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 同步练(含解析)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济南的冬天 同步练(含解析)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2 17: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济南的冬天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藻(zǎo) 晒着(sài) 贮蓄(zhù) 摇蓝(lán)
B.准保(zhǔn) 镶上(xiāng) 澄清(chéng) 水墨画(mè)
C.发髻(jì) 秀气(xiù) 着落(zháo) 温晴(wēn)
D.响晴(xiǎng) 济南(jǐ) 看护(kān) 着急(zháo)
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3.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活如歌,每一天都是跳动的音符;生活如诗,每一日都是多彩的诗行。
B.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C.如果你愁眉苦脸,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使别人也受到你坏情绪的影响。
D.所以我们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不论成功或失败,不论顺利或挫折,只有你乐观对待,你才会从中找到快乐。
4.小文在活动中跟同学们分享了有关《济南的冬天》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4段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描写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B.第6段详尽地描写了水藻的绿意盎然,从正面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
C.课文中,作者笔下的山、水、树等景物充满灵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D.课文的语言颇具特色,生动活泼,清新自然,明快纯净,蕴含情味。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B.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冬天里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动人图景。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________着点儿热气。
(2)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________个影儿呢。
(3)因为有这样________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4)就是这点儿________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
A.喷 照 慈祥 幻想
B.冒 照 慈善 幻想
C.冒 留 慈善 想法
D.喷 留 善意 想法
7.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晴朗无云)
B.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C.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娇柔而秀美)
D.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8.某同学浏览了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人民的艺术家——老舍、胡挈青藏画展”的介绍,下面是他抄录的一段文字,你认为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舍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_________。几十年来,所藏作品纵跨古今,尤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作品为佳。此次展览将首次完整呈现老舍、胡挚青所作所藏的书、画、印、砚,展现二位先生的鉴藏眼光和艺坛交游,呈现不同时期美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时代风采,诠释20世纪中国美术的沿革与流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珍贵的艺术留存,追慕老舍、胡絮青先生这对艺坛伉俪美好的艺术人生。
①他们的藏画,或为友人馈赠,或为间接求得,或为市场购入。
②胡挈青先生曾拜师齐白石,她是我国20世纪女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③他和夫人胡挈青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接触美术。
④两位先生雅好收藏,家藏颇丰。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为了探究济南的“水”,小济同学搜集了下面的材料,请你与他一起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济南的岩层多为可溶性灰岩,这种岩层的特点是竖直多裂隙,而水平透水性差。济南的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的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后,地下水由南向北流向市区,形成了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等多处泉群。
材料二 示意图:
9.阅读完材料一、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10字以内)
10.济南趵突泉有这样一副对联,它形象地刻画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神韵,让人如临其境,你能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吗?
上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①不知它是想依恋天空,还是想委身大地。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忽然,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有时候,真愿意伸出舌头,希望能接到一片雪花,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
②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
③忽然,我像一下子变成熟了,往往放弃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却愿意宁静地默默地走去,翻过废弃的铁路线,来到郊外,默视着广袤的天空和田野。所有的污秽和荒凉全遮掩了,只有雪,白花花的、纯净的雪。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色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偶尔由于风的吹动,越冬的树和菜斑斑点点闪着一点新绿。
(节选自刘湛秋《雪》)
11.甲、乙两个文段都围绕“雪”而写,甲文按照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写出了薄雪覆盖下小山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则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感官的角度,写出了雪_______的特点。
12.我们在朗读时,把握好重音、停连,能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注意语气、节奏,可以体会文章的感情。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写的是雪后初晴的美景,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朗读时整体节奏是欢快而热烈的。
B.甲文中“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朗读时可以重读“全”,表示山尖“白”的范围之广。
C.乙文中“那淘气的愉快里绽开了多少天真的梦”,写出了作者的童心未泯,要用愉悦的语气去朗读。
D.乙文中“越冬的树和菜斑斑点点闪着一点新绿”,“越冬的树和菜”明确了作者要描绘的对象,朗读时此处要稍作停顿。
13.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化平淡为生动,突出景物的特点,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情感。请你从甲、乙文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色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江南落雪
古清生
江南的冬天,总是会落雪的。今年的冬天和往常的冬天一样,我从北京回到江南山坳上的小镇,就逢上了一场小雪。山野是一片的白,久长的时间里没有听到的八哥的叫声,也悉数地听到了,它们栖落在满是白雪的冬青树上,把叶子上的雪粉儿抖得纷纷扬扬,还原出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旧历年已是很近了,城里已经禁绝的鞭炮,在小镇上仍是间或地啪嘭响起,老屋的房头,还是有米泡机吱吱地摇着。
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是北方人,怕也会对江南的雪产生别样的心情。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融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我想,唯有现在,江南落雪的景致才符合我的心情。都市化的快节奏的竞争,人的心情愈渐浮躁,如我现在这样站在阳台上看雪花悠悠飘落,渐渐积白了山野的心情确难再得到。
然而,落雪的江南,无论如何是很值得一看的,即使匆匆一瞥,也能够留下长久的记忆。如今,雪是白了满山。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乎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的水痕,潺潺地往山外流去。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却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弋,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生存困难。如果放眼看那山间的农户,红墙黑瓦的房屋,已让白雪压得很矮。一缕淡蓝的炊烟,袅袅地飘往山中,屋后的竹,也是垂下了枝头。这似乎还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落雪的江南,特别是我的山坳上的小镇,落雪以后,会有一种宁静,一种忽然而至的洁净、单纯和悠然。还有的是,毕竟江南有莽莽群山,雄峰耸立,波迭起伏,大写意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而神秘的苍郁的森林,俱由雪来铺陈,山几乎成为白的群山,雪的群山,间或露出一两处褐色的山崖,绿的植被,红的梅花,有山鹰悠悠地盘旋,寂静的雪谷,便是会幽幽传来一两声鸟啼或山麂的鸣叫,悠然而缥缈。
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最是那红梅蜡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那么,加以几处残雪的点缀,几束阳光的照耀,几只鸟雀的啼鸣,几道山泉的流淌,人在其中,梦耶幻兮,不知进入何境。江南落雪,江南总要落雪。江南的雪总是给我们以纯洁的媚态,总是风情万种地装饰着江南的冬天,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像那冰冷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摘自《文范·经典美文》,有删节)
14.文章开头写江南山坳小镇的那场小雪,有什么作用?
15.选文中的江南雪景有什么特点?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什么作用
16.文章第四段是怎样描写江南落雪景色的?请作简要分析。
17.怎样理解江南的冬天像“冰冷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18.小作文。
《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的雪的描写,勾勒出冬天的济南的美丽画卷。请你借鉴老舍先生的描写方法,写一个片段,描绘丹东的雪景。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③150字左右,不用拟标题;④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姓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晒着(sài)——shài,摇篮——摇篮;B.水墨画(mè)——mò;C.着落(zháo)——zhuó;故选D。
2.答案:A
解析:A.联系《济南的冬天》原文可知,句中把济南的蓝天与水组成的境界比作蓝水晶,把“蓝水晶”“包着红屋顶、黄草山”比作“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薄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害羞”,并表现出“微微露出粉色”的羞涩状态;C.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和“垂柳”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不忍得冻上”和“照个影儿”都是人的动作;D.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山”形容为“太秀气”,赋予了小山以人的特质;故选A。
3.答案:C
解析:C.成分残缺,应在“坏情绪”后加上“的影响”。故选C。
4.答案:B
解析:B.“从正面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说法有误。第6段极写水藻的绿意盎然,从侧面衬托出水的清澈、透明。故选B。
5.答案:C
解析: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独特景色,而不是冬天里人们的活动,表述有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1)喷:液体、气体等急剧涌射。冒:往外透;往上升。根据语境,可知是水中的热气往上升,因此用“冒”;(2)照:用镜子等反映。留:保存;蓄住。本处运用拟人手法,把垂柳映照在水中比拟为照镜子,因此用“照”;(3)慈善: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本处指济南的冬天对人仁慈而善良,因此用“慈善”;(4)幻想: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想法:思索所得的结果。本处指人们对明天就是春天,山草一夜变绿的想象,因此用“幻想”;故选B。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和句子排序的能力。分析四个句子的主语,并结合前文对老舍先生的介绍可知,第③句是首句,紧承前面的介绍,引出“胡挈青先生”;由第③句“他和夫人胡絮青先生”可知,第②句紧承第③句,补充介绍“胡挈青先生”;接着用第④句“两位先生雅好收藏,家藏颇丰”介绍他们的收藏颇丰;最后介绍他们藏画的来源,即第①句。据此排序为:③②④①。
9.答案:济南泉水的形成。
解析:材料一介绍了济南的岩层特点、地势特点及地下水的走向,总体阐述了济南泉水的形成。材料二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揭示了济南泉水的形成。据此作答即可。
10.答案:(示例)源头活水,冒出一串珍珠
解析:拟写下联时,要根据对联“一一相对”的特点,结合题中的提示(“形象地刻画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神韵”),同时注意“仄起平收”的规则。
11.答案:示例:秀气(秀美);轻盈自由(松软美丽)
解析:第一空,结合甲文“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知,文章结尾直接点明小山“秀气”的特点。前文对雪后小山的描写,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将雪后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展现出一种小巧、秀丽之感;“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字体现出雪后小山线条的精致;“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描绘出的画面如同精心雕琢的美景;“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赋予薄雪以人的娇羞之态,更增添了小山的柔美。由此可知,甲文写出了薄雪覆盖下小山秀气(秀美)的特点。
第二空,结合乙文第①段“它忽上忽下,是那样的轻盈而自由啊!”可知,直接表明雪具有轻盈自由的特点。“它落进了我的颈脖,像个小绒毛,却又摸不到它,产生了甜甜的微痒”,从触觉角度,将雪比作小绒毛,体现出雪的轻柔,进一步印证其轻盈的特点;“我伸出手来,它会安静地落到我的掌心,在我的钟情的眼睛里,慢慢地消失了它的身影”,从视觉角度,看到雪在掌心慢慢消失,展现雪的轻柔与自由。结合第②段“雪,南国的松软美丽的雪啊!”可知,直接点明雪松软美丽的特点。由此可知,乙文从多感官角度,写出了雪轻盈自由(松软美丽)的特点。
12.答案:A
解析:A.有误,甲文写的是雪后初晴的美景,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但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雪后的小山“秀气”,整体营造出的是一种温和、宁静、秀美的氛围。朗读时整体节奏应是舒缓、轻柔的,而非欢快而热烈。欢快热烈的节奏不符合文章所营造的氛围;
故选A。
13.答案:示例:甲句:这句中“忽然害了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照射下薄雪的娇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
乙句:这句中“拥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覆盖大地时的美丽、纯净,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解析:(1)结合甲文“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可知,“忽然害了羞”将薄雪赋予了人的神态和情感,把薄雪当作害羞的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夕阳的斜射下,薄雪呈现出粉色,仿佛是因为害羞而微微泛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薄雪在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娇美姿态。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薄雪的特点,更融入了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作者通过对薄雪的拟人化描写,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美景的欣赏与赞美。由此可知,这句中“忽然害了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照射下薄雪的娇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
(2)结合乙文“这大自然创造的最精美的白色拥抱了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可知,“拥抱”一词将“白色”(即雪)当作人来写,赋予雪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拥抱”生动地描绘出雪覆盖田野、山岗、房屋和树林的情景,仿佛雪温柔地将这些景物揽入怀中,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突出了白雪覆盖大地时的美丽与纯净。从这样的描写中,能明显感受到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作者用“拥抱”这一拟人化的动作,使雪的形象更加生动,情感表达更加真挚。由此可知,这句中“拥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雪覆盖大地时的美丽、纯净,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14.答案:开篇点题,总起全文。突出江南小雪带来的生机与绿意;渲染温馨氛围,奠定全文情感基调。
15.答案:江南雪景有着静谧、纯洁的特点。用来衬托作者宁静、安适、悠然的心境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6.答案:示例一:点面结合。先分点描写山上、田间、水塘、山村落雪的情景,突出落雪的宁静、纯净、单纯、悠然;再写江南落雪的大写意画面,突出江南雪景的苍茫、缥缈。
示例二:动静结合。写山涧有静卧的卵石,也有潺潺的流水;写田野有茫茫的白雪,也有探头探脑的新叶;写水塘,有枯立的荷叶,也有游弋的水鸟;写莽莽群山,雄峰耸立,其间也不忘点缀麂鸣、鸟啼。动静结合的描写,使江南落雪之景,富有动感和生机。
示例三:绘形绘色。作者用大量表现形态的叠词、表现色彩的形容词,绘形绘色,具有形象感、色彩美。用“潺潺”写流水,用“白茫茫”写田野,用“袅袅”写炊烟,用“莽莽”写群山,用“悠悠”写山鹰;白的群山,绿的植被,红的梅花,共同组成美丽的画幅。
17.答案:江南的冬天是“冷着的冬天”,但由于美丽、纯洁的落雪的点缀而显得风情万种,使人心中充满暖意,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江南落雪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18.答案:丹东的雪,下起来是静悄悄的,无声无息的,像无数的仙女,舞着轻盈的舞步,悠悠飘落,好像从未有过这回事,却不知是哪位仙女惹哭了天公,使这雪下得如此密,如此急,仿佛是天公追赶着仙女们,仙女们匆匆忙忙,推推搡搡,你推我搡地投向大地。
解析:题干要求借鉴老舍先生的描写方法,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描绘丹东的雪景。要求一: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如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里面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对比等修辞方法,我们在描写丹东的雪景时也要注意借鉴。要求二: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进行描写,如视觉角度:丹东的雪,轻飘飘的像鹅毛,洁白无瑕;听觉角度:雪落在地上,发出沙沙声,仿佛在与大地耳语;触觉角度:走在松软的雪地上,能感受到阵阵冰凉。写作时注意语言生动形象,适当发挥想象。能借鉴迁移运用老舍的描写手法,并有自己的改变和创新。
示例: 清晨,丹东的雪轻轻地飘落下来,像是无数洁白的羽毛,轻盈地在空中旋转着。远处的群山披上了一层银装,仿佛是一位静谧的老人,披着柔软的白袍伫立在那里。雪落在树枝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大地在与自然轻声耳语。迈步行走在松软的雪地上,鞋底与雪接触时,又能感受到一阵阵微微的冰凉,犹如少女轻柔的手指在脚踝间游走。大街上的银白,不禁让人心醉;行人的欢声笑语,则像这素净画卷上的一抹生动画笔,使得整个城市沐浴在冬日的纯净与欢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