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炫耀(xuàn) 御聘(yù) 骇人听闻(hài)
B.爵士(jué)
称职(chēng)
钦差大臣(qīn)
C.头衔(xián)
更衣(ɡēng)
分外美观(fēn)
D.滑稽(jī)
的确(dí)
随声附和(hé)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这布是华丽的!精至的!无双的!”( )改为( )
(2)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改为( )
(3)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栽了一阵子。( )改为(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归纳词语。
(1)中国足球并非想象中的那样____________(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哪怕每个环节只发生最细微的一点变化,就可能换来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2)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
(3)他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近期接连发生的大地震以及各种____________(使人听了非常震惊)的灾难事件,更加引发了全球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
B.“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C.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
C.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与虚伪。
D.故事的结局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些,能够看出事情的真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①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②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④“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⑤“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⑥“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6.第②段中加点的“这样的称赞”指的是什么?
7.在文中找出人们争着赞美皇帝新装的原因的语句,写在下面。
8.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你怎么评价皇帝的这种做法?
9.选文在描写人物时,用了______描写、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等描写方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①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点金术,高兴地跳了起来,满屋子奔跑,碰到什么东西就抓住什么东西。他抓住一根床柱,它立刻变成了一根金柱子。他从桌子上拿下一本书,手刚一碰,嘿!它竟成了一捆薄薄的金片,他急忙穿上衣服,这衣服也变成了华丽耀眼的金衣服。国王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②“这算不了什么。”国王心想,“我指望大的好处,就不能不带来一些小的不便。”他想到花园去看看,在那里有许多盛开的玫瑰花,微风吹来,香气醉人,国王在花丛中来回走动,并毫不疲倦地使用点金术,一直点到每朵花,甚至连花蕊里的虫子都变成了金子为止。
③随后,国王就回到宫殿与女儿一起吃早饭。长桌上放着咖啡、面包、烤鱼等食品。国王倒了一杯咖啡给女儿,女儿接过杯子惊奇地叫了起来:“刚才还是个瓷杯,怎么一下子变成了金杯?”国王高兴地对她说:“我已有了点金术,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一边说,一边将一杯咖啡送到嘴中,可他嘴唇刚一触到咖啡,咖啡立刻变成了金液,随即就硬化成一片金子。看到这情形,他不禁大吃一惊。他随手又拿起一片面包,但还没来得及掰开,它已成了金块。国王几乎绝望地拿起一条烤鱼,不用说,烤鱼也立刻变成了金子。
④国王十分羡慕地望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面包和烤鱼,就走到女儿面前,一面抚摸着女儿,一面请女儿拿片面包给自己吃,突然间,他心爱的女儿也变成了一尊金像。
⑤国王发疯似的大声喊叫:“陌生人,快来呀!快来救救我的女儿!”
⑥不一会儿,陌生人就出现在国王的面前,说:“点金术一定给你带来了许多财富吧!”
⑦国王说:“现在我才真正明白,金子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你给我解除点金术。”
⑧“你比以前聪明了,美戴斯国王!”陌生人严肃地说,“我看得出来,你的心还没有完全从血肉变成金子,否则就无法挽救了。快去吧!跃进大花园旁的那一条小河,在河中装瓶河水,把水洒在你要它变成原样的东西上。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
⑨国王快步跑到河边,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就跳进河中,想尽快地将点金术冲洗掉。他还带了一瓶河水跑回宫殿,用水洒向心爱的女儿,水一落到女儿身上,他就看到这可爱的孩子双颊又恢复了红润的颜色!
⑩国王拥抱着女儿说:“孩子,是爸爸害了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点金术了。”
(作者为美国小说家霍桑,内容有删改)
10.用文中原句解释第②段中的加点内容。
“大的好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的不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在文中找出最能表明国王贪婪的语句、最能表明造成灾害的语句,画上横线,并标上序号。
12.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
13.本文和《皇帝的新装》都是童话,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讽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皇帝的新装》讽刺的是__________,本文讽刺的是__________。
14.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10周年,班级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15.(2012河南)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1)《水浒》 (2)《骆驼祥子》 (3)《安徒生童话》
(4)《名人传》
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中的“称”读音应为“chèn”;C项中的“分”读音应为“fèn”;D项中的“和”读音应为“hè”。
2.(1)至 致 (2)幅 副 (3)栽 裁
3.(1)不可救药 (2)此处是荒唐的意思。(3)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4)骇人听闻
4.D 解析:D项,“他想”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
5.D 解析:故事的结局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因为孩子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
6.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7.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8.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坚持自己的错误是真正愚蠢的行为。
9.语言 动作 心理
10.“我已有了点金术,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11.①贪婪:“甚至连花蕊里的虫子都变成了金子为止。”②灾害:“突然间,他心爱的女儿也变成了一尊金像。”
12.示例:点金术
13.虚伪 贪婪
14.(1)示例:“同情·欢乐·成长”或“安徒生童话伴我成长”
(2)即兴演讲方案步骤:①确定演讲主题;②推选主持人和评委;③现场抽签决定演讲次序;④即兴演讲;⑤语文老师进行点评;⑥宣布比赛结果。
15.示例:施耐庵的《水浒》滋养了我:从吴用身上我看到了足智多谋,从晁盖身上我看到了义薄云天,从李逵身上我体悟到了率直的可贵。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藤条(téng) 掺和(cān) 大模大样(mú)
B.开辟(pì)
挖掘(jué)
疲惫不堪(kān)
C.女娲(wā)
省事(shěng)
生气蓬勃(péng)
D.揉捏(róu)
澄澈(chéng)
莽莽榛榛(zhēn)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2)近日,我区青春联盟的志愿者来到瓜沥敬老院,为老人包饺子,乐得老人们眉开眼笑。
(3)人生路上,人人都有高低起落时,有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也足以让疲惫不堪的人感到温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2)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
(2)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
(3)女娲……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
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⑤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⑥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6.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8.女娲疲倦不堪,她又想出了什么造人的方法?为什么说这种创造人类的方法是绝妙的?
9.从选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女娲一直在工作?摘录文中原句回答。
10.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
12.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天?
1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4.选文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1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______①__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______②______。
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16.(2012浙江嘉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语文世界风光无限。在这里,我们寻(mì)____春天的踪迹,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走进戏曲天地,品味民族文化悠长的(yùn)____味;追寻人类起源,体会古代神话永恒的(mèi)____力;共话千古风流人物,激发心中的仰(mù)____之情……
参考答案
1.A 解析:A项中的“掺”读音应为“chān”。
2.(1)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2)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3)形容非常疲劳,几乎超出人的承受能力。
3.(1)不能删去。“刚一”与“就”呼应搭配,表示两件事是紧接着发生的,说明人类生命力旺盛,生长迅速,若删去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2)不能删去。“赶紧”写女娲毫不拖延,表明女娲造人心切,塑造了一个勤劳热情的人类母亲形象,若删去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4.(1)心理描写 (2)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
5.D 解析:本文不是对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
6.景物 交代时间,表现出女娲造人工作的辛苦
7.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女娲是一个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
8.(1)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2)因为和先前用黄泥捏成小人儿的办法相比,这种方法简单省事,见效快,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9.“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
10.“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这写出了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喜悦。
11.神话
12.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了,他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不周山,把天给撞破了。
13.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14.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15.A 解析:文段中第①空应填“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其修饰的对象不能是具体的事物。第②空中“周口店遗址”应为一个整体,遗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场景,如将“考古遗址”作为整体,遗址就成了考古之后遗留的场景,明显不符合语境。
16.觅 韵 魅 慕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爱慕(mù) 何遽(jù) 赫耳墨斯(chì)
B.庇护(pì)
添头(tiān)
折其髀(bì)
C.堕落(zhuì)
强大(qiáng)
引弦而战(xián)
D.较量(jiào)
跛子(bǒ)
塞翁失马(sài)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天雨墙坏( )
(2)不筑,必将有盗( )
(3)马无故亡而入胡( )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3.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人皆贺之
D.至石之半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家/甚智其子
B.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C.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丁壮者引/弦而战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阅读下面的寓言,完成第6~9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6.《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7.《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斗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____
9.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寓言,完成第10~13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席子。④濡(rú):沾湿。⑤逾:通“愈”,更加。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2.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
疑人窃履
[明]王守仁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
注:①踵:到,走到。②缪:通“谬”,错误,荒谬。
14.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2)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16.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17.仔细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野猪、马与猎人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他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
(选自《伊索寓言》)
18.(2012四川泸州)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INCLUDEPICTURE
"../../../../V101.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学蝉之驴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中的“赫”读音应为“hè”;B项中的“庇”读音应为“bì”;C项中的“堕”读音应为“duò”。
2.(1)下雨 (2)修补 (3)逃跑 (4)带领
3.C 解析:A、B、D三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C项中的“之”是代词“他”。
4.D 解析:D项的朗读节奏应为“丁壮者/引弦而战”。
5.(1)晚上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2)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
6.此“笑”揭示出赫尔墨斯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7.(1)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必胜的信心。(2)得意忘形,炫耀自己的胜利。
8.(1)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 (2)骄兵必败
9.B
10.(1)移动 (2)离开
11.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12.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3.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14.(1)D (2)A
15.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16.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17.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想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18.(1)图上画了一头驴和一只蝉;蝉正在唱歌,驴听了,心想:“蝉老弟唱得好,俺要学唱歌!”
(2)不能盲目模仿,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走适合自己的路。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嬉戏(xī) 潺潺(chán) 痒酥酥(sū)
B.霹雳(pì)
旷野(kuàng)
咩咩叫(miē)
C.孪生(luán)
萤火虫(yíng)
哞哞叫(mū)
D.泥泞(níng)
蔷薇(qiáng)
踉踉跄跄(qiàng)
2.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归纳词语。
(1)研究人员发现让患者__________(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能起到减轻压力稳定情绪的作用。
(2)湖南株洲的帅向阳老师身残志坚,行动不便的他经常踉踉跄跄地拄着拐杖进行家访。
(3)游览南湖时,他们__________(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地唱起了《南湖的船,党的摇篮》这首歌。
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
A.人们常常看到他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说说笑笑。
B.萤火虫?就像很烫很烫的小火星吗?
C.他注视着他那一片漆黑的世界,就像深不见底的黑洞。
D.萤火虫,小小的萤火虫!它像一盏小小的灯。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子说:“天要下雨了,我们快些走吧!”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C.“不,不。萤火虫是很美丽的闪着光的小虫子。它不烫人的。”影子给他解释着。
D.“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B.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C.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D.作者让影子跟盲孩子讲话、牵手,最后变成一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孩子,这些想象都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是胡乱编造出来哄骗小孩子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风停了,雨停了,天晴了。
月亮出来了。今天的月亮特别亮。
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今天太阳出来得格外早。
月亮和太阳同时悬挂在天上。
还有那盏萤火虫灯。
这世间所有的光亮一齐照耀着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笼罩着周围的一切。不大工夫,那雾也消退了。
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他用惊奇的目光张望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他不但看见了太阳、月亮,还看见了那么多萤火虫组合的灯。
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
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
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他的影子就站在他身边,和他手拉着手。
他转过脸,亲切地望着他这位朋友,它也微笑着望着他。
他发现,他的影子慢慢退去了黑色,变成了一个衣着美丽的孩子,也有着一样红润的圆脸,油亮的头发和大大的黑眼睛。
人们说,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
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6.为什么“今天的月亮特别亮”“今天太阳出来得格外早”?
7.盲孩子见到光明后,文章连用了几个“看见了……”的句子,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8.“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一句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9.你认为是什么使盲孩子见到光明的?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七颗钻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10.根据具体语境,回答问题。
(1)“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很久很久”的作用是什么?
(2)“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赶紧”一词说明了什么?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姑娘得到一罐清澈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她一口也没有喝,而是将水罐交给了妈妈。这说明她对妈妈的关心、爱护胜过对自己的关爱。
B.病重的妈妈那么需要水,却又把水递给小姑娘。这是一种崇高的母爱,是人类至真至美之情。
C.小姑娘在自己干渴难忍的时候,把水递给了一位讨水喝的过路人,说明小姑娘有一颗博大的爱心,这是爱的升华。
D.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让小狗舔,说明她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12.文章为什么以《七颗钻石》为题,而不以《大熊星座的由来》为题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13.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请用一个比喻句阐述你对“爱”的理解。
14.观察下图,请你为这幅图写一则公益广告语。
INCLUDEPICTURE
"../../../../T34.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15.(2013贵州安顺)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
1.A 解析:B项中的“霹”读音应为“pī”,C项中的“哞”读音应为“mōu”,D项中的“泞”读音应为“nìng”。
2.(1)自言自语 (2)走路不稳的样子。(3)情不自禁
3.A 解析:此句中的“像”相当于“仿佛”之意,不是比喻。
4.B 解析:B项中“仔细听着”后面的冒号应是逗号。
5.D 解析:作者让影子跟盲孩子讲话、牵手,最后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孩子,这些想象是合情合理的,是为了引导孩子们学会关爱别人,从而让自己也获得幸福。
6.天空被雨水洗过,所以月光显得特别亮。盲孩子重见光明后,因为心情好,所以觉得月亮特别亮、太阳出来得格外早。
7.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盲孩子见到光明后的惊喜、惊奇与无比激动的心情。
8.只有光明存在,影子才能存在,并且它在帮助盲孩子获得光明后自己也获得了生命,所以说影子是光明的孩子;盲孩子是在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等这些光明使者的帮助下获得了光明,获得了新生,因此也可以说他是光明的孩子。这句话有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9.是“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关爱,使盲孩子见到光明。
10.(1)表明时间很久远,无可考证。(2)说明了小姑娘非常孝顺。
11.D
12.(1)以“七颗钻石”为题,能形象地体现小姑娘爱心的珍贵,而以“大熊星座的由来”为题则不能;(2)“七颗钻石”,题目本身就带有故事性,体现童话文学体裁的特色,而“大熊星座的由来”给人的感觉是介绍天文知识的说明文。
13.爱是七颗明亮的星星,永远普照人间。
14.示例:伸出你的手,给孩子以关爱。
15.C 解析:从5个句子看,⑤适合做首句,排除A、B两项,②①结合紧密,排除D项。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掣棒(chè) 鹚老(cí) 猢狲(hú)
B.青鹞(yào)
老鹳(guàn)
鲂鱼(fáng)
C.花鸨(bǎo)
愕然(è)
蓼汀(dīng)
D.
INCLUDEPICTURE
"../../../../V102.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踵(zhǒng)
窗棂(líng)
幌一幌(huǎng)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掣:拔,抽)
B.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径:直接)
C.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
D.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
INCLUDEPICTURE
"../../../../V102.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踵。(
INCLUDEPICTURE
"../../../../V102.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
\
MERGEFORMAT
踵: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3.填空。
《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著名古典章回小说《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朝代)山阳人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作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搜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龙踵。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5.结合选文内容,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大圣见本营中妖猴惊散,无心恋战,撤身就走,遇梅山六兄弟堵截,变作______;二郎神摇身一变,变作______飞将去扑打。大圣随后变作______,冲天而去;二郎神急抖翎毛,变作一只______。大圣又变作鱼儿,隐身水中;二郎神变作______伺机等候。大圣变作水蛇,钻入水中;二郎神变作______伸嘴来吃。大圣变作______,立于蓼汀之上;二郎神现出原身,取弹弓就打。
6.选文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__________”。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
7.认真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动词,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好猴!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2)忽睁睛抬头观看……定了神,仔细再看……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
8.选文中画线句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
9.请把石碣上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花果山福地
下联:________________
10.结尾处写石猴为王、群猴悦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11.吴承恩《西游记》里的那只石猴,除了法名“孙悟空”外,还有其他几个称呼。请从下列称呼中任选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关的故事情节。
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
12.(2012广东梅州)名著推荐阅读。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
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的手到擒来。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
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舌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像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罢罢罢!彀了!”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1)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表现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C 解析:C项中“汀”读音应为“tīng”。
2.D 解析:D项,“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V103.EPS"
\
MERGEFORMAT
)踵”的意思是“走路不稳,要跌倒的样子”。
3.西游记 明朝 吴承恩
4.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
5.麻雀儿 饿鹰儿 大鹚老 大海鹤 鱼鹰儿 灰鹤 花鸨
6.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7.(1)“瞑”“蹲”“纵”“跳”,表现了石猴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勇敢无畏的性格。
(2)四个“看”,写出了石猴动作的敏捷、观察的细致,表现了他艺高胆大、聪明心细的性格特点。
8.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9.水帘洞洞天
10.从侧面表现了石猴本领过人,不负众望。
11.示例:(1)“美猴王”——群猴玩耍时,偶然发现水帘洞,众猴约定谁能入水帘洞中探个究竟,谁便可被拥为王。石猴勇敢跳入瀑布中探洞,并引群猴入洞,终被拥为“美猴王”。
(2)“弼马温”——悟空向东海龙王借得“金箍棒”,龙王向玉帝告发,玉帝为了收服悟空,把他骗到天庭,封给他一个牧马小官“弼马温”。
(3)“齐天大圣”——悟空得知“弼马温”只是一个看马的小官后,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心头火起,打出天门,回到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
12.(1)孙悟空偷吃人参果 (2)表现了猪八戒贪吃、急躁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