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拼贴添画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以拼贴画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旧画报、旧报纸、广告纸等纸材作为创作材料,创新设计一幅拼贴画。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能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本课设置的目的是在设计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操作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欣赏比较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在拼贴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感受拼贴添画的创作乐趣。
拼贴画可利用的材料非常多,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纸拼贴画是最易于学习和掌握的,它对学生的纸工制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纸拼贴画从方法上可分为撕纸拼贴画和剪纸拼贴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可操作性,由浅入深地制定实施计划,并依据不同纸材的特点,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从造型、色彩到构图,有创意地自由发挥和想象。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艺术创想的过程,激发创想欲望,学习创想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旧报纸或其它废弃物,经过奇特的创想和处理,创造一幅独特的艺术拼贴作品。有目的的添画,使拼贴后的添画能反映自己的创想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承接上一课想象、联想、创想活动的开发及运用,进一步开拓创新思维。体验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
3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添画创作。
难点: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4教法学法
依据本课性质及学生特点,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提问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在学法上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教学课件、示范作品、制作用具
学生活动:剪刀、胶水、彩笔、收集各种废旧画报纸、广告纸、报纸等制作材料。
设计意图: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用提问方式导入,引领学生欣赏三幅有趣的电脑合成广告画,引出拼贴画。
学生活动:根据问题积极思考,感受艺术组合出的创意魅力。
设计意图:从有趣的广告画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3【讲授】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欣赏分析大师作品:毕加索的《吉他》和马蒂斯的《王者之悲》。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鉴赏大师的拼贴画,为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开拓思路。
活动4【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小组讨论本节课的三个主要问题,从而引出“拼贴”、“添画”和“创意”三个关键词,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活动:小组拿着选择的教师范例和抽取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活动5【活动】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教师活动:将四幅不同类型的学生拼贴画作品进行展示分析。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学习。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
活动6【练习】教师示范
教师活动:教师现场做拼贴添画的示范。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直观展示教师的创作思维和制作过程。
活动7【测试】学生作业
教师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一张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拼贴添画作品。(要求:构思新颖,构图合理,色彩鲜明,适当添画。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创作。
活动8【测试】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展示作品。讲评作品。
学生活动:参与评价活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
活动9【作业】课后拓展
教师活动:展示其他材料制作的拼贴画。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拓展视野,开发课后自主学习兴趣。
课件10张PPT。拼贴添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八课
毕加索 《吉他》?这两幅作品分别是由什么材料拼贴而成的呢?
马蒂斯 《王者之悲》?你喜欢哪一幅
作品?为什么?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1、作品运用了
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是随意摆放的吗?方法是什么?
2、除了拼贴,还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何运用的?
3、你认为在拼贴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小组合作完成一张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拼贴添画作品
要求:构思新颖 构图合理
色彩鲜明 适当添画学生作业小小展览会
让我们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废旧品成为美化环境的拼贴画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