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2 19:5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图a显示成都部分气象站点2023年4月—10月某日的最高气温,图b为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14时西南地区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a可知( )
A.数据观测日期可能在10月底 B.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C.数据采集时段为11时—17时 D.气温从东北向西南呈递增趋势
2.图b中( )
A.贵州北部受低压控制,天空云量多 B.昆明以西受反气旋影响,气流下沉
C.成都受高压的影响,气温升高明显 D.重庆市区风力大,气流辐合有雾霾
内陆港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布局通常呈现圈层结构,以适应多样化的物流需求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依据港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和物流流程,内陆港的规划通常以铁路中心站或内河码头为核心,由内而外划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形成有序的物流组织和空间布局。下图示意内陆港空间布局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内陆港规模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腹地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性 B.内陆港与海港之间的距离
C.腹地交通运输方式的便捷度 D.腹地范围大小和发展水平
4.通常在内陆港中间层布局的是( )
A.铁路中心站 B.内河码头 C.物流仓储 D.临港制造
5.内陆港空间布局演变过程中,“港口区域化”阶段的表现主要体现在( )
①形成有序的物流组织和空间布局②关注“港口系统”而非单个港口
③生产流程和运营管理分散至腹地网络④强化港口与城市的衔接联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历史遗存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文化遗产正在遭受严重威胁,影响其保存和传承利用。研究表明,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有植被、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其中植被是遗产得以保留的主导因素。下图示意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北密、东南疏、大分散 B.呈西南-东北走向的条带状、集中分布
C.东南密、西北疏、小集聚 D.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条带状、分散分布
7.河西走廊文化遗产遭受的严重威胁主要有( )
A.低温冻害 B.河流冲刷 C.风沙侵蚀 D.过度垦耕
8.河西走廊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措施是( )
A.改良土壤 B.种植植被 C.填沟护坡 D.遮阳挡雨
祖厉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干旱半干旱区,流域内的定西市是全国、全省范围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定西市在实践中总结出“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沟底穿靴子”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如图示意祖厉河流域2000~2020年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9.2000~2020年祖厉河流域( )
A.土壤侵蚀强度以轻中度侵蚀为主 B.不同等级土壤侵蚀面积都在下降
C.区域生态治理效果较为显著 D.土壤侵蚀程度有加剧的趋势
10.该流域土壤侵蚀较严重的部位是( )
A.山顶 B.陡坡 C.缓坡 D.谷底
11.推测近年来祖厉河流域的治理措施分别是( )
A.山顶—兴修梯田、山腰—植树造林、沟底—覆膜建棚
B.山顶—植树造林、山腰—兴修梯田、沟底—覆膜建棚
C.山顶—覆膜建棚、山腰—植树造林、沟底—筑坝蓄水
D.山顶—植树造林、山腰—兴修梯田、沟底—筑坝蓄水
狍栖息在温带森林及草原中,大部分活动时间都在啃食植被,需要充足的活动空间,冬季时狍偏好在森林内部活动。狍经济价值较高,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狍数量急剧下降。下图为狍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测我国的狍主要分布在( )
A.塔里木盆地 B.横断山区 C.大兴安岭 D.黄土高原
13.冬季时狍偏好在森林内部活动,主要是为了( )
A.获取食物 B.便于冬眠 C.保持体温 D.躲避天敌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耕地由种植粮食作物改种非粮食作物的现象,称为种植结构“非粮化”。如图为“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稻谷余粮较丰富的省份主要有( )
A.湘、赣、黔 B.黑、吉、辽 C.黑、豫、湘 D.皖、鄂、赣
15.珠江下游地区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主要原因有( )
①地方政策影响 ②市场需求变化 ③耕地资源减少 ④劳力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控制耕地“非粮化”率,应( )
A.提高粮食价格 B.划定永久农田 C.提升耕地质量 D.加强农业科技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三明万寿岩湿地公园的寨下花海种有大面积姜荷花,姜荷花原产于泰国,在园林应用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花大色艳、花型独特,既可观花,又可赏叶。生长期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早春种植,培土起垄,上覆地膜。姜荷属花卉一般在种植后100天左右开花,自然花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栽培容易、管理简便,病虫害较少。下图为姜荷花种植景观图。

(1)分析采用培土起垄、上覆地膜的方式种植姜荷花的主要作用。
(2)某校高中生暑假到该地研学,应该准备哪些个人防护用品。
(3)分析薄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造成的不利影响。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东地处鸭绿江畔,环境优美,素有“北方江南”之称。从汉代起丹东就是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丹东南部的丹东港是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深水不冻港,也是东北地区最近的出海通道,已与多个国家开通海上运输业务,还是亚洲唯一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丹东背靠东北重工业基地,有成熟的基础工业体系。近年来,把丹东打造成“东北深圳”的呼声越来越高。下图为丹东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明丹东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简析丹东港成为天然良港的自然条件。
(3)简述把丹东打造成“东北深圳”的优势条件。
(4)结合材料,列举丹东可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1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上游为桑干河,下游为海河,全长747公里,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下面图1为“京津冀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为“桑干河周边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
桑干河流域内风大沙多,植被覆盖较差,是众所周知的多泥沙河道和京津风沙源的三大通道之一,生态环境脆弱。
(1)从气候和位置的角度,分析桑干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原因。
一直以来,山西、河北等地多在桑干河流域种植沙棘以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沙棘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耐盐碱,耐干旱,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萌蘖(萌发新芽)能力。
(2)说明沙棘在流域生态系统修复中是如何发挥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作用的。
近年来,长期断流的永定河实现了两次极其难得的全线通水,尽管时间短暂,也让人们看到了永定河常年不断流的曙光。
(3)列举能实现永定河全线常年通水的具体可行措施。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C
6.C 7.C 8.B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B 16.B
17.(1)培土起垄可增加土壤厚度,利于姜荷花根系深植;早春时节昼夜温差大,易受寒潮影响,培土起垄,垄上覆膜可以有效保持地温;春季降水少,蒸发大,起垄覆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春季风力较大,起垄覆膜可减少土壤侵蚀。
(2)防晒用品;墨镜;雨伞;防中暑、防蚊虫药品等。
(3)薄膜碎片不易降解,残留土壤中会造成污染,影响土壤肥力;薄膜碎片阻断水分流动,不利于土壤墒情改善;薄膜碎片影响植物根系发育,不利于植物生长;薄膜碎片可能被其他动物误食,危害生态系统。
18.(1)具有沿边、沿海、沿江的优势;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位于中国与朝鲜、韩国、日本交往的重要窗口区。
(2)位于鸭绿江河口,南临黄海,水域广阔;属暖温带季风气候,为天然不冻港,可全年通航;南侧有岛屿,对风浪起阻挡作用,港内风浪小。
(3)地理位置优越,沿江、沿海、沿边优势明显,经济贸易发展快,对外经济交流便利;为区域级交通节点城市,海、陆、空交通发达;背靠东北,经济腹地广,政策支持力度大。
(4)农产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康养产业;现代物流业。
19.(1)处于温带季风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过渡地带(处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过渡地带);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地带。
(2)种植沙棘,可减轻雨水对地表土壤的直接冲刷;沙棘生长吸收部分水分;拦截地表径流,减慢流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水土流失;沙棘的根系能起到固土作用,保持水土。
(3)成立内部协作组织,进行水量统一调度;优化调配南水北调水源;充分利用有效降水及本地再生水等水源补给;进行流域生态治理;水源地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流域地下水回补等。
同课章节目录