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十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记录表如下。10天后,甲组种子都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组别 种子数 光照 水分 温度 现象
甲组 10粒 暗室 淹没种子 25℃ 不萌发
乙组 10粒 暗室 适量 25℃ 萌发
A.没有光照 B.空气不充足
C.温度太高 D.实验时间过短
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
A.花芽 B.芽轴 C.幼叶 D.芽原基
3.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如花期和果实期应多施( )
A.含磷的肥料 B.含氮的肥料 C.含钾的肥料 D.含钙的肥料
4.甲图示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乙图是在这一过程中的鲜重和干重(有机物)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胚芽首先突破种皮
B.玉米种子的子叶发育成甲图中的R部分
C.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吸收水分
D.ef段的幼苗只进行光合作用
5.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被染红的部分是( )
A.木质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韧皮部中的导管
6.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给植物打针输液,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输入的液体中,除水外,最可能含( )
A.无机盐 B.二氧化碳 C.脂质 D.核酸
7.火龙果,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而深受人们喜爱。如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雄蕊的子房中只含有1枚胚珠 B.花粉落到柱头上就完成受精
C.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结果率 D.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没有关系
8.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光和叶绿素
C.有机物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糖类
9.在量筒中插入一支正常生长的带叶枝条,将其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如图所示。24小时后,观察到整个装置重量明显减少。该装置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C.蒸发作用散失水分
D.运输作用运走有机物
10.香椿是一种乔木,香椿芽有“树上佳蔬”的美誉。有关香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香椿芽是由叶芽发育成的 B.香椿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C.制作家具的香椿木取材于茎中的韧皮部 D.香椿依靠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11.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4、7为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7的表皮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C.5是叶脉,能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8是气孔,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12.茶叶是乐山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提高茶叶产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B.及时排涝,保证根的呼吸
C.搭建大棚,提高夜间温度 D.适时除草,避免杂草竞争
13.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将等量萌发种子与干燥种子分别装入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塞紧瓶塞,测得两保温瓶内温度相同。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甲、乙两个保温瓶内温度,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温瓶内温度上升主要由于种子呼吸作用 B.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显著强于干燥种子
C.乙保温瓶内的干燥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D.种子的呼吸作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降低大气湿度
C.参与水循环 D.养育其他生物
15.下列农业生产中的做法和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对庄稼进行及时的排涝、松土——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B.合理密植——植物充分接受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C.晴朗的中午,给塑料大棚通风——增加氧气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D.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16.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况,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关于玉米一天中生理过程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曲线Ⅰ为光合作用,Ⅱ为呼吸作用
B.玉米在a、c点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比较a、p、c三点,p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D.在b点玉米停止进行光合作用
17.养料由母体运给胎儿的途径是:母体子宫内膜→P→脐带→胎儿。P代表的结构是( )
A.胎盘 B.卵巢 C.腹腔 D.输卵管
18.以下关于青春期性发育说法错误的是( )
A.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B.青春期男生出现遗精,女生出现月经
C.青春期时有了心理矛盾,最好自行处理,绝不打扰他人
D.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
19.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0.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燃烧食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食物中的能量通过燃烧可释放出来
B.谷类、豆类等食物中贮存有能量
C.不同食物中贮存的能量有差异
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1.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夜盲症——维生素D B.坏血病——维生素C
C.佝偻病——维生素B1 D.神经炎——维生素A
22.生物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康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23.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导致局部胃腺萎缩,让人患萎缩性胃炎,影响消化功能。据此可推测萎缩性胃炎患者( )
A.胃液分泌量明显增多 B.不能消化脂肪类食物
C.不能消化淀粉类食物 D.蛋白质消化功能减弱
24.下列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匹配的是( )
A.碘液——检验玉米胚乳是否含有淀粉
B.澄清石灰水——验证种子呼吸消耗氧气
C.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生理盐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25.下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
B.有牙龈出血现象的人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
C.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根据今年的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
二、综合题
26.绿色开花植物千姿百态,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下图是菜豆植物的种子、幼苗以及根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明准备在自家花盆中种植,给予种子适宜的环境后,种子中的 萌发形成新植株,该结构是由甲图中的1、2、3、4构成,是由 发育而来。
(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乙图的 (填字母),该结构的快速生长依靠图丙中的 (填字母),图丙中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A,该部位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是有大量 。
2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通过学习人的生殖相关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C是在图二中的[ ]形成的。([ ]中填数字编号)
(2)“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之相关的结构是图二中①,其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
(3)图一中,胎儿成熟后,从母体产出的D过程叫 。
(4)图三中曲线甲表示 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
28.蟠桃不但个头大,而且色泽鲜艳、果肉细腻、口感香甜。下图是蟠桃花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蟠桃的一生中,所需要的最多的无机盐是含 的3种无机盐。
(2)图甲中a所示的过程称为 ,其实质是花粉散落到雌蕊 上的过程。
(3)图乙所示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⑦]花粉管中的 与胚珠中的[⑨]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丙中的[⑩]种子是由图甲中的[⑥] 发育而来的。
29.麻辣烫是一种年轻人喜欢的美食,小明同学在家自制麻辣烫,获得家人的一致好评。图一为粉条中的淀粉在消化道逐步分解的过程示意图,图二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组成示意图,图三表示三类供能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淀粉的分解过程中,物质a是 。
(2)图一中,过程B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图二中的 (填序号),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 。
(3)小明喜欢在麻辣烫中放豆皮,能消化豆皮中蛋白质的场所是图二中的 (填序号),图三中曲线 可以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图中C代表的器官是 。
(4)麻辣烫又油又辣,麻辣上瘾。“油”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图二中 (填序号)分泌的,脂肪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 。
30.番茄又名西红柿,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同学们喜欢。达州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番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2)为探究影响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该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 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经过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后摘叶、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等操作,发现只有 (填图中所示标号)中的叶片会变蓝。
(3)社团的同学在大棚种植番茄的过程中,为提高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温度
B.合理密植
C.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4)如图3为24小时内番茄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填“>”、“<”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三、实验探究题
3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字母A、B、C、D表示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
(1)D处的?代表的液体是 。
(2)图中D处2号试管内滴加的液体是 ,滴加此液体的目的是 。
(3)实验中组1和组2形成对照,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4)某同学在感染甲流时,体温升高至39度,胃口差、积食。大家推测体温可能对人的消化能力有影响,体温过高或过低,人的消化能力都会下降。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大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记录表
组号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1 先后加入等量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 搅拌 50℃水浴 加入2滴碘液
2 先后加入等量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 搅拌 37℃水浴 加入2滴碘液
3 先后加入等量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 搅拌 ①水浴 加入2滴碘液
①处应 (选填“>”或“<”)37℃。该组与 (填组号)形成对照实验,其中 (填组号)为实验组,该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5)分析上述两次实验的结果,若 (填组号)试管内物质变 色,则同学们的假设成立。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B
6.A
7.C
8.C
9.C
10.C
11.B
12.C
13.C
14.B
15.C
16.A
17.A
18.C
19.B
20.D
21.B
22.D
23.D
24.B
25.C
26.(1) 胚 受精卵
(2) d B、C 根毛
27.(1)②
(2) 卵细胞 雌激素
(3)分娩
(4)男
28.(1)氮、磷、钾
(2) 传粉 柱头
(3)精子
(4)胚珠
29.(1)麦芽糖
(2) ⑥ 肠液、胰液
(3) ③⑥ 乙 胃
(4) ① 甘油和脂肪酸
30.(1)ABC
(2) 二氧化碳/CO2 甲
(3)C
(4)>
31.(1)唾液
(2) 碘液 检验淀粉
(3)唾液
(4) < 2 3 低温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吗?
(5) 1、3 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