉、毛霉等多种霉菌可用于制作米酒和发酵酱
3.酵母菌用于酿果酒、白酒、啤酒等饮品,制作馒头、面包等
三、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广泛
1.酵母菌生成维生素
2.生产抗生素
四、工业化的发酵技术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
1.下列物质中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是( )
A.酵母菌分解糖类产生的酒精
B.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
C.野生的蘑菇
D.青霉产生的青霉素
2.小明尝试在家自制酸奶,他将容器高温消毒后,依次加入1000mL鲜牛奶、适量白糖、100mL酸奶,搅拌均匀,密封发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高温消毒是为了杀灭杂菌
B.鲜牛奶可为发酵提供有机物
C.加入白糖可以调节酸奶口味
D.加酸奶的目的是接种酵母菌
B
课堂练习
D
3.乐乐同学按以下操作步骤酿制米酒,结果失败了,导致酿酒失败的步骤是(  )
①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一昼夜 ②糯米与酒曲混合均匀,蒸熟备用
③蒸熟的糯米晾凉放入清洁的容器中 ④将容器盖好,放置在温暖的地方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各自领取了制作各种发酵产品的任务,他们所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发酵产品对应错误的是(  )
A.乳酸菌——酸奶 B.霉菌、酵母菌——米酒
C.霉菌——发酵酱 D.酵母菌——泡菜
B
D
5.医学上常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该方法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有效率可达80%。抗生素的研制和使用使亿万人受益,下列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的是(  )
A.扁桃体炎 B.手足癣
C.流行性感冒 D.手足口病
6.下列关于微生物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应用广泛
B.微生物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可通过基因工程利用微生物生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D.微生物可以逐渐替代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A
D
巩固提升
为了防治禽畜疾病,有人在饲养家禽和家畜的饲料中大量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对人类有影响吗?为什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