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蚌埠市部分学校6月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徽派瓷器,以其独特的古韵和精湛的工艺,尽显江南风华。下列古代陶瓷的制造工艺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碎石取土 B.反复练泥
C.制胚晾晒 D.入窑烧制
2.安徽省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了《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其中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是
A.提倡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灰肥 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C.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D.推动重要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
3.今年母亲节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给父母做一顿饭”,如图是笑笑同学在妈妈的帮助下做的饭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笑笑同学这顿饭荤素搭配,营养丰富 B.米饭富含糖类,给人体提供主要能量
C.为了菜品看起来色、味更好,可以多加调味剂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4.中国生态硒都——石台县以其独特的生态富硒之美和康养服务之优,奏响了全域旅游的最强音。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硒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8 B.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属于微量元素
5.现代扎染色彩靓丽,黄色桂花可以作为扎染工艺的原料。以下是同学们在实验室提取桂花色素的部分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研磨花瓣 B.浸取色素
C.过滤不溶物 D.配制颜料
6.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被删除,同时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下列关于脱氢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脱氢乙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脱氢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脱氢乙酸中共有20个原子 D.脱氢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g
7.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动车不能在居民楼内充电,以免发生火灾 B.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须先检验纯度 D.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换气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其实早在几年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就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如图示意的Ⅰ、Ⅱ、Ⅲ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
汽油
8.对于“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技术可节约大量能源 B.该成果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在该转化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下面是“二氧化碳变汽油”的微观图示,a、b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部分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为化合反应
B.制得的汽油属于混合物
C.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D.物质a和b的化学式都是,但结构不同,故性质有差异
10.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陆游笔记中记载的此灯被誉为“省油灯”,其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明过程中,可燃物是水和灯油
B.用嘴吹灭省油灯的原理是降低燃油的着火点
C.及时加水是为了降低燃油温度以减少挥发达到省油
D.“勿用铜盏”是因为铜昂贵、用瓷盏较便宜
11.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可以对其进行鉴别、检验、除杂、分离等。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 灼烧后闻气味
B 除杂:除去中的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少量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D 分离: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利用两种气体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A.A B.B C.C D.D
12.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研究,加热氯酸钾时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1,图2。已知:氯酸钾的熔点是35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2可知,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高于其熔点
B.图1中加热氯酸钾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单独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较慢,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D.300~400℃时试管内氧气含量略有下降,可能是由于部分氧气逸出试管
二、科学探究题
13.烈日炎炎,各种饮料受到同学们的喜爱,于是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自制苏打水饮料展开了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认识“苏打水”
【查阅资料】
(1)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并添加甜味剂和香料的一类弱碱性饮品。碳酸氢钠俗称 。小组同学买了某品牌苏打水饮料,在实验室测定该饮料的酸碱度,pH为8,与包装上的说明相符,呈弱碱性。
任务二:配制“苏打水”
【进行实验】
(2)小组同学欲在20℃下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8%的苏打水,经计算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g,同学们经历了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成功配制了苏打水。根据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分析,配制的苏打水溶液属于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任务三:模拟“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
(3)同学们用配制的“苏打水”和稀盐酸在实验室模拟治疗胃酸过多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任务四:自制可口“苏打水”
通过探究,同学们认识到自制苏打水时碳酸氢钠的含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发生胃胀腹痛的不良反应,而且口感欠佳。为了使苏打水口感更佳,同学们根据个人的甜度喜好,在制作时加入了一定量的蔗糖晶体,成功制得了可口的“苏打水”。
14.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以及水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 蒸馏水 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查阅资料:
pH 7.5~9 10~11.9 12~14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得出结论1】
(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实验探究2】
(2)①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a点表示的意义是 。
【得出结论2】
(3)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
【交流与反思】
(4)b点溶液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溶液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得出结论3】
(5)通过图2和图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过程,可知鉴别溶液和溶液的实验方案为 。
【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
三、实验题
15.下图是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的部分实验仪器,请回答问题。
(1)用上图仪器组装一套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要求操作简便,便于控制反应速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用仪器组合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adig B.bcif C.aeih
(2)用装置f收集氧气,当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
(3)用装置h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方法是 。
(4)小明在实验台上发现一支底部破洞的试管,他突发奇想,利用该试管和烧杯设计出了制取气体的简易装置如图。下列对该装置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无法检查装置气密性 B.实现废旧仪器回收利用
C.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D.只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四、填空与简答
16.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②③中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和洗涤。
(2)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滤液中,不含有的溶质的成分是______。(填选项字母)
A. B. C. D.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生活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五、计算题
17.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驰而不息。蛇年首发“开门红”,长八甲火箭采用液氧-液氢推进剂,使火箭能够以较少的燃料获得比较大的推动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液氢作燃料除了上述优点以外,还有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4kg氢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多少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B
7.D
8.C 9.A
10.C
11.B
12.B
13.(1)小苏打
(2) 0.8 不饱和
(3)
14.(1)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2) 红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4) NaCl、HCl NaCl、
(5)分别向两种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若立即产生气泡,则为碳酸氢钠溶液,若开始无气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则为碳酸钠溶液
15.(1) C
(2)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BC
16.(1)过滤
(2)C
(3) 置换反应
(4)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进一步被氧化
17.(1)热值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无污染
(2)解:设4kg氢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kg
答:4kg氢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32kg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