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课时
昆虫和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情景导入
能把美丽的蝴蝶和丑丑的毛毛虫联想在一起吗?
从科学的角度看,美丽的蝴蝶究竟是什么变来的呢?
蝗虫的幼虫体形小,没有翅或翅发育不完善,能够跳跃但不能飞行;成虫体形大,翅发达,能飞行。
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一、绝大多数昆虫的发育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1.演示:观察蝗虫及其生活史的标本
(1)比较蝗虫成虫和幼虫的差异?
(2)蝗虫的生长发育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课堂探究
(1)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称为若虫;没有翅或翅发育不完善,能够跳跃,又被称为跳蝻。
(2)变态:动物在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称为变态。
2.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不完全变态:指昆虫的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
(4)蟋蟀、椿象、蜻蜓、豆娘等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蟋蟀
椿象
蜻蜓
豆娘
(1)方法步骤:制订观察和记录的方案→进行家蚕的饲养(蚕卵的
孵化→蚁蚕的收集→饲养与观察)→写出观察报告。
3.活动:饲养家蚕
蚕卵
蚁蚕
蚁蚕
二龄幼虫
四龄幼虫
吐丝作茧
蚕蛾产卵
蚕蛹
①说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蚕卵孵化出蚁蚕的大致时间。
②描述蚁蚕的形体特征,说出从蚁蚕孵出到化蛹的大致时间。
③描述刚羽化的雄蛾和雌蛾的活动特点,推断一下身体肥大、基本不动的成蛾是雌蛾还是雄蛾,说出雄蛾与雌蛾的交尾姿势。
④比较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的异同。
(2)讨论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蚕卵孵化为蚁蚕约需7~10天的时间。
蚁蚕呈黑色,体形较小,形似蚂蚁;从蚁蚕到化蛹约需25~30天。
蚕蛾似蝶,身披白色鳞毛,翅较小,不能飞翔。蚕蛾不取食,雌蛾体形大,基本不动。交尾时,雌雄腹部末端对接。
相同点:都经历受精卵、幼虫和成虫阶段;
区别:家蚕具有蛹期,蝗虫不具有蛹期。
(1)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蚕)、蛹、成虫四个时期。
(2)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
4.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
卵
幼虫
蛹
成虫
蜜蜂 蝴蝶 蚂蚁 金龟子
家蚕、蜜蜂等昆虫,为人们提供蚕丝、蜂蜜等有益的产品;
苍蝇、蚊子等害虫危害人类健康。
认识益虫和害虫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和繁育益虫或者控制害虫。
5.研究昆虫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意义
蚕丝 丝绸 蜂蜜
蚊子、苍蝇传播疾病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每年的春夏之际,正是青蛙、蟾蜍的繁殖时间。在稻田、池塘或沟渠中,雄性的个体高声鸣叫,雌性个体则闻声而来。在这些水环境中,青蛙或蟾蜍的雌雄个体将表现出一系列的繁殖行为,完成它们的生殖过程。
1.交流: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描述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大体过程。
(2)在两栖类动物的繁殖季节里,雌雄抱对行为有什么意义?
(3)在青蛙或蟾蜍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哪些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
讨论
雄蛙鸣叫求偶→雌雄蛙抱对→排出精子、卵细胞→体外受精(水中)→孵化出蝌蚪→幼蛙→成蛙。
抱对可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生殖细胞的排出和受精作用、受精卵和幼体发育都必须在水中进行。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蛙卵
鸣叫求偶
雌雄抱对
(1)青蛙的生殖
青蛙生殖过程中雄蛙鸣叫求偶、雌雄蛙抱对。
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
总结
(2)青蛙的发育
①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②蝌蚪与成蛙的区别
比较项目 蝌蚪 成蛙
身体分部
运动
呼吸器官
生活环境
头、躯干、尾,无四肢
头、躯干、四肢,无尾
依靠尾在水中游泳
依靠四肢可在陆地跳跃,也可在水中靠趾间的蹼划水游泳
鳃(外鳃或内鳃)
肺(皮肤辅助呼吸)
水中
水中或陆地
③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青蛙在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习性和
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属于变态发育。
课堂小结
一、绝大多数昆虫的发育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
不完全变态:受精卵→若虫→成虫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1.青蛙的生殖
2.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课堂练习
1.如图表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
B. 由于有外骨骼的限制,②→③要经历蜕皮过程
C. 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经历蛹期
C
2.某同学在公园发现了一条绿色的“肉虫”,并把它放在了一个小盒里,带回了家。过了几天,当他再打开盒子看时,发现“肉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他捉住的这只昆虫应当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种。那么正确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应当是( )
A.卵→蛹→幼虫→成虫
B.卵→幼虫→蛹→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若虫→蛹→成虫
B
3.柞蚕,古称春蚕、槲蚕,也叫山蚕。它是一种吐丝昆虫,因喜食柞树叶而得名。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蛹可食用,亦可作为药材。下列有关柞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在蛹期吐丝
C.成虫和幼虫差异不大 D.一生要经历四个时期
4.在政府的帮助下,小李走上了饲养牛蛙的致富之路。他通过观察发现雌雄牛蛙在繁殖季节有“抱对”现象,下列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躲避恶劣环境 B.促进发育
C.相互取暖 D.提高受精率
D
D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 )
A.求偶 B.报警 C.呼吸 D.戏水
6.有关青蛙发育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B.青蛙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C.其发育为变态发育
D.青蛙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A
B
巩固提升
1.“小小一条虫,自己做灯笼,钻进灯笼里,变个飞仙女”。你知道这个谜语中“虫、灯笼、飞仙女”分别代表昆虫发育的哪个时期?
2.从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看,为什么两栖类动物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