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群的特征-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1.1种群的特征-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高中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3 23: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2课时
种群的主要特征
学习目标
02
01
系统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深入理解各特征的含义、测定方法及其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机制
学会解读与种群特征相关的图表,如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种群密度变化曲线等。
目录
种群的主要特征
01
新课导入
为什么东北豹、大熊猫等动物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
而鼠、蝗虫等动物,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
新课导入
东北豹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仔1只或4只的情况,幼豹2~3岁后性成熟。
老鼠45天左右可繁殖一次。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其怀孕到生产的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其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种群出生率高是种群出现快速增长的重要内因。
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某一个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新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某一个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意义: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数量减少
+
-
种群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2015年我国总人口为13.7亿;
2015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人,
2015年死亡人口为 975万人。
12‰
7‰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通常把单位时间内迁入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称为迁入率;把单位时间内迁出某种群的个体数占该种群的个体总数的比率称为迁出率。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意义:种群中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也决定了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密度增加
火山爆发使某个小岛的蝴蝶死亡
迁移
迁入率
迁出率
-
种群
+
-
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一个地区每年春天或秋天家燕的种群数量会增加或减少,主要就是由家燕从其他地区迁入或从该地区迁出造成的。
随着环境的大大改善,东北豹逐渐回归、迁入我国东北地区。
年龄结构
指一个种群中各个年龄段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意义:它对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一般用年龄金字塔来表示。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结构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在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多;
在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数量较少,老年个体数量较多,死亡率往往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在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比例相当,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
年龄结构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年龄结构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呢?
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性别比例
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的比例。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雌雄相当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雌少雄多型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注意: 雌雄个体是指的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如工蜂不计算在内;不是所有种群都有性别比例,如某些雌雄同株的植物。
性别比例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性别比例的应用: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雌蛾
雄蛾
性外激素
雄 蛾
人工合成的
性外激素
雌 :雄≈1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1)
种群出生率下降
种群特征
种群的主要特征
直接 反映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种群数量
决定种群动态的数量变化
迁入率
出生率
迁出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减少
预测 变化方向
间接 影响
1.种群是具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的、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以下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B.种群性别比例若偏离1:1,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C.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
D.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的数量变化

课堂训练
解析: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故种群性别比例偏离1:1不一定使种群数量减少,B错误;种群内个体的死亡和新生使得基因代代相传,既有遗传也有变异,有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C错误;年龄结构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正确。
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
B.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将增大
C.种群密度的调查用标志重捕法
D.生物个体的生理寿命是决定出生率的内在因素

课堂训练
解析:A、农田中的玉米种群不具有年龄组成这一特征,A错误;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则当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也不一定会增加,B错误;C、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C错误;D、生物个体的生理寿命是决定出生率的内在因素,D正确。故选D。
3.栗喉蜂虎是一种羽毛艳丽、形态优美的鸟类,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被发现。下列有关其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
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
C.在所有生态系统中,若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大,则其种群密度也一定大
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课堂训练
解析:A、栗喉蜂虎轰动能力强,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栗喉蜂虎的种群密度,A正确;B、可用当年出生幼鸟数与其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来计算出生率,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若其种群数量大,但其种群密度不一定大,这还与生活的面积有关,C错误;D、通过年龄结构可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