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广元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监测
八年级 历史
说明: 1.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两个大题18个小题。
3.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949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共七大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2.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1954年毛泽东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A.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
C. 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湖南雷锋纪念馆介绍: “1955年的春天……雷锋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入社申请书……雷锋坚定地回答: “这些田都是党分给我的,我坚决听党的话,走合作化的道路。”材料反映出雷锋参加了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 改革开放
5.到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改革开放的实行
6.1978年5月,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后《人民日报》迅速予以转载,带动各地党报纷纷转载,从而形成了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行为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
B.彻底结束了党内“左”倾错误
C.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
D.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 《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如果为《经济简讯》撰稿,你会选择的题目是
A. 《中国农村改革见闻》
B. 《北京申奥成功,神州沸腾了》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我们胜利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 1984年3月,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 《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材料中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2025年,西藏各地在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又安排藏历新年放假6天。这体现的是
A.文化建设精彩纷呈 B.各地支援边疆开发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10.进入21世纪后,中央政府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推动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中心,在珠海横琴岛建设澳门大学新校区。中央政府的上述举措
A.表明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B.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C.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有利于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
11.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 “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改变万隆会议航向的关键点在于周恩来提出了
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平等互利原则
13.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见证了社会发展,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A.新中国、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D. 中国梦、乡村振兴、 “两个一百年”
14.2021年6月,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首次完成中国人进入自己空间站壮举的载人飞船是
A. 东方红一号 B.神舟五号 C. 神舟七号 D.神舟十二号
15.下列顺口溜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风貌的有
①新三年, 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早吃咸菜晚喝粥,中午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③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场专把活鱼卖
④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第 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 共30分)
16.新中国成立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元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0分)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 广元的发展(交通运输业)
第一阶段: 1921—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初探 新中国成立前,广元仅有川陕公路(今108国道)一条重要公路,连接祖国西南和西北。
第二阶段: 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1956年7月,宝成铁路(经过广元)建成通车。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三阶段: 1978—2012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化新局面 2002年建成通车的京昆高速绵广段,如今承载了我省进出川近40%的货物运输量。
第四阶段:2012年以来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展开 2017年,西成高铁(西安——成都)开通,广元迎来了高铁时代。现在每10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广元,广元人真正实现了说走就走的梦想。
(1)依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宝成铁路的修建得益于国家哪一规划 (2分)这一规划具有什么特点 (2分)
(2)请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由第二阶段迈向第三阶段的重要会议。 (2分) 2001年,为更好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主动加入了什么组织 (2分)
(3)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请列举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引领当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2分)
1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铸就着中国力量、展现出中国智慧。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购买4艘二战后退役的驱逐舰,成为我国海军的主力。此后30多年,这批驱逐舰执行了巡逻、护航及运载火箭发射保障等任务。 1964年,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024年,我国第三艘航母,也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进行海试,它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拥有世界领先的电磁弹射技术。
材料二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 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 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 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 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 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摘自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首届中国一中亚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十年来,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2022年,中国和中亚五国宣布建设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眼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未来,作出的历史性选择。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助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海军装备发展的特点。 (2分) 分析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意义。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 (2分) 归纳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依据。 (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认为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2分)
18.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加强开放合作,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 2010-2025年, 中国设立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上海、广东、四川、海南等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被誉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哪一座城市 (2分) 请完善材料一中①空白处。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分) 该事件有何意义 (2分)
(3)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