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谁画的鱼最大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 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自然界中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3相关知识
1、鲸鱼、海豚、章鱼是鱼吗?
2、最大的鱼是鲸鲨。
3、鱼的形象特征、身体结构。
4学习材料:
油画棒、彩色笔、鱼的图片资料等
5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美术方面简单的知识,他们对绘画中的线、形、色有一定的运用能力,并且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画鱼并不困难,但是如何把鱼画的大而漂亮,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困难。
本课通过学生画、剪、贴、欣赏比较让学生认识大小,产生对美的向往和喜爱。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从对各种鱼的喜爱,引申到热爱水世界、热爱大自然
6教学设计:
1、组织教学
2、游戏导入
欣赏老师绘制的是什么?你怎样判断的?(根据身体和头、尾巴)还少些什么?(鱼鳍、鱼鳞)。看我画的鱼大吗?怎样会显的更大?怎样会显的小?
3、板书课题:谁画的鱼最大
4、欣赏课件:
(1)色彩鲜艳的鱼(分析鱼的颜色和线条、斑点。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图案,感受自然的美。)
(2)鱼的小知识(了解最大的鱼、鲸鱼、海豚、章鱼不是鱼的知识)
(3)多种形式的鱼(开拓学生视野,为创作做准备)
(4)学生作品欣赏
欣赏《戏鱼》,这条鱼比人还高!你看它五颜六色,身上有一条小鱼,仔细看,小鱼身上还长着一张人脸呢。大鱼的周围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真有意思!你能说一说,这里的鱼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鱼有什么不同吗?
5、学生完成作业
(1)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举起来,看看谁画的鱼最大。
(2)讨论:你准备添加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选择哪些颜色?
6、展示交流
评出最大的鱼,最后找出最小的鱼,一起讨论如何把最小的鱼也变成大鱼。
7、小结
课后回顾:
学生能较好的绘制最大的鱼,学会了用大与小的对比来突出画面的主题,但应在鱼的造型上再多讲一些。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反思
《谁画的鱼最大》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册第九课的教学内容,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本课设计目的旨在于训练学生敢于充满画面大胆作画的习惯,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所表现的鱼的异同,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在教学构思中,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能力目标: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以“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为重点,着重解决“自然与创作的区别及让学生了解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的教学难点。
上课开始,我以谜语激趣导入,紧紧吸引住孩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带出了后面的课程内容。在讲授新课时,我层层递进,先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了解自然界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然后简单介绍了鱼的组成。接着我亲自示范,画出四条不同形状的小鱼,然后提问:“如果老师想把这条小鱼变成大鱼,想一想怎么才能把鱼画得更大。”小朋友们个个争先恐后,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然后我根据他们的回答,板演小鱼变大鱼。同时重点强调要想把鱼画大,不仅要把鱼身画大而且要让这条大鱼撑满画面,这样画出来的鱼才是最大的。大鱼画好了,怎么让它更漂亮呢?问题一出,教室里顿时沸腾开来,小朋友们纷纷举起小手,争着抢着要回答。有的说可以在鱼身上画上花纹,也有的说给鱼涂上漂亮的颜色。对,鱼儿身上还有美丽的花纹和颜色。然后我在黑板上示范如何给鱼画上花纹,小朋友们都认真的看着,接着再出示课件,动画演示画大鱼步骤。美丽的大鱼画好,还可以在它的周围添上一些小鱼,水泡,水草等等。为了吸引小朋友注意力,我利用动画课件一步一步演示,他们看得认真极了!然后我再次强调绘画步骤。讲解之后,就是学生自己创作阶段,我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巡视指导,在作品展示时,我把最先画好的三个小朋友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分别选出谁画的鱼最大,谁画的鱼身上的花纹最漂亮,然后在作业纸上贴星,小朋友们非常开心!在结尾处不忘对小朋友们进行情感教育,爱护环境,保护动物。
课件40张PPT。谁画的鱼最大猜一猜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打一动物) 小鱼身体的外形都是什么形状呢
谁画的鱼最大比一比鱼比人高
五颜六色
身上小鱼
鱼上人脸
周围小鱼
用人物和小鱼
衬托出大鱼看一看真实的海底世界现在请你也来画一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